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畢海蛟
又是9月的第3個周末,2012年全國科普日在萬眾期待下拉開了帷幕。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的主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開展了5200多項主題科普活動,約有上億人次共赴這場“科普盛宴”,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精神、領略科學魅力。
在一周時間里,全國各地通過科普展覽、科技大篷車下鄉、科普社區講座、科普文藝匯演、高校開放日等多種形式向大眾傳遞科普知識與科學精神。在此期間,本刊記者也親身經歷了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的部分活動,如首都高校科普開放日活動、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首都群眾科普活動、全民科學素質文藝匯演主題晚會、北京科學嘉年華等。
9月13日晚,在夢幻般的光影互動舞蹈、精彩的科學魔術表演中,第二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奧林匹克公園國家體育館東廣場拉開了民眾盡情零距離體驗“科學悅生活”的帷幕。北京科學嘉年華是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的重頭戲,包含主場活動、北京國際科技電影展、第十屆北京科學傳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2012北京科學節國際論壇及全市基層活動等。此次活動有14個國家和地區的20個國際科普組織與82家國內科普機構帶來的204個互動科普項目,市民可欣賞20場國際科學秀、科普劇演出,為期5天的活動吸引了5.6萬參觀者。
為突出“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的主題,第二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活動專門設置了“食品健康體驗館”,參觀者可以品嘗到有機農場種植出的“牛肉”、“雞肉”;一些老年人還可以在這里體驗按摩,專家在體驗館里向市民介紹科學養生的知識;在朝陽區種植業養殖業服務中心帶來的生態農業科普展示互動活動中,工作人員直觀演示家庭無土栽培芽苗菜步驟,公眾可以現場學習制作,并能將成品免費帶回家。
在航空體驗區,來自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的飛行模擬體驗是一般人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的,初學者的飛行訓練體驗、有點飛行常識的模擬體驗以及專業飛行人員的高級模擬體驗都能在這里找到。這是一架米-171直升機的駕駛艙,你坐上副駕駛的位置,主駕駛位置上的專業飛行員會帶著你在模擬的機場上兜了一圈,飛行起來和駕駛真實的飛機幾乎沒有差別,連暈機都能真實感覺到,隨著直升機降落在“屋頂”,飛行體驗也隨之結束。
還在為去哪兒旅游而煩惱、總感覺旅游勞累而猶豫不決嗎?智慧旅游展區也許能幫你找到靈感。北京市旅游委首次組團參加北京科學嘉年華,聯合水晶石、去哪兒網等知名科技企業重點打造智慧旅游展區,虛擬旅游、數字旅游、智慧飯店等一系列全新旅游科技概念,為公眾呈現出別樣的科技與旅游結合品。
在德國帶來的科技體驗項目中,人們能夠現場感受到色彩幻影的小把戲,隨著黑白圓盤的轉動,不同的人竟然能看到不同的顏色,而這其中的原理在全世界還都是無解的科學謎題。小朋友們可以現場制作黑白圓盤帶回家,也許有一天會在轉動圓盤的過程中找到科學的答案。
為了確保活動的宣傳效果,主辦方圍繞“食品與健康”主題制作了科普掛圖、主題展覽、科普讀本、宣傳海報、折頁等一系列科普宣傳資料,整合專題電子掛圖10余套供全國各地下載使用。活動還開通了網站專欄和咨詢熱線。
高校蘊藏著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最為豐富的人才資源,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盡管高校有著如此優勢,但在科普中的角色和作用卻一直沒很好地體現出來。作為今年全國科普日的系列活動之一,高校科普開放日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歡迎。全國197所高校向所有社會公眾敞開大門,開放實驗室、實踐基地等科研設施,開展科研成果專題展覽和科普影視展映,舉辦高校名師科普講座和交流活動等。高校以如此積極的姿態和開放的心態承擔起科普任務,受到眾人的一致肯定。
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延豪認為:“在全國科普日期間開展高校科普開放日活動,有利于進一步發揮高校對科教和科普的引領作用,促進科研教育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實現開放共享,促進科學理念創新文化的傳播和科技知識普及。”
9月15日,習近平等領導同志來到中國農業大學科普開放日活動主題展覽區,饒有興趣地觀看了“舌尖上的變化”、“神奇的生物技術”、“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監測”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展板和實物,以及孩子們所做的科普實驗互動體驗活動。
在展區,擔任講解員的大都是在校學生,他們流利熟練地向參觀者講解各類科普知識,而一群來自北京育才學校的小學生們,更是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注意。“奶茶有‘奶’嗎”、“蘿卜喝水”、“VC哪去了”等活潑有趣的展示活動,讓人眼前一亮。在“蘿卜喝水”展區里,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小女孩手拿插著兩根試管的白蘿卜,往試管里分別注入白開水和碳酸飲料,一段時間過后,白開水被蘿卜完全吸收掉,但飲料很難被吸收。小女孩講解道:“人體的細胞結構和蘿卜很相似,飲料不能被蘿卜完全吸收,人體也一樣。當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有濃度差時,細胞就會失水或者吸水。口渴時如果喝飲料,細胞外液的濃度高于細胞內液,水就會從細胞里跑出來,所以越喝越渴。如果喝白開水,細胞外液的濃度低于細胞內液,水就能補充到缺水的細胞里,這樣才會真的解渴。我們要多喝水,少喝飲料!”
北京工業大學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飲料及食品添加劑質量安全’宣傳展”。上午9點,迎來首批參觀者—百余名新入學的大學生,拉開了“2012年北京工業大學科普開放日系列活動”的序幕。北京市飲料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查站科研人員、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的教師們熱情地向前來參觀的學生們介紹了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方面的知識,并就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現場咨詢。宣傳展上既有“N-亞硝基化合物致癌作用機理構效關系研究”等科學研究前沿進展的介紹,又有“什么是食品添加劑”、“什么是食物中毒”、“QS標志的含義”、“為兒童選購食品應注意什么”等貼近百姓的食品安全知識和健康常識的普及;既有文字與圖形展板展示,又有各型高端食品檢測儀器的現場展示和介紹,內容豐富、氣氛活躍,受到參觀者熱烈歡迎。
將科普知識以歌舞、小品等文藝形式傳播,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今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就給公眾帶來了一場科技與藝術的視聽享受。9月15日晚,一場以“科技點亮生活”為主題的全民科學素質文藝匯演主題晚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如論講堂隆重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出席晚會,并上臺與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熱情互動,共同點亮“科學星球”。
晚會上, 60個機器人與街舞演員同臺表演《舞動科學》,惟妙惟肖;生物學博士和物理學博士把《因為愛情》改編為《因為科學》并自己演唱,科學術語巧妙融入動聽歌曲;小品《瞧這一頓飯》專為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食品與健康”主題創作,貼近生活;景德鎮瓷樂演奏《創美家園》展現了瓷器在科學技術支撐下的新用途……。中科院80多位老科學家意氣風發與中青年科學家聯袂演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師昌緒等院士通過視頻傳來了諄諄寄語,科技工作者和公眾歡聚一堂,用藝術手段展示科技的魅力……
14個節目和穿插表演內容溫馨祥和、熱烈歡快,通過歌舞、小品、科學表演的形式,介紹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特色和內容,展示近年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輝煌成就,也展示了科學的神奇和魅力。所有節目,都將科普與文藝進行了完美結合,是科普與文藝相融合的嘗試,也是科普工作的探索和創新。

北方工業大學“走進現代物理學的世界”高校開放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