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愛 王曉輝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是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課程,包括對各種媒體,如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采集和加工處理,需要應用到多款軟件,制作成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作品。 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學生了解當今多媒體技術發展的趨勢, 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知識,具備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如果采用傳統教學方法, 對課程中各部分內容逐一詳細講解,甚至每個功能、操作、命令都逐條地講解,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為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多采用演示法教學,學生處于被動的聽和看的狀態,缺少主動參與和動手實踐過程。
如何根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式教學,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本文中將進行探討。
行動導向式教學法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 而是由一系列教學方法及技術組成的。 其理念是“為了行動而學,通過行動來學習”,通過完成任務的行動過程,實現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有效培養。 其主要內容包括:任務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文本引導法、模擬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優點:
1)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實際學習中的問題。 所有需要學生在實際中解決的問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項目任務,大家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使實際問題最終獲得解決。
2)學生參加全部教學過程。 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與實際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
3)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愿望。 這種強烈的學習愿望,緣于積極的參與。 一方面是內在的,好奇、求知欲、興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師的鼓勵,學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悅等等。
4)教師的作用發生了變化。 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咨詢者或者指導者,從教學過程的主要承擔者轉化為學生的學習伙伴,但這并不影響教師的作用的發揮。 相反,對教師的要求則是更高了。
近兩年在對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教學中,應用了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踐。 首先將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分解,把《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學習任務分成了多媒體應用系統規劃、音頻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靜態圖像制作與處理、視頻文件的制作與處理、二維動畫的制作與處理、三維動畫的制作與處理、多媒體應用集成七個模塊。
在教學過程中, 以創作一個實用多媒體項目為主線,圍繞某個主題各個模塊集中突破。 首先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對所用到的軟件進行簡單講解和演示,然后針對此模塊提出項目任務,將學生分組,一般分成2-4 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使用各種多媒體硬件和軟件,對項目所需各種媒體素材進行采集、編輯和創作,最后集成多媒體項目。 小組成員之間,組與組之間通過相互討論,進行比較分析、交流探討、歸納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整個課程以任務帶動教學,由淺入深地把知識和技能滲透到項目的實施過程中。
以“二維動畫的制作與處理”的教學為例,以項目為明線,以知識為暗線,以能力為主線,以實際項目為載體,開展課程教學。 總體教學進程設計如下表:

教學進程教學內容教學課時第一階段Flash 是制作二維動畫的主流軟件。 教師過演示法教學制作2 個Flash 動畫,實例要具有代表性,難度適中。階段學生上機實驗時, 按照實驗指導書的步驟過臨摹課堂演示的實例,掌握Flash 軟件本操作。階段圍繞多媒體項目的主題,各小組成員各有相互協作制作出和主題相關的Flash 動畫且要求小組成員交換分工, 再次合作完成少制作2-4 個動畫。學生上交Flash 作品,并在課堂上展示;先通選擇2 學時第二,通的基4 學時第二分工,并,至4 學時第三階段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評、教師予以總結。2 學時
將課程中的多個知識點融入各項任務中,以項目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問題的引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工作計劃,自行控制,獨立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以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完成任務為主要學習目的,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教師以學生完成項目的質量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最后再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給學生授之以漁。 這樣, 在一個完整的以多媒體項目創作為主線的過程中,學生同時掌握了各部分的理論知識及圖像、音頻、視頻以及二維和三維動畫處理軟件的使用,當所有工作任務完成時,既完成了整個多媒體項目,也完成了本課程的教學任務。
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教學中,引入行動導向式教學,以項目任務為驅動,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回答問題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學生的參與率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大多數同學能夠自發獨立主動地完成所布置的項目任務,有些同學則更為深入,主動完成更深一步的任務;同時學生的關團隊協作能力明顯增強, 并且勇于交流和展示自己。實現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綜合, 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劉暢. 案例法和項目驅動法在數據庫原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索[J].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2009(19):74-77.
[2]單紹隆.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在多媒體技術課堂教學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9(06):86-87.
[3]萬明秀,周西柳.“多媒體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9(3).
[4]劉光然,楊虹,陳建珍,等.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教程[M].2 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