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刊記者 張 放 李治飛
永川區是重慶市傳統的梨產區,也是目前重慶市梨種植成片規模最大的產區;而永川區梨又集中種植在黃瓜山沿線,形成了著名的“百里水果長廊”。黃瓜山梨規模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栽培品種以中熟品種黃花梨為主,并全面實施“喬砧、矮化、密植、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前期效益十分顯著,黃瓜山梨也因此成為當時永川農業的一大名片。但是,隨著南方優質早熟梨產業的興起,以黃花梨為主打品種的黃瓜山梨產業比較優勢減弱,貨架期短、貯運性差等導致的黃花梨“賣難”問題逐漸顯現。
2006年以來,永川區開始調整梨種植品種結構,采取高接換種等方式,以“黃冠”等優質早熟梨品種淘汰了一大批黃花梨,品種結構日趨合理。近年,該區又通過技術措施大力發展富硒梨,成功申請了“黃瓜山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依托黃瓜山片區豐富的都市休閑旅游資源,全力打造“黃瓜山梨”品牌,農民種植和發展梨產業的熱情再度高漲,黃瓜山梨產業重現昔日輝煌已是指日可待。
為了厘清產業發展思路,讓這一極具區域特色的品牌農業真正惠及廣大果農,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在2012年7—8月兩次實地調查、走訪黃瓜山梨生產與銷售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就永川區黃瓜山梨產業發展情況采訪了核心產區吉安鎮夏云林鎮長以及永川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李均站長、西南大學曾明教授與黃麥平教授等領導和專家。

記 者:永川區是重慶市梨主要生產地,李站長,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永川梨產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李 均:永川梨種植歷史悠久,但一直以來多以本地“糖梨”為主。在上世紀80年代初,永川邀請重慶市農業局、西南農業大學、四川省(江津)果樹研究所等單位果樹專家到當地實地考察論證,認為永川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梨等落葉果樹生長發育。1984年,永川縣果樹站從浙江杭州、湖北武漢等科研機構引進50余個梨新品種進行試驗,1987年從中優選出黃花、金水2號、長十郎、湘南和新世紀等5個表現最好的品種進行示范,1990年開始大面積推廣,建設了牛門口伏淡季水果基地。1993年,為了發展壯大永川梨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永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永川百里水果長廊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到上世紀末,永川區以黃瓜山梨為主的百里水果長廊產業帶基本形成。
目前我區的23個鎮(街)均有梨分布,集中連片的梨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黃瓜山沿線的吉安鎮、南大街辦事處和仙龍鎮等鎮(街)。黃瓜山梨成熟期集中在7月20日至8月底,絕大多數是中熟品種,占總面積和總產量的85%以上,且以砂梨系統品種為主,有少部分金花梨和金蓋酥等白梨品種。主栽品種2008年以前以黃花梨為主,占85%;2008年開始我區啟動了梨品種結構調整工作,對黃花梨種植規模進行調減,實施高接換種,高接品種以黃冠梨為主,適當配套圓黃梨和鮮黃梨。以前種植的黃花梨肉質細嫩化渣,風味佳,口感好,品質優,但貯藏性差,成熟后即使在冷藏條件下其貯藏時間也很短,銷售期集中,銷售壓力大,銷售價格持續走低;而高換的黃冠梨,不僅果形端莊,果皮綠色,風味佳,口感好,品質優,而且貯藏性好,成熟采摘后在常溫條件下可存放1個月以上,冷藏條件下可存放3個月以上,銷售壓力相對較小,加之總量小、需求大,近幾年銷售價格一直處于高位狀態。估計2012年黃瓜山產地黃花梨平均銷售價格在2.40元/kg左右,黃冠梨普通果平均售價在8元/kg左右,而黃冠梨精品果、禮品果銷售價格可高達16元/kg。
經過連續幾年的高接換種,目前全區黃花梨種植規模已調減至3萬畝(2000 hm2),黃冠梨規模已擴大到 2萬畝(1 333 hm2)。 2011 年,黃瓜山片區梨栽培面積已達6萬畝(4 000 hm2),年產量5萬t,年產值9 000萬元多。其中,黃花梨和黃冠梨占栽培面積的85%左右,黃冠梨產量5 000 t。隨著高換果園的不斷投產和陸續進入盛產期,黃冠梨產量將逐年增加。預計到2015年,黃瓜山梨產量將達到10萬t以上,其中,黃冠梨產量將達到4萬t,片區梨總產值將達到3億元,戶均種植面積達到5畝(0.33 hm2),戶均種梨收益3萬元,梨園收入占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黃瓜山梨產業將成為永川區域農業進步、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
記 者:7月初和8月初我們先后兩次到黃瓜山梨園參觀,果園梨樹長勢整齊,病蟲害很少,葉片翠綠。盡管很多梨園樹齡在20年以上,且早期采取的都是高密度栽植,但從目前長勢看,植株少有衰退的情形。這充分說明,當地梨栽培管理比較到位。李站長,請您介紹一下黃瓜山梨栽培管理中主要推廣的技術,技術推廣的主要方法,以及當地果農對技術應用的整體情況。
李 均:我區最先發展的梨園都是采取的矮化密植栽培方式,大部分梨園為每667 m2栽植222株,有一部分梨園每667 m2栽植333株。2000年以后,這些梨園陸續封行,開始間伐。至2007年,所有梨園都進行了間伐,提倡適度合理密植,每667 m2栽植梨樹控制在74~111株。

在梨園管理過程中,我們主要推廣了人工致矮、適度密植、人工授粉、果實套袋、高接換種、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技術。在開始發展的前幾年,農民雖對種梨技術知之甚少,但是因為當時市場早中熟梨數量少、價格高,一斤黃花梨相當于三斤米的價錢,學習、發展梨的積極性很高。因此,我們就根據不同季節分片區進行現場培訓,手把手、面對面地講解,由于梨農積極好學,幾年下來,大部分梨農就掌握了這套技術,管理水平也越來越高。
記 者:吉安鎮是黃瓜山梨核心產區,也是富硒梨生產集中地,夏鎮長,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吉安鎮梨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思路。
夏云林:吉安鎮地處永川區黃瓜山后山,是黃瓜山梨核心產區,也是富硒梨生產集中地。全鎮現有梨栽培面積2萬余畝(1 333.33 hm2),品種主要有黃花、黃冠、翠冠、圓黃和黃金梨等。全鎮有8個大型梨園,種梨農戶達2000戶,常年產量達 4萬 t,年梨果銷售收入在8000萬元左右,戶均收入在3萬元以上。吉安鎮因水果而興,吉安百姓因水果而富。
吉安鎮在未來水果產業發展上,將繼續堅持在“科技植入、鏈條延伸、營銷創新”上下功夫,認真做好梨產業這篇大文章。巧打吉安水果特色牌,以科技農業助推農民萬元增收,觀光農業激活農村鄉村旅游,早日實現“秀美果鄉,幸福吉安”的美好愿景。“科技植入”就是引入現代農業科技,大力調整梨產品結構,采取“保留一批、改良一批、新種一批”的辦法,從整體上不斷調整品種結構,提升梨果品質,形成“早、中、晚”熟品種種植比例適當,大路貨梨批量暢銷,特色品種梨集中進入超市的水果品種、品質結構,實現果農增收。“鏈條延伸”就是依靠龍頭企業,延伸特色產業鏈條,著力提升水果的附加值。一方面,引進企業建成6 000 t水果保鮮氣調庫,延長水果銷售周期,解決水果上市期過于集中、銷售壓力大的問題。另一方面,引進、擴建梨果飲品廠,就地實行梨果深加工,生產果品飲料、梨膏糖,實現梨果增值增效。“營銷創新”就是采取“反彈琵琶”的方式,著力在市場營銷上下功夫,堅持舉辦“梨花節”、“采果節”,積極發展水果觀光業,以花為媒,經濟唱戲,充分發揮網絡媒體作用,強化與水果營銷大戶的聯系,形成立體銷售網絡,實現水果順銷、暢銷。
記 者:增加果品中的功能性成分,是提高果品銷售價格、增強果品市場競爭力、提高產業效益的重要途徑。黃教授,目前您正在吉安鎮推廣富硒梨栽培技術,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硒的保健功效以及永川富硒梨發展情況與富硒效果,在富硒梨的營銷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黃麥平:硒是人類認識較晚的礦物質營養元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醫學專家經過30多年的認真研究后,于1973年才正式向世界宣布:硒(Se)是維持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元素之一。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缺硒將誘發人體產生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為主的40多種疾病。硒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具有抗氧化性,能清除人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毒性氧(自由基)對細胞的氧化損傷,維持細胞的完整性和細胞的正常代謝與生理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壽、抗輻射和抗腫瘤等作用。研究證明,硒可增強動物和人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硒可對多種腫瘤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質的合成有抑制作用,低硒人群的腫瘤發生率是高硒人群的2~6倍。硒還是天然解毒劑,與重金屬的親和力很強,能清除食物中重金屬對人體的毒害。
我從2006年前就在多地果品生產中推廣富硒技術,至今已積累了近10年的經驗、教訓。永川發展富硒梨是今年才開始的,在黃花梨果園推廣富硒技術約 200 畝(13.33 hm2),今后還要繼續推廣這項技術,但不會再選擇黃花梨富硒,因為黃花梨有諸多缺點。從我近10年來在省內外各地果品生產中研究和推廣富硒技術的經驗、教訓來看,水果富硒技術基本上是成熟的,富硒效果明顯,在大多數情況下,送樣檢測結果都能達到現有國家標準。

在富硒農產品的營銷方面,目前在我市及全國存在的問題較大。因為我國開始宣傳補硒也不過是近幾年來的事情(不超過10年),很多消費者還沒聽說過硒及補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硒認識不足。國家有關部門曾經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過全民補硒工作會議,中央電視臺曾進行過報道,而且還專門錄制了有關全民補硒專題節目進行播放,但是大會結束后僅湖南省響應及時,于2006年啟動了全省全民補硒工程。目前湖南省的富硒大米、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等農產品上市量較大,國民補硒觀念普遍樹立,媒體宣傳到位,科普工作扎實。另外,山東省和東北地區近年來富硒農產品研制生產也較多,而且還出口國際市場(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缺硒),很受歡迎。我國是世界公認的缺硒國家,從東北到西南有22個省(區、市)的72%的土壤不含硒或含硒量極少,云、貴、川、渝屬嚴重缺硒地區。缺硒已經成為困擾國人身體健康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啟動我市全民補硒工程,加強全民補硒科普宣傳,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和生產加工企業研制生產富硒安全食品及農副產品,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為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記 者:近20年來,我國南方早熟梨產業發展迅猛,國內外一些早熟梨品種先后被引入重慶試栽或規模化發展。曾教授,您作為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重慶試驗站站長,請您簡單介紹一下適合在重慶地區發展的一些早中熟梨主栽品種及其優缺點。永川黃瓜山梨品種結構方面還需做哪些調整和優化?
曾 明:重慶市是我國長江中下游砂梨重點發展區域,也是我國南方早熟梨適宜生態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重慶市利用獨特的氣候、區位優勢,尤其是梨成熟期早的優勢,加快早熟梨發展步伐,目前全市早熟梨種植面積達70萬畝 (4.67萬hm2), 年產量在60萬t左右,成為繼柑桔之后的第二大果樹。近20年重慶從國內外先后引入70個早熟梨品種及品系進行試栽和推廣,在重慶不同區縣和海拔區域生態適應性表現較好的有翠冠、黃冠、新高、圓黃和黃金等。如翠冠在涪陵、巴南和綦江等區(縣)表現樹勢健壯、穩產、品質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2%以上;黃冠在永川區表現果形美觀、大果、優質果率高,豐產性好,抗病性較強。
永川區是重慶市發展優質早熟梨最早、面積和規模最大的區縣,現有南方早熟梨生產基地6萬余畝(0.4萬hm2)。其中,永川區黃瓜山百里優質水果長廊是我國著名的綿延百里、集中連片的優質水果帶,主要從事梨生產的果農達2萬余戶,年梨果銷售產值達1.2億元。位于永川百里優質水果長廊核心區的南大街街道黃瓜山村,現有無公害梨 11 400 畝(760 hm2),占該村耕地面積的70%以上,早熟梨收入占全村農業總收入的90%以上,是具有“一村一品”典型特色的早熟梨專業村。2006年4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蒞臨視察,譽該村為“中華梨村”。
永川梨生產主導品種為上世紀60年代初雜交選育出的、不耐貯運的老品種黃花梨,其栽培面積占永川梨栽培面積的85%左右,品種已顯退化,集中成熟上市時期常常造成階段性的市場飽和,銷售困難,銷售價格難以提升,影響了果農的經濟收入。近年來,永川區利用國家現代梨產業技術體系重慶梨綜合試驗站及重慶早熟梨專家大院平臺,以永川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等作技術支撐,加快早熟梨品種結構調整和品種更新換代步伐。2011年利用黃冠梨等早熟梨新品種,高接換種改造低產果園 2 萬畝(1 333.33 hm2),預計投產后果農每667 m2平均增收3 000~4 000元。永川梨品種高接換種成果不僅促進了黃瓜山梨產業的提質增效,而且還輻射到重慶市渝北、涪陵、綦江、大足和南川等8個主產區,帶動改造全市梨產區老品種梨園10多萬畝(0.67萬 hm2),大多高接換種成耐貯藏、消費者喜愛的南方早熟梨優良品種。
從目前的品種結構來看,永川黃瓜山梨生產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品種結構調整力度,優化品種結構,促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引進篩選豐產、優質、抗性強的品種;二是早、中、晚熟品種配套,拉開果品成熟應市期;三是選擇發展具有特異性狀的品種,如柱狀整形結果性強 (梨樹采取柱狀整形方式,只留中心主干,枝條著生緊湊,修剪方便,光照好,可適度密植,有利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果實品質——編者)、果實糖含量高等,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記 者:近年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就連農產品生產與貯運果品中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也受到了民眾的普遍質疑。我們在黃瓜山梨園走訪了解到當地一些果農在梨果生長過程中也使用了一些梨果膨大劑。曾教授,重慶地區梨果生產中主要病蟲害有哪些?能否通過生物和物理方法將這些病蟲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內?一些果農使用的梨果膨大劑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對食用安全有無威脅?目前生產中提高梨果品質的技術措施主要有哪些?
曾 明:重慶梨產區多高溫多濕、寡日照,氣候條件特殊,梨樹病蟲害相對較重。在重慶地區,梨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銹病、褐斑病、黑斑病、輪紋病和腐爛病等,蟲害主要有梨小食心蟲、梨莖蜂、梨卷葉癭蚊、梨木虱、麻皮蝽、梨冠網蝽、黃粉蚜、山楂紅蜘蛛和黑刺粉虱等。對病蟲害的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農業措施、物理措施和化學防控等綜合防控技術,特別應提倡通過生物和物理方法將這些病蟲害控制在經濟閾值以內。
近年確實有部分果農在梨生產中有使用膨大劑增大果實的情況。梨果膨大劑主要成分是赤霉素類物質。生產上應注意施用濃度和施用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地應用果實管理技術。要提高果實品質,根本上還是要從選用優良品種,采取科學的土壤管理和樹體管理,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控等方面著手。
記者:黃瓜山梨產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品牌優勢,但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目前在銷售上還是存在一些隱憂,坐等客戶上門、銷售渠道不固定、生產與市場脫節等現象還普遍存在。早熟梨生產其突出優勢就是“早”字,如果不能及時銷售出去,其市場優勢就大大削弱。夏鎮長,請您介紹一下當地政府在促進梨果銷售、增加果農收益方面做了哪些積極有效的工作?在促進銷售方面,今后政府在哪些方面還要加強?“百里水果長廊”的提出及申請“黃瓜山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是希望借此增加黃瓜山梨(水果)的吸引力,推動當地水果生產由傳統農業向都市休閑農業轉型,既豐富了產業內涵,又提升了產業贏利能力。請問政府在這方面的進一步打算是什么?在整合資源、政策安排、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休閑功能規劃設計等方面有哪些想法?
夏云林:在近年的水果銷售中,我鎮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營銷策略:一是舉辦三月賞花節和八月采果節,借助網絡媒體的廣泛影響,吸引營銷商到基地批量采購,吸引消費者到梨園體驗采摘。二是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營銷大戶到重慶、瀘州和永川城區等地設立黃瓜山梨直銷店,并努力擴大水果專業批發市場及超市銷售份額,滿足城市消費者的需求。三是鼓勵水果營銷商采購外運附近各鎮街集市交易,滿足農村消費市場需求。四是發揮本地粟豐農業公司保鮮氣調庫的調劑作用,通過業主采購自貯和客戶代貯延長水果銷售周期,緩沖水果集中上市銷售壓力。五是及時外聯四川、內江等果汁加工廠和本地新建的銀安食品加工廠,大量采購梨果進行深加工,制作果汁、梨蜜,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以上幾條措施,黃瓜山梨的知名度更高了,梨果銷售更暢了,農民收入更有保障了。今年我鎮4萬t梨在8月31日前基本銷售一空。
在促進梨果順暢銷售方面,今后政府還要在水果品質上檔升級 (含包裝)、水果營銷大戶培育、水果營銷方式創新和水果營銷半徑延伸等方面下功夫。
我鎮將著力打好重慶市賦予永川區“黃瓜山統籌城鄉示范區”、“黃瓜山鄉村旅游示范區”兩張名片,借力發展城郊休閑農業,以科技農業提升水果品質促農增收,以觀光農業激活鄉村旅游消費促農增收。兩年前我區就專門成立了黃瓜山管委會,負責統籌規劃、統籌招商、統籌建設黃瓜山,已有總體規劃、政策配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穩步推進。現已引進了重慶建工集團、重慶交旅集團等大中型企業落戶黃瓜山,吸引城市資本下鄉,發展現代科技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業。我鎮也有多家業主落戶,建起生態養殖農場、茶花觀賞園、藍莓園、楊梅園、標準化奶牛場和棚架梨生產基地等。黃瓜山已成為一片投資熱土,基礎功能不斷完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記 者:黃花梨耐貯性較差,即使是黃冠耐貯性也有限,況且冷藏成本較高,因此為一時銷不出去的鮮果尋找出路是黃瓜山梨產業發展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我們走訪發現,當地有一些生產梨膏的企業。夏鎮長,請您介紹一下當地梨果加工情況。政府在梨加工業方面是否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在梨鮮果生產加工與休閑旅游結合方面是否有所考慮?
夏云林:對黃瓜山梨實行深加工增值,緩解鮮銷壓力,根除產業發展后顧之憂,是政府多年追求的目標。過去當地果農曾探索釀造梨子酒,但都不成功。今年我鎮農民工返鄉創辦了微企梨蜜(膏)食品加工廠,將梨果粉碎、高溫蒸餾成梨蜜,加工成梨膏,成為健康保健飲品。但是,大批量生產這一保健飲品還需質量檢測認定、食品衛生許可。目前,該飲品僅作為農村土特產進行銷售,不能進超市上架銷售。為此,我鎮將著力幫助企業搞好產品質量認定和食品衛生許可申請,使其真正成為廣大消費者認可放心的保健飲品,成為果品飲料新兵進入消費市場。把梨果生產加工和觀光休閑結合起來,做大做強企業,形成“基地 +觀光 +生產加工”完整的產業鏈,確保果農長久增收、穩收。
記 者:曾教授,你也是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站長,請您從我國梨產業發展趨勢談談重慶梨產業發展的方向與技術攻關的重點、難點,以及做大做強永川黃瓜山梨產業的戰略措施。
曾 明:近年重慶梨產業得到了較好發展,但與國內外梨生產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許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大面積生產單位面積產量較低,生產力水平總體不高,缺乏強勢龍頭企業和優勢品牌。今后應在如下方面加強:一是新品種引進與品種結構優化;二是加強老果園改造,集成示范安全、高品質、規范化技術;三是早熟梨采后貯運加工方面的研究與示范。此外,還需要管理部門在種苗繁育管理、市場營銷、龍頭企業與生產合作組織培育等方面予以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構建完善的早熟梨產業科技支撐體系和技術推廣體系,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