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俊 姜建國
(江蘇省泰州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江蘇 泰州 225300)
淋巴結轉移是胃癌最常見且最重要的轉移途徑,淋巴結清掃在胃癌根治術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關于如何在手術中施行淋巴結清掃才能獲得最佳效果一直存在爭論。目前D2根治術被認為是進展期胃癌的標準根治術,但是對胃竇癌進行D2根治術時是否需清掃14v組淋巴結仍然未達成共識。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胃竇癌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探討胃竇癌D2根治術是否有必要清掃14v組淋巴結。
1.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胃竇癌患者183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2例。年齡36~83歲,平均(63.6±12.3)歲。
入組條件為:(1)患者手術前行胃鏡檢查,且病理診斷為胃竇癌;(2)術前行全胸X線片、盆腔B超、腹部CT增強等檢查排除遠處轉移,綜合評定腫瘤分期、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3)術中行D2淋巴結清掃術,手術后淋巴結檢出數目超過15個。
1.2 方法 按照日本第13版《胃癌處理規約》行胃竇癌D2根治術,術中常規清掃14v組淋巴結。術中切除的胃癌原發灶及檢出的淋巴結均進行病理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多組間數據檢驗使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為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 14v組淋巴結轉移率 本組183例胃竇癌病例中,12例14v組淋巴結發生轉移,14v組淋巴結轉移率為6.6%。
2.2 影響14v組淋巴結轉移的臨床、病理因素14v組淋巴結轉移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及腫瘤的Boramann分型無顯著相關性,與腫瘤的浸潤深度、腫瘤的直徑、腫瘤的分化程度顯著相關,見表1。
2.3 14v組淋巴結轉移與其他組淋巴結轉移的關系 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的12例患者,第6組淋巴結均有轉移;第6組淋巴結發生轉移的病例中,有14.5%的病例14v組淋巴結有轉移,第6組淋巴結無轉移的患者14v組淋巴結均未發生轉移,見表2。

表1 影響14v組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因素n(%)

表2 14v組淋巴結轉移與其他組淋巴結轉移的關系n(%)
淋巴結轉移是胃癌的一個重要的生物學特性,淋巴結清掃是胃癌手術成功的關鍵。正確掌握淋巴結轉移規律,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淋巴結清掃范圍。
14組淋巴結指腸系膜上血管淋巴結,又分為腸系膜上動脈淋巴結(14a)及腸系膜上靜脈淋巴結(14v)2個亞組。腸系膜上靜脈淋巴結位于腸系膜上靜脈根部,在日本第13版《胃癌處理規約》中將14v組淋巴結歸為第2站,屬于區域淋巴結,是外科清掃的范圍。然而,在國際抗癌聯盟第7版TNM分期中,將14v淋巴結規定為遠隔淋巴結,如轉移記錄為M1,胃竇癌D2根治術不需清掃。
清掃14v組淋巴結有損傷腸系膜上靜脈及結腸中靜脈的風險,增加了術中出血的機會。如何合理地選擇病例行14v組淋巴結,既能保證淋巴結清掃的徹底,又降低術中出血的機會,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對183例胃竇癌行標準D2胃癌根治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4v組淋巴結轉移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及腫瘤的Borrmann分型無顯著相關性,與腫瘤的直徑、腫瘤的浸潤深度、腫瘤的分化程度相關。Xu等[1]對322例胃癌的研究發現,<1 cm的遠端胃癌無第2站淋巴結轉移,當腫瘤直徑>3 cm時,淋巴結轉移率顯著增加。本組資料提示,14v組淋巴結轉移率隨腫瘤大小的增加而升高;當腫瘤直徑≥4 cm時,14v組淋巴結轉移率達11.5%。劉瑞廷等[2]對129例胃竇癌的研究表明,浸潤深度的判斷對于推測淋巴結轉移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腫瘤浸潤深度的增加,淋巴結的轉移率顯著增加;當腫瘤突破漿膜時,各組淋巴結均顯示出較高的轉移率。本組12例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的胃竇癌病例,腫瘤均浸潤至漿膜層,其中9例腫瘤突破漿膜侵犯周圍組織。漿膜是否累及是判斷進展期胃癌病期的一個重要標志,也為胃竇癌根治術中是否需行14v組淋巴結清掃提供參考。Kodera等報告[3],分化型胃癌淋巴結轉移率為6.9%,而未分化型胃癌則為13.0%,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組12例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的胃竇癌病例中,低分化腺癌病例占66.7%,中分化腺癌病例占33.3%,高分化腺癌病例未見14v組淋巴結轉移。這提示腫瘤分化程度愈低,愈容易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尤其是在低分化腺癌病例中,14v組淋巴結轉移率顯著升高。我們認為,腫瘤直徑>4 cm、腫瘤分化程度低的患者更易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發生14v組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腫瘤往往侵犯胃壁漿膜。
胃特定區域的淋巴回流有特定的回流途徑。從淋巴回流路徑上說,第6組淋巴結位于14v組淋巴結的上游,故14v組淋巴結的轉移狀況與第6組淋巴結轉移狀況密切相關。本組183例胃竇癌患者中6組淋巴結轉移率為45.3%,14v組淋巴結轉移率為6.6%;在第6組淋巴結發生轉移時,14v組淋巴結轉移率上升至14.5%;且14v組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均發生第6組淋巴結轉移;在無第6組淋巴結轉移的病例中,14v組淋巴結亦未見轉移。因此,第6組淋巴結是否轉移可以為是否行14v組淋巴結清掃提供參考。
[1] Xu YY,Huang,BJ,Sun Z,et al.Risk fac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evaluation of reasonable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Wodd J Gastroenterol,2007,13(38):5133-5138.
[2] 劉瑞廷,車向明.胃竇癌胃周淋巴結轉移規律的探討[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0,25(5):345-348.
[3] Kodera Y,Yamamura Y,Kanemitsu Y,et al.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ancer of the middle.third stomach:criteria for treatment with a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J].Surg Today,2001,31(3):19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