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并發癥,近年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的首位,其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1],近年剖宮產率較前明顯升高。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是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宮縮乏力性出血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尋找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預防產后出血的方法成為目前產科研究的熱點。長期以來,縮宮素作為主要的子宮收縮劑,對防止產后出血起了主要作用,但因其作用時間短,且產婦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個體差異較大。2010年6月以來,我院對有產后出血高位因素的孕產婦進行米索前列醇聯合縮宮素治療,并與單純縮宮素組進行隨機對照研究,臨床觀察發現,聯合縮宮素,可明顯減少術中及術后24 h出血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有高位因素的孕婦580例。這些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剖宮產史、雙胎、巨大兒、前置胎盤和羊水過多6種情況。隨機分為對照組(縮宮素組)和觀察組(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組)2組各290例。兩組孕婦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以上診斷婦產科學第七版。

表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1.2 藥物及使用方法 兩組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及腹膜內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用藥方:對照組(縮宮素組):于胎兒娩出后縮宮素20 u加入液體中滴入。觀察組(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組):除同法用縮宮素外,于胎兒娩出后米索前列醇200 ug舌下含服,1 h后再次舌下含服200 ug。注射用縮宮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劑量10 u一支。米索前列醇200 ug一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1.3 血液收集及計量方法 使用稱重法、面積法及容積法,術中吸凈羊水后,用吸引器收集術中出血量并測量,術中紗布浸透不滴血從10cm×10cm為10ml計算出血量,術后24h陰道出血使用專用紙墊收集,稱重法計算丟失量,最后累計為產后20 h總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處理,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h出血量比對照組(縮宮素組)明顯減少,兩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術中、術后24h出血量情況比較
2.2 用藥后不良反應 觀察組3例出現惡心、無嘔吐、腹瀉,2例寒顫、發熱給予地塞米松對癥處理,癥狀消失。對產婦神經、心血管、呼吸系統無影響,兩組均未出現新生兒窒息,均與文獻報道一致。
3.1 縮宮素是垂體后葉素,具有誘發和加強子宮收縮的作用,雖然起效快,可是作用時間短,半衰期為5~10min左右,用藥后很快被縮宮素酶及肝、腎組織等滅活、清除;它對子宮體的收縮作用強,對宮頸平滑肌的收縮力弱;縮宮素性質不穩,存在個體差異[2],且它受體內雌激素水平的影響,在妊娠后期和分泌期敏感性高,而在第三產程結束時縮宮素在體內的作用已近消失。臨床研究發現縮宮素使用超40 u繼續使用促進子宮收縮效果不明顯。因此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存在缺陷。
3.2 米索前列醇預防產后出血的作用機制 米索前列醇為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具有口服有效、吸收良好、見效快的特點,對子宮平滑肌具有較強的收縮作用。其單劑量口服30min達血藥濃度的高峰,血漿半衰期為1.5 h[3]。其作用強且時間長,使剖宮產術中及術后24 h內出血量減少,本文研究結果已證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解決剖宮產術中及術后24 h內出血問題。
3.3 米索前列醇的臨床應用價值 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國居首位,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處理原則為增強子宮收縮。米索前列醇用于早、中期引產已得到了肯定,我院應用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已有近10余年的歷史,但應用米索前列醇加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則是近幾年開始的。本實驗觀察組(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組)術中出血量及術后24 h出血量比對照組(縮宮素組)明顯減少,可能與米索前列醇作用時間長有關,證明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可明顯減少剖宮產者術中及術后的出血量,且反應小、用藥安全、方便,可臨床普及常規使用。
由此可見,米索前列醇為一種對子宮收縮乏力出血安全、快速、有效并與縮宮素具有協同作用,其口服方便,經濟易儲存,對產后出血,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減少輸血,保護孕產婦身心健康具有很大作用,尤其適應于基層醫院。
[1]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208.
[2]左月英,韋卉.米索前列醇配伍鈣劑預防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廣西醫科大學報,2009,26(5):799-800.
[3]馬亞紅,吳久玲.王山米產后出血的治療進展,中國婦幼健康雜志,2008,19(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