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妹
(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吳江 215200)
“教學做”一體化的直流穩壓電源教學研究
李紅妹
(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 吳江 215200)
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使學生在做中探索科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形成嚴謹的探究意識;動手實踐,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增強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做”一體化;直流穩壓電源;自主探究
《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 “直流穩壓電源”是中職國家規劃教材《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第四章的內容。《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集理論、技能教學于一身的課程。針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特點,應以在生產一線從事電子產品設計與生產的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為基本依據,以完成一個真實的項目為主線,整合優化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嚴謹的探究意識,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教學理念 鑒于本課程理論實踐一體化的特點,應將“教學做”一體化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把直流穩壓電源作為一個項目,分成若干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又遵循學習規律,小步走,步步遞進,逐步實現,最后達成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教學時,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通過一個個學習任務驅動,讓學生在做中體會、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增強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圖1 直流穩壓電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結構示意圖
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特點,筆者參照布盧姆提出的行為目標分類體系,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劃分為如下三個層次:認知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及情感領域,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目標示意表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利用實際電路的安裝和測試,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教學難點是串聯型穩壓電路原理的探究。
教學資源準備 (1)環境資源:學生在電子電工實訓室上課、學習、實訓。(2)信息資源:在生活、課堂、書本之外通過多渠道獲取整流電路相關信息,如圖書館、互聯網。(3)設備資源:電子電工實訓臺、萬用表、示波器、電烙鐵等。(4)材料資源:萬能板、直流穩壓電源PCB板、焊錫絲、整流二極管、三極管、變壓器、發光二極管、電阻等元器件。
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做中悟理:采用一個教學項目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方法。整個項目分成四個學習單元,每個學習單元前后聯系,從陌生元器件識別、檢測、特性的研究,到電路的組成、安裝、測試,再到對測試結果進行研究、分析和討論,最后探究電路原理。這樣,做到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一體化,理論聯系實踐,實踐探究理論,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2)自主探究、引導發現:通過本項目的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器件檢測、安裝焊接技能,更要掌握電子技術基礎理論,所以,培養學生學習方法和思路顯得尤為重要。自主探究、引導發現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知識內化,激發興趣,提升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1)根據直流穩壓電源的組成和功能,分成四個學習單元開展教學,如圖1所示。每個學習單元前后聯系緊密,逐個推進,層層深入,最后實現整個教學目標。(2)每個單元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如圖2所示。(3)直流穩壓電源電路每個單元的學生活動和教師活動如表2所示。

圖2 教學過程簡圖

圖3 學習單元具體教學過程設計示意圖

表2 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各單元學生與教師活動示意表
成果 學生做的穩壓電源線路板,如圖4所示。

圖4 “穩壓電源線路板”成果展示圖
教學評價 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有效的評價策略,能起到更好地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效果。每個學習單元為一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進行三方面的評價:(1)知識目標達成度評價。根據直流穩壓電源知識目標要求,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可以采用書面試卷的形式考核。(2)技能目標達成度評價。根據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安裝與調試的技能要求,對學生的動手實踐技能進行評價,可以采用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等形式進行。(3)情感態度評價。根據情感態度目標,對學生的參與狀態、協作狀態、思維狀態和情感狀態等進行評價,也可以采用自評、他評、教師評的形式進行。最后進行總體評價,評價出“焊接技術最優”線路板和“性能最優”線路板、“知識掌握最優個人”等。
教學反思 (1)項目教學、做中悟理的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同時,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通過自由討論,互相學習,不僅增進了相互了解,還加強了團隊的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項目的完成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2)自主探究、引導發現的教學方法,是以一個完整的項目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法。因此,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更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獨立正確操作。(3)通過學習單元的逐個遞進,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驅動學生主動地去學習,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許多新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同時可給他們營造了一種競爭的環境,在完成每個學習單元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地獲得學習的自信和創新的動力。
[1]馬成榮.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及項目課程設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黃雙燕.談項目教學法在《電工基礎》中的應用[J].硅谷,2010(21).
[3]李麗.優秀教師提升課堂實效的101個問題[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4]張金華.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4-105.
[5]陳其純.電子線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9-127.
[6]周德藩.走進陶行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1-92.
[7]王樹瑾,陰其越.《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4).
G712
A
1672-5727(2012)08-0087-02
李紅妹(1975—),女,江蘇吳江人,碩士,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電子部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電子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