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波 曾 黎 駱劍偉 王靜蕾 王冉紅 陳 劍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浙江杭州 31000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時上氣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結構紊亂,頻繁發生血氧飽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癥,并可能導致高血壓、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統損害,嚴重時可猝死。我國成人OSAHS患病率高達3.5%~4.6%[1]。OSAHS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肥胖、年齡、性別、上氣道解剖異常、家族史、內分泌疾病、煙酒習慣和服用鎮靜類藥物等[2],肥胖是OSAHS發生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本文通過對211例診斷為OSAHS患者資料的分析,初步研究了肥胖與OSAHS的關系及影響。
本院 2010年 1月~2012年 4月進行多道睡眠監測(polysomnography,PSG)并診斷為OSAHS的18歲以上的男女患者 211 例。 其中,男 188 例,年齡 18~77(42.9±12.9)歲;女 23 例,年齡 31~79(53.6±9.7)歲。 體重指數(BMI)18.08~47.75(26.8±3.8) kg/m2。
用P&D-9900系列多道睡眠分析系統(北京百諾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品)進行多道睡眠呼吸監測。所有患者均進行夜間連續7~9 h多道睡眠(PSG)檢查。監測結果由計算機自動分析后再進行手工分析校正。
OSAHS診斷標準[2]:經PSG監測提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AHI)≥5 次/h,以阻塞性呼吸事件為主。肥胖診斷標準[3]根據2003年我國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分類標準,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BMI<18.5 kg/m2為體重過低,18.5~23.9 kg/m2為體重正常,24.0~27.9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體重正常者44例,占20.9%,超重者96例,占45.5%,肥胖者70例,占33.2%;本次研究中BMI<18.5 kg/m2體重過低病例只有1例,無統計學研究意義,因此本次研究中根據BMI分體重正常、超重、肥胖3組。
應用SPSS 17.0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不同 BMI分組的 AHI、LSaO2均數差異的顯著性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兩兩比較的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BMI分組的AHI、LSaO2比較:AHI在體重正常組與肥胖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SaO2在體重正常組與超重組、肥胖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HI在體重正常組與超重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BMI越大,AHI越高,LSaO2越低。 見表 1。
表 1 不同BMI分組的AHI、LSaO2結果比較(±s)

表 1 不同BMI分組的AHI、LSaO2結果比較(±s)
注:與體重正常組比較,﹡P<0.05;與超重組比較,▲P<0.05
BMI(kg/m2) 例數(n) AHI(次/h) LSaO2 18.5~23.9(體重正常)24.0~27.9(超重)≥28(肥胖)44 96 70 17.23±12.18 21.94±16.21 33.83±20.05﹡▲0.81±0.77 0.77±0.11﹡0.71±0.12﹡▲
上呼吸道任何解剖部位的狹窄或堵塞都可以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長期以來肥胖被認為是導致咽腔氣道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引起上氣道椎前軟組織增厚,氣道閉合壓增加,進而引起睡眠打鼾及呼吸暫停,在人群中占有相當的比例,與患者體重超重相關性較大。本組OSAHS患者中超重及肥胖者明顯較體重正常者多,占78.7%。AHI在體重正常組與肥胖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SaO2在體重正常組與超重組、肥胖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BMI越大,AHI越高,LSaO2越低。本文研究結果與鄭雪松[4]結果一致。體重的改變可直接影響OSAHS的嚴重程度。說明肥胖是造成OSAHS的重要原因之一。
肥胖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關系密切,遺傳因素,高熱量,高脂飲食,體力活動減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3]。Salvador J等[5]認為肥胖是OSAHS的一個重要預測因素,Namyslowski G[6]認為肥胖是OSAHS發展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但肥胖和OSAHS之間確切的關系還不清楚,喉部的脂肪堆積降低了肺容積,增加了上氣道塌陷的危險,其潛在的社會危害性日益受到醫療界的重視。不少文獻報道體重顯著減輕后,患者的AHI減小,可降低OSAHS的嚴重程度,改善OSAHS的癥狀,可產生積極的效果,是OSAHS治療的重要手段[7]。
總之,肥胖是OSAHS的高危因素,與OSAHS密切相關。肥胖可作為預測OSAHS的指標之一。肥胖與OSAHS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1]葉京英,王小軼,韓德民,等.中老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社區調查[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8):611-617.
[2]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咽喉學組,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診斷和外科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2):95-96.
[3]付祖植.肥胖癥 [M]//葉任高.內科學.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32-836.
[4]鄭雪松.性別、年齡及肥胖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相關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1):22-23.
[5]Salvador J,Iriarte J,Silva C,et al.The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 in obesity:a conspirator in the shadow[J].Rev Med Univ Navarra,2004,48(2): 55-62.
[6]Namyslowski G,Scierski W,Mrowk-Kata K,et al.Sleep study in patients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J].J Physiol Pharmacol,2005,56(16):59-65.
[7]牛紅麗,吳紀珍,馬利軍.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氣綜合征嚴重程度與體重指數的關系[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5,19(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