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軍,劉 穎
(南昌大學a.公共衛生學院2011級;b.第一臨床醫學院2007級辦公室,南昌 330006)
在當今職業社會環境中,存在各種可造成程度輕重不一、持續不斷的緊張反應的緊張源,這些緊張源所造成的緊張反應可引起個體短暫的心理、生理、行為等的改變,還可誘發各種相關疾病[1]。緊張源來于生產工作的各個環節,各行各業的緊張源都各有不同,帶來的緊張反應也不同。目前,我國學者對警察、醫師、教師等職業的應對資源研究較多,但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應對資源研究則不多見。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大都從事臨床醫療服務,或擔負著社區居民的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工作,面臨更多的職業緊張與壓力。本次調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醫護人員的職業緊張狀況,為衛生事業的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本次調查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南昌市現有的16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隨機抽取的34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研究現場,對所抽到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所有在職職工(聘用人員、返聘人員)261名進行調查,離退休人員除外。
采用職業緊張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2-3]對261名職工進行調查,其內容包括:工作環境(PE)、任務過重(RO)、責任感(R)、任務不適(RI)、任務沖突(RB)、任務模糊(RA)6個子項,每個條目按1~5個級別評分(即:沒有=1分;較少=2分;有時=3分;較常有=4分;經常有=5分),職業得分越高緊張程度越重。一般認為各項得分<18分(或總分<108分)表示工作較輕松,≥18<23分(或總分≥108<138分)表示有職業任務過重且可能會產生輕度職業緊張,≥23<25分(或總分≥138<150分)表示有職業任務過重且可能會產生中度職業緊張,≥25分(或總分≥150分)表示職業任務過重且可能會產生重度職業緊張。
261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261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任務過重、任務不適、任務模糊、任務沖突、責任感、工作環境6個方面進行了評分及職業任務總評分。不論單項或是總分項,男女性別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表2 不同性別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性別 n 任務過重 任務不適 任務模糊 任務沖突 責任感 工作環境 職業任務總分男 7621.11±6.2122.11±4.3916.80±4.6217.45±4.9724.04±6.5119.64±5.51121.14±21.75女 18521.98±5.5923.37±4.9116.66±4.8317.68±4.8822.85±5.9021.08±6.13123.62±20.79 F 1.109 1.946 0.220 0.350 1.430 1.770 0.863 P 0.551 0.459 0.920 0.953 0.248 0.405 0.389
就職業的對應資源,也從4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結果提示各職業人員在任務不適、任務模糊、任務沖突、工作環境方面的評分及職業任務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管理人員在任務過重和責任感方面評分明顯高于醫生、護士、醫輔人員(P<0.01)。見表3。
表3 不同職業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表3 不同職業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職業 n 任務過重 任務不適 任務模糊 任務沖突 責任感 工作環境 職業任務總分醫生 11921.63±6.0622.55±4.2717.03±5.2018.30±5.1624.19±6.4120.33±5.85124.0±21.37護士 9521.35±5.0523.24±5.0616.67±4.4717.00±4.2922.15±5.1721.00±6.51121.4±20.22醫輔人員 3721.27±4.4024.08±5.5915.97±4.2716.49±4.7921.54±6.0421.43±5.17120.7±19.39管理人員 1028.10±9.6822.00±4.6715.80±3.8819.40±6.4527.50±7.3818.60±4.95131.4±30.24 F 4.444 1.202 0.589 2.416 4.766 0.824 0.940 P 0.005 0.310 0.622 0.067 0.003 0.482 0.422
不同婚姻狀況(已婚、未婚與離婚或喪偶)對其在任務過重、任務不適、任務模糊、任務沖突、責任感、工作環境6個方面的評分及職業任務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不同婚姻狀況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表4 不同婚姻狀況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職業 n 任務過重 任務不適 任務模糊 任務沖突 責任感 工作環境 職業任務總分未婚 6520.92±4.5623.09±5.0817.03±4.7216.60±4.4122.26±6.4020.89±6.75120.80±21.26已婚 18921.97±6.1622.97±4.7416.59±4.8218.02±5.0823.53±6.0620.54±5.73 123.6±21.36離婚或喪偶 722.57±5.2222.86±3.5316.57±4.1616.14±2.1923.00±3.2721.86±5.76 123.00±5.54 F 0.867 0.018 0.206 2.369 1.049 0.226 0.431 P 0.422 0.982 0.814 0.096 0.352 0.798 0.650
各年齡段在任務過重、任務不適、任務模糊、任務沖突、責任感、工作環境6個方面的評分及職業任務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表5 不同年齡段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表5 不同年齡段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職業任務評分比較 n=261,,分
年齡/歲 n 任務過重 任務不適 任務模糊 任務沖突 責任感 工作環境 職業任務總分<25 5620.41±4.2522.61±4.9716.79±4.5216.29±3.9821.57±4.5920.54±6.30118.20±18.98≥25~35 6023.00±6.2324.33±4.6217.38±4.5418.05±5.7022.65±6.8620.28±6.21125.70±23.26>35~45 4322.56±6.1523.33±4.8915.79±4.2518.30±5.0924.63±6.2521.30±5.93125.91±22.33>45~44 5421.96±6.1722.48±5.4616.35±5.9017.76±5.2824.09±6.7320.46±6.52123.11±22.95≥55 4820.65±5.7022.08±3.5216.96±4.3317.83±4.0123.50±5.4420.94±4.79121.96±16.37 F 2.154 1.934 0.810 1.405 2.062 0.227 1.212 P 0.075 0.105 0.520 0.233 0.086 0.923 0.306
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具有工作壓力大、工作任務重的特點。因此,本研究對其職業緊張源展開調查,分析其職業緊張的現況和分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進一步展開預防和治療的前提。
本調查發現,社區衛生工作者的職業任務過重、任務不適平均得分分別為(21.72±5.78)分和(23.00±4.79)分,與其他職業的同類研究比較,處于較高水平,其中管理人員的任務過重問題最為突出(28.10±9.68)分,但在性別和婚姻方面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相對較大醫院的管理者來說,社區醫務管理者往往需要負責更為瑣碎而具體的工作,這可能是其職業任務過重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可對其開展針對性的預防和減壓治療,或更為合理地安排其工作,做到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保持身心健康[3-4]。男性任務模糊、責任感得分高于女性,但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趙朔虹等[5-6]報道的男性職業壓力高于女性的結論基本一致,可能與其社會分工不同、男性需要承受更多的社會期望等有關;但在任務沖突方面,女性的得分高于男性,可能與其情感較細膩等因素有關[7]。
同時,筆者還對不同年齡職業緊張情況做了分析,雖然限于樣本量等因素,各年齡組之間沒有表現出顯著性差異,但仍可看出,各項得分均以≥25~45歲者最高,尤其是≥25~35歲者,這部分人群正是日常工作的主力軍,對其展開進一步調查并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李志新,劉兆煒.職業緊張與健康的研究現狀[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7,23(3):301-303.
[2]Osipow S H.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M].5th.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mt Resources Inc,1998:1-10.
[3]楊新偉,劉澤軍,龐星火,等.中國西南地區職業緊張常模及分級標準[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4):233-236.
[4]張琴,唐镠.中小學教師職業緊張及疾病的性別差異[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0,25(6):195-198.
[5]趙朔虹,熊俊,余善法.企業農民工職業應激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0,28(7):521-524.
[6]蔣立新,張世英,黃先青,等.醫師職業緊張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04,12(11):1095-1097.
[7]田宏邇,李濤,楊樹東,等.高等院校教師緊張因素及應對能力分析[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07,20(4):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