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晶
(齊齊哈爾市第一輕工業局技工學校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板書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是配合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人說,一篇課文教得如何,從課堂上的板書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來了,這正如醫生從一個人的眼睛、舌苔就可以判斷這個人的健康狀況一樣,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有些語文教師對板書的教學作用認識不足,上課時隨心所欲,在黑板上亂寫亂畫,他們認為學生主要是靠聽來接受知識,教師講,學生聽,歷來如此。他們覺得板書在課堂上可有可無,無關緊要,技校語文教學就更無須講究什么板書等等。筆者認為這種認識和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現根據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認識和感受。
好的板書能給人以鮮明突出的印象,給人以藝術美感,應有如下幾點作用:
能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好的板書能揭示出課文的思路,突出教學重點,剖析教學難點,對教師的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并加深印象,學生可以通過板書輕松地掌握課文的重點,把握課文的難點。
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好的板書容易激發學生特有的好奇心,讓他們看到一篇很長的課文可以濃縮到用幾句話歸納出來,或者可以通過圖形、列表等表現出來,這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活躍課堂氣氛。
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記憶 好的板書能巧妙地顯示出課文內容,把學生帶入課文中描繪的意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發展學生智力,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主人的目的。學生還可以借助板書溫故知新,強化記憶。
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節省教學時間 板書運用簡要的文字或圖像等呈現課文內容,代替了繁冗的語言說明,從而簡化了教學過程。還可以把有關板書圖示預先發給每個學生,讓學生對照課文深入理解,掌握課文的行文線索、層次結構、表現方法等,指導學生審題立意,編擬提綱,提高寫作能力,同時節省教師講述的時間。
語文板書設計既要反映語文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其內在聯系,突出重點,又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消化知識,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設計要求。
生動性 板書是語文教學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直觀教學手段,因而應該靈活而不呆板,力求用生動的具體形象引起學生的情感和思維活動。還可以采用符號、圖形來標示課文內容,也可適當運用彩色粉筆配合標示,加強板書設計的藝術效果。
啟發性 好的語文板書就像交給學生的金鑰匙,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所學課文的大門,自己去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因此,板書內容應當具有啟發性,能夠促使學生引起聯想和想象。
概括性 板書內容應當準確無誤地表達教材的原意,即集中寫出那些最能體現教學目的、突出教學重點的內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文字簡明好懂易記。
條理性 板書的結構應符合課文中作者思路的內在邏輯,教師通過清晰的思路,用板書的形式,將課文中的內容化繁為簡、由遠及近、從難到易地體現出來,做到綱目分明,一目了然。
語文板書所展示的內容,在結構形態上大致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劃分。
語文板書的內容 語文板書可以分為綜合板書和單一板書兩大類。綜合板書一般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課文各方面的特點,也就是在一則板書里,同時展示課文在內容、結構、寫作方法等各個方面的教學要點;單一板書則主要是從某一側面反映課文的特點,比如單就內容、結構、寫作方法、詞語等一個層面展示其教學要點。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時,筆者運用綜合板書的方式設計了板書(見圖1):

圖1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圖
語文板書的形式 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不同,板書形式也千差萬別,設計板書時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形式。主體板書的設計形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提綱式。提綱式板書主要是以簡短的語句概括課文的層次、結構、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例如,在講授《錢》一文時,筆者只寫了三句話:(1)從經濟學角度提出錢的本質是信用;(2)第一個千年我國以紙鈔為主的錢的演變發展歷史;(3)近一千年中錢所承載的經濟活動及其責任。這種板書的缺點是單調空洞,往往以講代書。
2.遞進式。簡言之就是按文章層次的先后順序層層推進。例如,講授《咬文嚼字》一文時筆者設計為(見圖2):

圖2 《咬文嚼字》板書設計圖
3.摘要式。即摘錄文章要點進行板書,一般情況下,較短易懂的文章適合于這種板書。如在講述《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筆者設計為: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較好表現了文章的主題。
4.線索式。按文章發展的脈絡或探求問題的途徑進行板書,如講《史無前例的大遷徙》一文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見圖3):

圖3 《史無前例的大遷徙》板書設計圖
5.列表式。即以列表的形式來展示課文教學的要點。如在教授《中國古代的幾種建筑》一文時,筆者把板書設計成表格形式,見圖4。

圖4 《中國古代的幾種建筑》板書設計圖
此外,還有圖形式、對比式、劃線式等等,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板書,都要根據教材的中心、重點、難點、特點以及教學對象的水平來確定。
布局合理,主輔分明 筆者認為,板書應分為主體和輔助兩部分,根據內容多少和黑板板面大小適當劃分部位,一般可把黑板分成三段或四段,自左至右橫寫。語文教學主體板書一般按文章的思路多以提綱的形式寫出來,讓學生可以直觀看到課文的主要線索。輔助板書一般是用來強調某些重要的詞句,補充主體板書的不足。主體板書一般應寫在黑板的左邊,而且應一課一板,輔助部分(如關鍵性語句等)書寫位置要適當,應既能看清又不沖淡主體部分。輔助板書一般可以邊寫邊擦,若能保留一段時間或不擦更好。
緊扣教材,結構完整 在設計板書時,應充分顯示教學內容,突出課文重點,體現課堂教學結構。板書的設計應緊扣教材,把握課文中心。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都要設計好,不要什么東西都往黑板上寫,一定要詳略得當,簡潔凝練,忌繁瑣冗長,要做到綱目分明,條理清晰,結構完整,讓學生一目了然。
字跡工整,不草不連 搞好板書設計,首先要字跡工整,書寫時不要寫錯別字和連筆字,因字是構成板書的基本要素,一定要用規范的字體進行板書,絕不能用草書,更不能自造簡化字。力求書寫工整、美觀、大方、清晰可辨的粉筆字,字的大小要適中,要使最后一排學生能看清楚。整潔美觀的書寫,能激發學生對教師的欽佩感和信任感,那種輕率、潦草、龍飛鳳舞、忽大忽小的書寫與板書的規范性是格格不入的。
彩色白色粉筆配用,以賓托主 莊重靜雅的黑板,雖然不是穿紅著綠的調色板,但為了突出重點,加強直觀效果,在書寫板書時可適當利用彩色粉筆書寫或加以勾劃。讓學生分清賓主,并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起到以賓托主的作用。但彩筆的配用要把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能過多地濫用彩色粉筆,弄得華而不實,不夠嚴肅。應力求做到既使人賞心悅目,又不使人感到眼花繚亂。
板畫配用,直觀明了 根據有些課程特點(如遠景、近景、人物關系、人物特色分析等),板書可以輔之以圖畫,使其更加形象、生動、直觀。板畫配用既能彌補口頭語言和書面表達不足,還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一邊講,一邊用粉筆迅速徒手勾畫各種所需簡圖,這樣,學生邊聽邊看,對所學的知識就有了直觀、具體、形象的認識,對教學內容理解就比較準確,比較透徹,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板畫應做到形象、規范。教師在畫板畫的時候應熟練,盡量做到一次畫成,那種勾勾抹抹、反反復復才能畫好的板畫,不但無助于教學,反而影響教學氣氛,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講寫結合,水到渠成 所有板書均應邊講邊寫、講寫結合,做到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書寫速度和講課進程要做到有機配合。如具有啟發性的寫在推導過程之前,具有結論性的寫在分析、推理之后。這樣,寫起來順手,聽起來自然,從而避免了疲勞感和生硬性。教師寫(講)起來輕松,學生看(聽)起來愉快。
一課一板,一目了然 板書的目的之一就是使知識系統化,所以主體板書一般應一課一板,概括全課,一目了然。下課前簡要小結,使學生對全課又有新的體會。最后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由于學生記錄速度不一,不要急于擦掉輔助板書,防止出現有的記錄不下來,又去問旁人,影響課堂教學秩序的情況發生。
總之,板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技校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是否重視和講究板書,是否依賴和憑借板書進行教學,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板書技藝。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發展學生智力,設計簡明扼要美觀醒目的板書勢在必行。當然時代在前進,板書設計也在不斷變化發展,我們要勤于鍛煉,勇于創新,博采眾長,設計出更加優秀的板書。
[1]翟啟明.新課標語文教學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2]何更生.語文教學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胡躍斌.語文教學中板書設計的藝術[J].教學月刊,2006(2).
[5]張春旺,邢化玲.板書設計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10).
[6]陳躍潮.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設計[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