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麗
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檢驗科,遼寧沈陽 110024
乙型肝炎(hepatitis B,簡稱乙肝)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傳播廣泛的病毒傳染性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約有20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有超過60萬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肝硬化或肝癌[1]。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中的B淋巴細胞分泌出一種特異的免疫球蛋白G,也就是常說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它可以與表面抗原特異地結合,與人體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消除掉病毒,保護人體不再受HBV的感染[2]。所以,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是一種中和抗體,具有保護作用,它的檢測是判斷疫苗接種效果的重要指標[3]。目前,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檢測主要還依賴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來判斷是否陽性,并不能說明HBsAb是否能達到對機體的保護作用。電化學發光法(ECLIA)作為一種新型標記免疫分析技術,在臨床工作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筆者2011年8~11月對本院536例HBsAb陽性的標本分別使用電化學發光法和ELISA方法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選取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2011年8~11月門診和住院患者HBsAb為陽性的血液標本536份。
ECLIA采用Roche E170型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HBsAb試劑盒、校準品、質控品均由Roche公司提供。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說明書進行校準、質控、檢測等操作。ELISA法采用上海科華HBsAb試劑盒檢測,實驗儀器為安圖酶標儀和洗板機。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ECLIA法≥10 IU/L為陽性;ELISA法按照說明書確定臨界值:為2.1×陰性對照(陰性對照<0.05按0.05計算),每次標本測定值(S/CO)≥臨界值為陽性。
數據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四格表分析。通過ECLIA法和ELISA法檢測HBsAb的比較,以診斷敏感性、特異性、診斷符合率、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為評價指標。敏感性(%)=a/(a+b)×100%,實際患者被正確判為有病的百分率;特異性(%)=d/(c+d)×100%,即無病正確判為無病的百分率;診斷符合率(%)=(a+d)/(a+b+c+d)×100%,試驗診斷結果與金標準結果相比,二者相同的百分率;陽性預測值(%)=a/(a+c)×100%,被判陽性者患病的概率;陰性預測值(%)=d/(b+d)×100%,被判陰性者排除患病的概率。
當 HBsAb為 10~50 IU/L時,ELISA的陽性率只有6.62%。見表1。

表1 ECLIA法和ELISA法檢測HBsAb的結果比較(n)
ELISA方法的敏感性為41.24%,特異性為98.04%,符合率為46.64%,陽性預測值為99.50%,陰性預測值為12.99%。詳見表2。

表2 ECLIA法和ELISA法檢測HBsAb的方法學比較(n)
HBsAb是判斷接種疫苗是否成功的血清學標志物,若HBsAb定量結果>10 IU/L,說明機體有免疫力,但只有當HBsAb定量結果>100 IU/L時,才會對機體有保護作用[4]。因此,對于HBsAb定量結果在10~100 IU/L的患者,可考慮加強免疫接種。對于未接種疫苗HBsAb陽性者,HBsAb是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的標志之一,機體已產生免疫力[5]。
本實驗中當HBsAb為10~50 IU/L時,ELISA的陽性率只有6.62%,說明ELISA方法的靈敏度不如電化學發光法高。ECLIA一方面使用鏈酶生物素親和素系統來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另一方面,它使用兩種單克隆抗原(鏈酶生物素上連接針對ad/ay兩種亞型的HBsAg)-待測抗體-單克隆抗原(三聯吡啶釕標記的ad/ay兩種亞型的HBsAg)這種雙抗原夾心法的檢測模式來檢測HBsAb。而ELISA使用單克隆抗原(針對a抗原決定簇的HBsAg連接于固相載體上)-待測抗體-酶標抗原來檢測。HBsAb低于50 IU/L時,ELISA方法的漏檢率就很高,與吳婷婷等[6]報道的低于34 IU/L會發生漏檢的值高。
本實驗中ELISA方法的敏感性為41.24%,符合率為46.64%,均較低,這可能與實驗選擇的標本范圍有關。比劉云鋒等[7]報道的符合率要低。預測值的高低受試驗靈敏度與特異性的影響[8],靈敏度越高的試驗,陰性預測值越高,而特異性越高的試驗,陽性預測值越高。與ECLIA方法相比,ELISA的陽性預測值為99.50%,陰性預測值為12.99%。說明ECLIA方法檢測HBsAb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要優于ELISA方法,ELISA方法的特異性較好,但靈敏度較低。
ECLIA法不受脂血、黃疸、溶血、生物素、類風濕因子和多種常用抗病毒藥物的干擾[9],而ELISA法的影響因素則較多,如溶血、溫度、時間等都會對結果有影響,但ELISA法價格低廉,不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普通實驗室均可開展,而ECLIA法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價格較高。
預防乙型肝炎感染的最有效方式是進行乙肝疫苗接種,但接種疫苗后,大約有5%~10%的接種者不產生或不能產生足夠的HBsAb[10],因此乙型肝炎疫苗三針后1個月是體內HBsAb含量最高的時段,之后逐年下降。因此,在接種疫苗后,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來檢測HBsAb含量,當低于保護值時,要及時加強免疫,從而才能真正有效預防HBV感染,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1]Natalia M Araujo,Ricardo Waizbort,Alan Kay.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from an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How viral,host,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ape genotypes and subgenotypes[J].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1,11:1199-1207.
[2]周冬日,郭慧玉,黃良光,等.大范圍檢測乙肝表面抗體的必要性[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22):35-36.
[3]郗愛華,張長菊.463例醫務人員乙肝表面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甘肅醫藥,2011,30(1):37-38.
[4]藺承艷,姜莉.ELISA與TRFIA法檢測乙肝表面抗體的對比分析及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2):254-255.
[5]李金明.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測定及結果解釋的若干問題[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06,29(5):385-389.
[6]吳婷婷,鄭曉群.電化學發光與酶免疫分析檢測抗HBs的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03,5(9):1273.
[7]劉云鋒,陳曲波,劉海英,等.127例乙肝表面抗體ELISA檢測與化學發光法的比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12):85-87.
[8]黃永富,尹建波,曹興建.兩種HBVM診斷試驗ELISA檢測試劑盒的性能評價與比較[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1,26(3):76-84.
[9]楊一鳴,王紹波,徐曉玲.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在HBVM定量檢測的臨床應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5,18(1):71-73.
[10]蘇希躍,林細池.接種乙肝疫苗后乙肝標志物的變化[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7,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