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泳琴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人民醫院,廣東中山 528415
科學的發展和醫學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各種植入物,用于固定、矯形、修復、輔助治療等耗材越來越多地用于醫療,而醫用耗材不斷開發和生產上市,給臨床醫療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為解除病人疾患帶來了新的希望[1]。該文闡述了加強醫用耗材管理的意義與醫用耗材使用實際情況,探討如何規范性管理醫用耗材,提出一些建議并剖析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醫用耗材在現代醫療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加強醫用耗材的管理以使醫院保持低成本已成為醫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院資本經營已經成為普遍的經濟背景,加上全球一體化,導致醫療行業開發程度和競爭程度不斷增加,其管理直接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緩沖間,構建合理庫存量,加強醫院耗材的庫存管理[2],成為提高醫院競爭力,優化醫院管理的重點之一。規范醫用耗材的管理流程,做到準確計價和有效跟蹤,規避風險、對于提高醫院的生存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完善,在整個醫療服務過程中,醫用耗材的支出僅次于藥品,醫療費用中醫用耗材消耗持續高位已經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其中高值醫用耗材的支出占相當重要比重,并逐年增加。據該院近5年醫用耗材實際使用情況顯示:2007年全院醫用耗材金額13537356.00元,而2011年全院醫用耗材金額47868426.00元,增長了2.54倍;2007年醫用耗材總品種數是1291種,高值耗材品種數是148種,2011年醫用耗材總品種數是1710種,高值耗材品種數是325種,總品種數增加了419種,高值耗材品種數增加了177種;2007年高值耗材金額2633187.00元,而2011年高值耗材金額11526547.00元,增長了3.38倍。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2007—2011年醫用耗材實際使用情況
由表1數據可知:該院醫用耗材品種越來越多,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消耗量在逐年增加,醫用耗材支出占醫療支出的比例也較高,醫用耗材成為醫院費用支出的一個重要部分。
耗材品種的準入是一個敏感而繁瑣的工作,為了進一步規范醫用耗材的采購制度,改善采購行為,根據中山市2009年醫用耗材,試劑《中標品種目錄》有關文件精神,按規定比例臨時抽取專家庫的有關人員進行遴選,制定出《本院醫用耗材、試劑采購目錄》再經醫用耗材管理委員會審批后才能進行網上采購。非中標品種應對使用量進行預測,年用量金額超過2萬元以上的醫用耗材由使用科室提出書面申請、經耗材采購管理小組同意把采購申請表及預算經費表一同交鎮政府采購中心進行政府采購。而年采購金額在2萬元以下,由本院召開采購管理小組對三家以上供應商的報價進行篩選并進行商議,出具最終選擇結果才進行采購。
醫用耗材采購需由使用科室以書面形式填寫購買申請報告,按通用名稱具體寫明耗材的規格、型號、數量、用途、購置時限并陳述該產品優點,遞交主管院長及采購管理小組審批后,交網上采購人員核對產品名稱、規格、數量、型號、單價是否與中標品種一致方掛網采購。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所有采購的醫用耗材必須按照國家食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國家醫療器械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管理規定》的要求進行供貨驗收。產品包裝(包括大包裝,小包裝等)應當附有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批號、注冊證號、消毒日期、有效期等中文標簽,而且與中標品種的規格、型號相一致,手續完善后,可收費的一次性用品由物價員編制電腦收費編碼。
醫用耗材到貨后庫管人員負責驗收,嚴把耗材的驗收關。一切入庫手續完善以后通知有關科室專職人員根據入庫單信息逐一核準產品,植入性耗材一定要齊備跟蹤號,對臨床使用較多且急診手術較多的耗材,必須在手術室備有基數,由手術室負責管理。如急診手術使用耗材后,由手術室通知網上采購即時掛網,供應商及時補貨并附上發票,手術經手醫生、護士、倉庫管理人員三者同時在發票上簽名以示確認,使用科室的申請手續必須在第二天補齊,倉庫根據申請單和發票辦理驗收手續。具體流程如圖1。
醫用耗材采購必須堅持使用網上中標品種,原使用品種繼續保留,如需調換或增加新品種,需按準入管理程序進行采購,盡量減少應用品種和避免反復地頻繁地調換品牌,對臨床療效確切,質量保證,性價比高的品牌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有利于臨床醫療和醫院管理。

圖1 醫用耗材入庫流程圖
醫院的耗材管理一般分為低值耗材管理和高值耗材管理。低值耗材的特點是品種多、數量大、規格多樣,使低值耗材庫房庫存量大。高值耗材屬于高風險特殊商品,具有種類繁多、規格型號復雜、價格迥異,專業性強等特點,所以管理難度大,其質量的可靠性、功能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將高值耗材進行合理分類,實行“零庫存”管理,“零庫存”管理是不以倉庫存儲的形式存在,庫存處于周轉的狀態[3],減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減少資金積壓,使高值耗材管理更趨規范化、標準化、程序化。
根據國家《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采購前首先對供貨單位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驗收供貨單位的證件,即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經營該產品有效期內的委托銷售授權書,經營企業給業務員的授權書及該業務員身份證的復印件。生產廠家三證,即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是否合格。而“三證”管理是管理的難題,由于醫院需求的耗材成千上萬,每種都要審查其注冊證、醫療器械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等[4],每個證的有效期都不同,故通過自行編制的“三證”管理程序軟件,用電腦程序來輔助管理,設置證件效期提醒功能,有利于監控證件效期。其他醫用耗材證件信息也錄入電腦,管理人員定期對所有證件效期進行跟蹤與更換。
醫院財務科設有專職耗材會計,不僅對票據監督,而且對新的耗材品種準入的程序是否符合規定進行逐一核對,從使用科定申請,主管院長及采購管理小組批文,是否中標產品,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批號、單價數量、有效期都進行監督,對不符合財務管理或存在隱患的拒絕入庫并上報院領導處理。
由于醫用高值耗材的品種繁多、材質多樣、規格型號復雜、專業性強。因此建議首次采購高值耗材前,應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討論,確保醫用耗材醫療質量,醫用安全有效,并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化。醫用耗材信息管理系統相對滯后,管理信息不能隨著耗材流轉而流轉,無法監控耗材是否用到患者身上,是否有浪費。故建議實行條形碼管理,確保信息具有可追溯性,解決了醫療器械的唯一性標識問題,利于風險防范和風險追溯。
人才問題是核心問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先進醫療器械的不斷開發應用、醫用耗材庫房管理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進出庫管理。故應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醫院需要專業人才管理醫療器械。管理人員應該具有相關專業的學歷和從事該工作相應的專業知識,工作責任心強,熟悉國家有關醫療器械的法律法規,認真學習各項法律法規;應熟悉控制醫療器械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具備豐富的管理學知識的復合人才,并不斷學習,提高職業道德、思想和業務素質。
總而言之,對耗材細化進行有效地管理,不僅能提高經濟效益,還能取得社會效益,更加符合國家提倡的國家醫院公益性[5]。醫用耗材管理涉及多個部門,故應加強部門間溝通和協調。
[1]王義輝,唐偉,赦平,等.用國際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規范醫院醫用耗材的管理[J].中國醫學裝備,2006,10(3):19.
[2]顧天紅,金偉.醫院衛生耗材庫房規范化管理的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1,9(32):122.
[3]劉亞姣,賴春玲,李麗敏,等.醫院高值耗材零庫存管理[J].現代醫院,2010,5(10):136.
[4]李小舟,吳婷婷,周明敏,等.醫用耗材證件的信息化管理[J].醫院管理論壇,2011,6(28):60.
[5]石馨.醫用耗材管理淺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