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糖尿病腎病動態血壓監測的臨床意義
陳瑋
目的探討監測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壓動態變化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DN組,另選取30例非糖尿病腎病患者為非DN組,比較兩組24h動態血壓監測結果及夜間血壓下降百分率的變化。結果DN組24h平均收縮壓(146.5±11.88)mm Hg、日間平均收縮壓(141.2±15.38)mm Hg和夜間平均收縮壓(138.5±13.37)mm Hg均顯著高于非DN組,并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兩組24h平均舒張壓、日間平均舒張壓及夜間平均舒張壓無統計學差異(P>0.05);DN組夜間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百分率較非DN組明顯降低(P<0.05),且均低于10%,晝夜節律消失。結論糖尿病腎病患者收縮壓控制比較差,晝夜節律消失。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臟病;動態血壓監測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繼發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壓與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關系密切,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血壓異常,主要表現為血壓模式異常和血壓水平異常[1],血壓異常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中占重要地位,對于24h血壓的動態變化與糖尿病腎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動態血壓監測(ABPM)的方法已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廣泛應用,本文將利用ABPM技術監測56例慢性腎臟病患者24h的血壓變化情況,探討監測DN患者血壓動態變化的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診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26例為DN組,診斷符合200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繼發性腎病或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性腎病,排除腎性高血壓以外的繼發性高血壓,所有患者無心力衰竭、無心律持續性異常、感染及惡性腫瘤等疾病;其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58.92±11.83)歲。另選取同期收住院的腎功能與DN組匹配的非糖尿病腎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30例為非DN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9.12±10.47)歲,兩組性別、年齡及腎功能等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動態血壓監測 使用攜帶式動態血壓檢測儀24h監測所有研究對象動態血壓,從8:00開始到次日9:00,以6:00~21:00為白天,以21:00~次日6:00為夜間,夜間血壓下降百分率=(白天血壓-夜間血壓)/白天血壓,小于10%為晝夜節律消失,反之為血壓晝夜節律正常。動態血壓的標準參照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標準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使用LSD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24h動態血壓的變化 DN組24h平均收縮壓(146.5±11.88)mm Hg、日間平均收縮壓(141.2±15.38)mm Hg和夜間平均收縮壓(138.5±13.37)mm Hg均顯著高于非DN組,并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兩組24h平均舒張壓、日間平均舒張壓及夜間平均舒張壓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24h動態血壓的變化
2.2 兩組夜間血壓下降百分率的比較 DN組夜間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百分率較非DN組明顯降低(P<0.05),且均低于10%,血壓晝夜節律消失。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病變合并癥之一,高血壓又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在沒有微量蛋白尿時即合并有高血壓,高血壓可促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兩者相互促進,高繼玲[2]研究認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在不伴有臨床高血壓時其血壓晝夜節律性已經消失,甚至反轉,且血壓晝夜節律的異常程度與腎臟損害程度密切相關。動態血壓監測具有重復性好,方便、不受環境和心理因素的影響等優點[3],其監測結果反應的血壓水平、晝夜節律與心腦肺的功能狀態密切相關[4]。正常人群或高血壓早期患者,常常存在有夜間低血壓,其可能機制是人處于生理狀態睡眠時,自主神經調節以副交感神經活動為主,表現為血管擴張、骨骼肌松弛、氧耗減少,使心血管系統處于較好的“休息”狀態[5]。本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24h平均收縮壓、日間平均收縮壓、夜間平均收縮壓均顯著高于非DN組,DN組主要表現為高收縮壓的可能原因是與糖尿病性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動脈彈力順應性下降有關。DN組夜間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百分率均明顯低于非DN組,并具有統計學差異,DN血壓晝夜節律消失。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患者收縮壓控制比較差,晝夜節律消失。
[1]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hypertension and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Am J Kidney Dis,2004,43(5Suppl 1):1-290.
[2]高繼玲,高沛,曹文燕,等.糖尿病腎病動態血壓的特點及相關性研究.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4,27(5):446-447.
[3]李春霖.動態血壓監測在糖尿病中應用.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7,1(1):11-13.
[4]龔蘭生,張維忠.動態血壓監測的評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3,21(13):12-14.
[5]Sherwood A,Steffen PR,Blumenthal JA,et al.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dipping:the role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Am J Hypertens,2002,15(2):111-118.
524400廣東省廉江市人民醫院腎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