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朝霞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所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傳統出口商品所占份額逐步縮小,高新技術產品所占份額逐年提高,出口增長不斷加快,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2011年遼寧出口高新技術產品57.73億美元,與2010年同期相比增長8.92%,占同期遼寧出口總值的11.3%。其中以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為主,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增長明顯。
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亦暴露出許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2001-2011年間,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從17.5億美元增長到57.73億美元,增長了3.3倍,總體增幅不高,且從占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來看,總體趨勢是逐步減少的,2001年占3.76%,2010年下降到1.07%。而且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遼寧出口比重同樣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了下降。2001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所占比重為15.8%,2002年為 17.1%,2003年為 18.1%,2004年開始出現連續下降,到2008年下降為 10.1%,2009-2011年出現反復,先升后降,2011年所占比重為11.3%(參見表1)。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所占比重偏低說明其出口還未形成規模,對遼寧出口的貢獻不是很大,遼寧的高新技術產業有待進一步發展。
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技術結構來看,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依次集中在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材料技術、光電技術、生物技術等類型的產品(參見表2)。排在第一位的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所占比重均超過60%,其他八類技術產品所占比重總和都達不到40%,出口產品發展極不均衡。另外,目前遼寧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自主研發水平和自主出口的技術水平還相對較弱,所以導致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上,且沒有自己的品牌。
從出口貿易主體角度來看,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呈現出外資企業一支獨大、國有企業地位逐步增強、私營企業持續下降的變化特征。近三年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雖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但依然超過70%,占絕對主體地位。國有企業比重雖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私營企業所占比重不增反降,從10.96%下降到了7.5%(參見表3)。外資企業比重過高,會導致其與加工貿易方式的結合度不斷加深,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及中間產品主要來自國外,產成品也絕大部分銷往國外,與遼寧的整體產業關聯度不高,這就使遼寧高新技術品出口發展更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和國際分工變化趨勢的影響。

表1 2001-2011年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及出口所占比重 (金額:億美元)

表2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技術構成所占比重 (金額:億美元)

表3 遼寧各類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值及所占比重分類表 (金額:億美元)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相對集中,以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為主,其中日本、美國和歐盟是其主要出口市場,并且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2009年日本、美國和歐盟占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比重合計為57.35%,2010年為 67.51%,2011年達到 70.80%(參見表4)。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高度集中于日本、美國、歐盟地區,過于集中的市場不利于克服突發性政治經濟事件帶來的消極影響,而且很有可能導致美國、歐盟等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利用反傾銷、保障措施等技術壁壘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設置障礙,不僅將加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成本,而且可能會對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穩定增長構成威脅。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為加工貿易,出口額占絕對比重,一般貿易方式比重較低。2009-2010年,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均超過65%,2010年更是達到70.40%(參見表5)。同一般貿易相比,加工貿易具有低附加值的特點,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并且多為低技術生產環節,產品核心技術是外國的,銷售渠道是外國的,絕大部分企業只是憑借勞動力優勢,掙取技術附加、價值附加較低的組裝加工環節的加工費用。所以出口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出口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明顯。
影響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宏觀層次的,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資、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力資本投入、政策因素、匯率等;又有微觀層次的,主要有:價格、質量、技術、人才、出口摩擦、品牌等。制約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表4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市場所占比重分類表 (金額:億美元)

表5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方式所占比重分類表 (金額:億美元)
研發投入越高表明政府對于科技的投入,對于高新技術產品的發展越支持。增加研發投入,將直接促進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增加出口額度。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遠遠落后于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研發投入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滯后,導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疲軟。2009年,遼寧省高新技術產業中企業開辦的研發機構數量為94個,占全國數量的1.97%,研發機構經費為110035萬元,占全國研發機構經費支出的1.42%。同期廣東、江蘇高新技術產業中企業辦研發機構數量則達到792個和769個,研發機構經費分別為2926323萬元和972561萬元。另外2009年遼寧高新技術產業中有R&D活動的企業數量為146個,R&D人員為5623名,其中研究人員為3992名,與同期廣東和江蘇的情況同樣存在巨大差距。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目前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產品上,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充分說明了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多屬于低附加值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其主要原因在于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有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兩條路徑,而引進技術要真正為自己所用,就必須要加強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的主要評價指標就是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企業擁有專利數量標志著企業掌握新技術和產品的水平,擁有數量越多,企業開發新產品的可能性越大。但從全國來看,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無論是消化吸收引進技術還是自主創新技術都比其他省份要落后很多。2009年遼寧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引進經費支出為47056萬元,消化吸收經費支出為1635萬元,兩者比例為0.03:1,而同期江蘇省消化吸收經費支出與技術引進經費支出的比例為0.23:1。2009年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共擁有發明專利數量為744項,而同期廣東則達到18991項,相差懸殊,這足以說明遼寧高新技術企業與廣東和江蘇的差距。
后危機時代國際競爭日益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導致全球貿易摩擦日趨增多。目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面臨的主要貿易壁壘有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知識產權壁壘。中國每年的產品出口中,有70%左右的企業及40%左右的產品都受到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高新技術產品,設限國主要是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遼寧高新技術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則正是設限最多的日本、美國和歐盟,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人民幣匯率也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存在著顯著的影響。從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總體趨勢是一直在升值。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大部分高新技術出口企業利潤下降,導致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從而使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減少。遼寧目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主要都是以加工貿易方式進行的利潤微薄的勞動加工型產品,人民幣的升值,會增加加工成本,使利潤下降,而利潤的小幅度下降就會危及中小企業的生存,這也正是這幾年遼寧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出口不增反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無論是研發機構還是R&D研究人員,遼寧都與我國其他省市存在巨大差距,這直接影響了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和出口產品結構,所以加大研發投入是遼寧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遼寧省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政府應設立高新技術產業財政專項撥款、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有前瞻性、共性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為高新技術產業立項融資提供協調、咨詢服務和政策法規支持。要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這樣的高風險、高收入投資領域。同時,加大引進外資的力度,重點資助產業共性技術平臺。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注定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只能集中在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的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相關產品上,國際競爭力弱。要保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可持續發展,加工貿易類技術型企業必須盡快轉為擁有創新產品的貿易型企業,一方面應努力推進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省內國家級、省級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科技成果集散地和擴散源的作用,鼓勵企業與之設立研發中心,另一方面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高新企業并購擁有知識產權的國外企業通過整合國際高端人才,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同時,吸引更多具有科技潛力的國有企業積極進入加工貿易領域,逐步提高配套產品的技術檔次。
外資企業占據遼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七成以上,賺取了出口的絕大部分利潤,卻對遼寧高新技術整體產業的貢獻不大。所以遼寧省應該培育自己的出口主體,爭取出口的自主性。首先,重點支持有創新能力的國有企業。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遼寧,國有企業是其經濟支柱,所以應充分發揮國有企業作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領頭羊的作用。政府要通過政策傾斜為國有企業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增強其與外資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國有企業應注重自身改革,注重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提高自身專利的科技轉化率,鞏固在先進制造、航空航天領域的優勢,加大對生物醫藥、新材料與新能源等高技術產業的技術開發力度,生產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品。其次,大力促進私營企業的出口。民營、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對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所以應重點扶持一批經營管理完善、產品有市場的民營企業,推動其不斷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幫助其擴大經營規模,增強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能力。
在遼寧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過程中,遭遇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目前引起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摩擦的主要是技術性貿易壁壘。高新技術產品所使要的規則、標準、協議基本上都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發展中國家只能遵守和執行,處于明顯的從屬地位。因此,遼寧省要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寬出口的發展空間,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尤其是東盟、俄羅斯以及拉美和非洲市場,降低對少數發達國家市場的依賴程度,加快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多元化進程,不斷開拓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的發展空間,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1]韓玲,左妍,王鍇.金融危機下提升天津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能力的對策研究,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第21期:268-269.
[2]武洪玲.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問題與對策分析,銅陵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18-20.
[3]傅素英.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特征及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第4期: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