瞿運秋,劉 楠,劉以農,胡貴華
(江西農業大學醫院內科,南昌 330045)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我國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其發病率高、傳染性強、流行面廣、乙肝病毒攜帶者眾,嚴重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來自全國各地,在極短時間內聚集到一起,容易造成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流行。為了解入學新生HBV感染情況,筆者對江西農業大學2008級和2009級大學新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體(抗-HBs)進行了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選擇江西農業大學2008級和2009級大學新生9402名,男5613名,女3789名,年齡16~23歲,平均19.5歲。其中城市學生4768名,農村學生4634名。均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采取每位入學新生空腹靜脈血2~3mL,采用酶聯免疫試驗法(ELISA)檢測HBsAg和抗-HBs。診斷試劑盒由鄭州安圖綠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程序及結果判定嚴格按照說明進行。
數據處理用Excel 2000,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屆新生的HBsAg陽性率平均為11.13%,2009級HBsAg陽性率略低于2008級,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BsAg陽性率男生高于女生,抗-HBs陽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均P<0.05)。城市學生的HBsAg陽性率低于農村學生(P<0.01);而抗-HBs陽性率城市學生稍高于農村學生,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江西農業大學2008、2009級新生HBsAg和抗-HBs陽性率的比較
HBV主要經血液、血液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密切接觸及性接觸傳播。本調查中檢測大學新生HBsAg陽性率為11.13%,高于我國一般人群陽性率(9.09%)[1],可能原因:1)農業院校的學生來自農村的比較多。農村的衛生條件與城市相比還有差距,同時也提示我們相類似的高校對HBV的預防工作任重而道遠。2)兩屆新生江西生源比較多,達6586名。江西是HBV的高發區,有報道江西省11~20歲的人群中HBsAg陽性率達11.99%[2],可能與此次檢測 HBsAg陽性率高于全國一般人群有關。3)大學新生都是比較活躍的年輕人,社會交往頻繁,容易接觸HBV病人或病毒攜帶者,也是HBsAg陽性偏高的原因之一。此次檢驗抗-HBs陽性率為36.82%,略低于我國一般人群HBV疫苗接種率(39.47%)[3]。這可能是因為大部分學生來自江西,江西也是欠發達的地區,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還比較落后,自覺接受HBV疫苗的接種還不理想。
此次檢驗的HBsAg陽性率男生高于女生,與2005年報道的中國3歲以上人群HBsAg陽性率性別差異一致[3],可能與男生抗-HBs陽性率低于女生有關[4];抗-HBs陽性率女生高于男生,可能與女生自我保護意識較強,自覺接受乙肝疫苗接種的比例高于男生有關。
兩屆新生HBsAg陽性率城市低于農村,與有關報道[2]一致。抗-HBs陽性率城市略高于農村,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現在農村預防保健意識有增強,自覺接受HBV疫苗的接種已與城市相當,提高了HBV疫苗的接種率。
HBV的傳播在聚集性集體生活中極易發生,而大學生集體生活接觸密切,存在該類傳染病流行的隱患。從2010始拫據教育部規定大學新生入學不作要求檢測HBV,對入學新生較難及時發現HBV患者及病毒攜帶者,增加了HBV感染及傳播的機會,對大學校園HBV預防增加了挑戰。將對多年來預防HBV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校醫院應加強對大學生的HBV疫苗預防接種。接種HBV疫苗是我國預防和控制HBV流行的最關鍵措施,也是目前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防護措施。對高校這樣人員密集兼有寄宿生活的地方應當進行HBV疫苗統一的全面接種,以便有效地控制HBV的發生和發展,所以加強大學生HBV預防工作極其重要。此外,應在大學生中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對HBV預防知識知曉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對HBV感染者的管理和控制。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節選)[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6,40(2):136-140.
[2]李榮輝,許立平.江西省省屬部分從業人員HBsAg攜帶檢測結果分析[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7,7(8):142.
[3]梁曉峰,陳園軍,王曉軍,等,中國3歲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9):655-658.
[4]劉亞濱,王文良,付玉平.3826名醫學生乙型肝炎病血清標志物檢測[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