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學雨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廣西欽州 535000
細菌感染是現代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感染科疾病之一,其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正常學習與生活[1]。血培養則作為現代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及早地查清患者的病原菌以及其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等,從而極大地縮短了疾病的臨床診斷時間,提高了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2]。為了進一步研究并探討血培養陽性標本細菌鑒定以及藥敏試驗的臨床應用價值,促進細菌感染患者的早日康復,為其診斷與治療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特以本院收治的100例發熱并伴有全身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現將詳細的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本組研究資料為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發熱并伴有全身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10~80歲,平均43.5歲。
采用法國梅里埃生產的VITEK TWO及關的配套試劑。雙向培養基運用的是奧淼,而分離運用的血平板以及巧克力平板等均來自于陜西寶泰克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質控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在患者發熱使用抗生素前,在該患者將出現最高體溫前約1 h抽血,抽血量則嚴格按照1∶9的比例來進行,運用由奧淼廠家所提供的雙向血培養瓶來進行試驗。將所抽取的標本放置于培養瓶中,使其溫度保持的35°,將瓶內的物質搖晃均勻,在試驗進行之后的72 h詳細的觀察液體以及固體的培養基上面是否會出現細菌,對于提示有細菌生長的陽性瓶,進行革蘭染色鏡的檢查,并根據鏡檢的結果選擇適當的藥敏試驗,調整菌液濃度并開始接種,運用微生物分析儀對樣本進行必要的細菌鑒定與藥敏試驗。接下來,將陽性標本接種到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以及麥康凱平板中進行培養,并對其中的生長菌落進行必要的細菌鑒定以及藥敏試驗。比較兩種鑒定方法在細菌的鑒定以及藥敏試驗中的符合率。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種檢測方法的細菌鑒定以及藥敏實驗符合率均大于95%,其中,大腸埃希菌32株,其符合率為95.45%;腸球菌10株,其符合率為96.72%;金黃色葡萄球菌10株,其符合率為99.23%;肺炎克雷伯菌23株,其符合率為98.53%;銅綠假單胞菌12株,其符合率為99.35%;鮑曼不動桿菌13株,其符合率為97.69%。詳見表1、2。
表1 兩種檢測方法的細菌鑒定符合情況
表2 兩種檢測方法藥敏實驗結果數據比較
現階段,感染已經成為人們患病的主要原因,血培養對于感染的臨床診斷卻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3]。然而,運用常規的方式來進行血培養陽性標本的細菌鑒定與藥敏試驗需要2~3 d的時間,而有些較為特殊的細菌即便鑒定幾天也仍然得不到確切的鑒定結果,這極大地延誤了患者的治療時間,為其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帶來極大的不便。鑒于此,對于血培養陽性標本進行快速而有效、科學的細菌鑒定以及藥敏試驗是現代臨床微生物學中急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4]。而研究顯示,運用直接藥敏試驗的方式,即將患者的血培養陽性標本混摻于專用的接種水中,接種于鑒定板上面,并運用科學的細菌堅定方法以及藥敏試驗來為其進行鑒定的方式極為簡便、有效、快速,其具有在確定純培養以及染色鏡檢結果正確的情況下不需要再進行轉種的臨床優點[5],使其受到了現代臨床微生物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而本研究也是科學地運用了直接鑒定法來對血培養的陽性標本來進行細菌的鑒定與藥敏試驗的。
在現代的臨床醫學中,快速、準確的藥敏結果相比于準確的細菌鑒定結果更加重要,更為迫切,而且,根據某一些細菌的藥敏試驗結果還可以對于菌種相關的鑒定結果起到進一步修正與確認的作用。基于此,在比較血培養陽性標本細菌鑒定符合率的同時,還應該對兩種藥敏試驗所取得研究結果的符合率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評價[6]。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方法對于100例血培養陽性標本的藥敏檢測結果無顯著性差異。而上述的這種結果進一步的說明了利用直接法來進行血培養陽性標本細菌鑒定以及藥敏試驗,不僅可以省略傳統的常規鑒定方法中較為復雜的細菌分離與培養步驟[7],還能夠在血培養儀報告陽性瓶的第2日便將準確、有效的分析研究結果報告給醫生,從而為臨床醫生用藥的選擇提供可靠而安全的依據,最大限度的經驗用藥、減少臨床中相關并發癥以及院內感染的發生,為疾病的診斷以及治療爭取到最有利的時間,從而提高對于菌血癥和敗血癥等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效果。
運用直接檢測的方法來進行血培養陽性標本細菌的鑒定與藥敏試驗不僅非常的簡便與快捷,其能夠有效的在染色鏡檢以及純培養的情況下直接檢驗,極大的縮短了臨床中的等候時間。直接檢測法只需要陽性標本涂片鏡檢來選擇較為合適的鑒定板型,并調整合適的菌液濃度即可[8]。除了上述的優點之外,直接檢測法無需離心便可以直接溶解血液中的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此種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常規方法運用轉種的菌落來做細菌的鑒定以及藥敏試驗費時、費力的缺點,充分發揮了全自動血培養以及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的重要作用,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診斷與治療的等待時間。本項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方式在菌種的鑒定以及藥敏試驗中的符合率一致,兩種方法在臨床中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我國的臨床醫學以及微生物學能夠起到較好、有效的指引作用,值得在臨床中進行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1]古力加汗·沙都拉,黃新東.血培養陽性標本直接細菌鑒定和藥敏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7):332.
[2]鐘玲玲.基層醫院血培養陽性標本細菌鑒定和藥敏試驗的臨床研究[J].首都醫藥,2011,18(20):16.
[3]田月如,阮斐怡,劉紅,等.革蘭陰性菌引起的血培養陽性標本的直接鑒定藥敏試驗[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1,3:220-224.
[4]黃靈芝,伍海英.血培養陽性標本直接藥敏試驗的評估[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0,21(2):31-33.
[5]張茂海.兩種細菌鑒定法在臨床血液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12):3-4.
[6]李素萍.血培養陽性標本直接藥敏試驗和常規藥敏試驗的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07,19(13):573-574.
[7]朱德全.血培養陽性標本直接細菌鑒定和藥敏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7):1300-1303.
[8]汪定成,張青,劉樹林,等.對血培養陽性標本直接檢測的評估[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9,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