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咸守衛 王彩云 薛寧
跨文化交際學是一門新興的領域,從其開始至今也只是半個世紀的時間。但是在商務交流,特別是跨國商務交流中,跨文化交際學日益凸顯出其重要性。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很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其中作為跨文化交際學的奠基人的人類學家霍爾,提出了高語境文化與低語境文化的概念。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文化的差異,人們對情感對等關注較少。而作為跨文化交際學的一個基本原則,“互惠性”乃是跨文化溝通最具有普遍性的倫理原則。”因此,情感對等作為跨文化交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實現跨文化溝通和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語境是跨文化交際賴以存在的先決條件,因此準確把握語境,選擇恰當的交際方式對實現情感對等,潤滑跨文化交流至關重要。下面擬就語境問題闡釋這一問題。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跨文化交際學最早產生于人類學領域,后來傳播學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跨文化交際學的發展。不同的傳播學學者提出了不同的交際模式,本文采用的是貝羅傳播模式。
貝羅(D Berlo)傳播模式綜合了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大眾傳播學、行為科學等新理論,去解釋在傳播過程中的各個不同要素。這一模式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四個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傳者。 貝羅模式也叫SMCR模式,S代表信息源source,M代表信息message, C代表通道channel,R代表接受者receiver。貝羅模式明確而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信息源、接受者和信息實現其傳播功能的條件。

圖1
從圖1我們看到了傳播的基本模式。實際上在現實層面,該圖在一個特定的語境,并且一般而言,影響交際的干擾無處不在。因此,在特定的語境下,如何盡可能的較少干擾因素是實現順暢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條件。從一個微觀層面來看,跨文化交際實際上是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際間的交流。影響交際的因素包括了外部的因素(比如情境)和內部的因素(教育程度、文化和社會系等).
表面看來,交際似乎是一個相當直接的過程。然而在現實中,國際商務交流中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問題之一就是未能建立和諧的關系。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話題并逐漸彼此熟悉顯得比較重要。在一種文化里合適的話題也許是另一種文化里的禁忌,所以語境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語境”這個概念是美國社會學家愛德華·霍爾在1977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書中首次提出的。他從溝通的角度,把文化分為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具體而言,“在高語境文化里,溝通過程的信息,大部分表現在個人的內化性或經由肢體來表達,很少表現在外顯性的編碼過程。低語境文化則恰恰相反,大部分溝通的信息,都經由外顯的符碼來表現。”②高語境文化與低語境文化及交際的特點,路斯迪格等學者曾加以概括如下:
高語境文化: (1)內隱,含蓄; (2)暗碼信息; (3)較多的非言語編碼; (4)反應很少外露; (5)圈內外有別; (6)人際關系緊密; (7)高承諾; (8)時間處理高度靈活。
低語境文化:(1)外顯,明了;(2)明碼信息;(3)較多的言語編碼(4)反應外露;(5)圈內外靈活;(6)人際關系不密切;(7)低承諾;(8)時間高度組織化。
簡而言之,高語境文化的交際,大都喜歡用編碼清晰的語言文字明白的描述事物,陳述細致;低語境文化的交際,大都喜歡背景知識的鋪墊,多用含混或者模棱兩可的言語隱諱的說明問題。目前,盡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兩者互相影響。但是短期內,兩者差異依然存在。
屬于高語境文化的國家有:日本、韓國、中國、印度、阿拉伯國家和印度尼西亞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屬于低語境文化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瑞典和芬蘭等西方國家。
隨著國際商務交流的增多,人際間的關系日益密切。在高語境文化里,情感的持久性和緊密性對商務活動影響重大。然而在低語境文化里,情感的持久性和緊密性相對弱化。特別是在商務宴會,商務禮節等活動中,情感的維系和深化意義重大。因此在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感情方式和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工具性方式的商務交流中,實現情感上的對等比較困難。注意兩種文化的差異,準確把握言者的意圖并力求減少干擾因素,是實現情感對等的一個重要途徑。實際上,情感對等不僅存在于不同文化的語境中,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語境,人際間的情感差別也存在,也需要準確而恰當的溝通。
從圖1我們還可以看到,傳播法即交流的方式是首當其沖的問題。語言是交流的載體和媒介。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特點,更反映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因此言語交際也是實現情感對等的一個重要途徑。語言學上的文字分為表意文字和表形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英語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實質上是形意文字。表意文字是指字的字形多與其意義相關而不標示其讀音,記錄語言意義的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等,如漢字、古埃及的圣書字這一類字。任何漢字都是意音文字系統的“字母”,因為它都有確定的一個或幾個讀音。表音文字,看到就會讀,但不一定知道其含義,即見字會讀;漢字,看到不一定會讀,但根據字體結構,可以大體明白其含義,即:見字知意。表音文字,各地方方言不同可能拼寫不同,比如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不同,而西歐各國字母相同但拼寫出來含義卻不同,于是雖然各國距離近,但溝通卻有障礙,難以形成大疆域文化統一;漢字,各地發音不同,但書寫卻相同,人們可以書信往來,文章流傳后世也能被讀懂,有利于傳承文明。表音文字,由于拼寫一個詞需要多少不一的字母組合成詞,從視覺上不如漢字顯得整齊美觀。同樣的語意,表音文字往往要用很長的篇幅表達,漢字卻能用更少的篇幅表達,言簡義豐,當然閱讀時讀漢字比讀表音文字讀得快。這在聯合國文件就能比較出來,同樣的文件,漢語譯本的頁數最少,公開誦讀時用時最短。表音文字,音調只有輕重音,降調和聲調;漢字不但有輕重緩急,還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等升調,還有反問疑問等語氣,因此漢字誦讀時有天然的韻律美,更富音樂性。因此,有學者認為,中國的漢字對維護中國的大一統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不同的文字,無論是書面或者口頭,字里行間的意思和言者所表達的真實想法可能差別很大。同樣表達一句話,在高語境文化里,它可能是一種鋪墊或者內化在個體身上。在低語境文化里,它可能是傳遞的清晰明確的信息。這樣,溝通的障礙就出現了。所以,了解不同語言和文字的差別對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并進一步實現情感的對等很重要。價值觀與溝通行為是彼此依存的關系;“第一,價值觀必須經由符號行為來傳遞;第二,人們的溝通行為受制于價值觀。人類的語言表達,如俗語諺語傳說與詩詞等,用來強調個人或集體信仰的特殊價值觀的重要性。”在國際商務交流中,經濟最大化固然是普遍的追求。但是,像自由、公平等價值觀也是相伴而生的價值訴求。因此,在溝通中,力求實現溝通和價值觀的相互促進必然要求情感層面的互惠或者對等,而情感的對等反之也會促進交流的進一步加深和價值觀的進一步融合。
一般來說,人類交際渠道有兩種: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簡單來說,非語言交際指的是除了語言行為以外的交際。對于非語言交際的定義有很多,其中比較具體的一個是“非語言交際是不用言詞表達的為社會所共知的人的屬性或行動,這些屬性和行動由發出者有目的的發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的發出,由接受者有意識的接受并有可能進行反饋”(Burgoon and Saine, 1978)。
非語言交際在交際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西方很多學者都做過有關非語言交際的調查,基本上都認同非語言交際的比例要大于語言交際。在中國,類似的調查很少,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作為高語境文化的中國,較多的非言語編碼和含蓄委婉的方式無疑占了很大的部分。中國自古就是講究“禮”的國家。常見的話語比如“禮尚往來”,“禮多人不怪”已經深入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實際上,中國古代奉行“出刑入禮”,禮在社會中扮演了法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實際上,在現實層面的溝通交流,融合了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兩種方式。而且,人們往往會忽視非語言交際的作用。非語言交際的種類有很多,我們綜合比較了一下,大致上可以將非語言交際分為四大類:體態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境語。大多數的非語言交際都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結果,作為跨文化交際的個人不可能詳盡的了解所有文化中的非語言交際。但是對于目的語文化或者商務交流對象的文化應該有所了解。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一些重要的非語言交際需要特別注意,比如時間制、話語輪次、眼神交流和空間信息等。為了實現順暢的跨文化交流,對于非語言交際需要把握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慎重使用。除非對某些“非語言行為”或“非語言手段”很了解。這樣對于建立和諧的商務合作和交流很重要,為未來的情感對等奠定了基礎。
跨文化交際學是美國近四十年興起的學科,還不是很完善。隨著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等交流的日益密切,引起了學者們的普遍關注。“交際行為是文化和社會行為,它必然發生在社會之中,并受社會中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影響交際的因素包括:(1)寬泛的交際環境,包括價值觀念,文化取向,宇宙觀;社會結構,心理因素;物理環境因素等等。(2)情境因素,這是受制于寬泛文化環境并直接影響交際的環境。”在跨文化商務交流中,信息的準確和情感的恰當至關重要,因此,當來自不同文化語境的人交流時,對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準確的把握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就商務交流來說,持久的和諧的合作關系依賴于情感的對等。因此,跨文化商務交流中的情感對等是跨文化交際中更深的一個層面。因為一般而言,商務交流很少是一次性交易,它有賴于相互溝通,相互促進。
[1] 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Porter. 跨文化交際讀本[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 王逢鑫.英語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
[5] 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6] Linell Davis.中西文化之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7] 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854簡述霍爾關于跨文化交際中的高語境和低語境導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