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卿,賈衛民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 宣傳部,山西 介休 032000)
鳳凰涅槃羽化蝶
——汾西礦業化工公司轉型發展紀實
張文卿,賈衛民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 宣傳部,山西 介休 032000)
“鳳凰涅槃”是傳說中一對神鳥五百年前集于梧桐枝自焚。經歷烈火煎熬和痛苦考驗后,鳳凰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升華,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聚。汾西礦業化工公司好比浴火重生的鳳凰,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對外并購,合作共贏,實現了鳳凰涅槃羽化蝶般的華麗轉身,一躍成為山西省民爆行業的龍頭企業。
1960年建廠,化工公司30年一直沿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平穩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期,民爆行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化工公司在計劃經濟的束縛下痛苦掙扎,是繼續在計劃經濟的束縛中自生自滅,還是擺脫束縛去尋求市場、自力更生、發展壯大?他們最終決定不找局長找市場,從廠長到員工人人都當銷售員,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艱辛的努力和不斷的錘煉,使化工公司成為汾西礦業唯一市場化運作的子分公司。他們 98%以上的產品銷往汾西礦業外部市場,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茁壯成長。
18年后,國際金融危機和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像一股旋風,刮進了民爆物品生產企業,化工公司再次受到“重創”。2008年、2009年、2010年是民爆行業的“三年困難時期”,全省煤炭資源整合中,70%的小煤礦被整合關閉,即意味著70%的火工品市場萎縮。嚴重的經濟危機,帶給化工公司的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這一打擊,猶如過山車瞬間滑入低谷。市場競爭壓力、企業發展壓力、員工生存壓力,“三重壓力”猶如“三座大山”壓在化工公司“掌舵人”——董事長溫金平的身上。
路在何方?如何變危機為轉機,成了橫在化工公司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障礙。黨政領導深知危機面前沒有救世主,單純依靠生產煤礦井下火工產品,無異于作繭自縛。怎么辦?面對咄咄逼人的態勢,化工公司領導不等不靠,他們一致認為,“四平八穩地走”步子太慢,趕不上時代的快速發展,不想被社會所淘汰,只有“三步并作兩步地跑”,迅速把企業做強做大才能適應市場大潮的“水性”。溫金平帶領班子成員總結分析民爆行業的發展態勢,更清醒地看到在經濟危機中蘊含著的發展機遇,把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主攻方向,樹立一個信念:“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做出兩個調整:調整市場方向,調整產品結構,“四抓三跑”促轉型:抓市場、抓安全、抓質量、抓轉型,跑市場、跑技術、跑基層。他們披荊斬棘,逆流而上,突破重圍,尋求重生之路。

現場混裝車
“我認為,思路決定出路。轉型發展,關系到我公司的生死存亡。跨越發展的關鍵在于轉型,只有及時、成功地轉型,才能掌握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化工公司董事長溫金平說。兩次經濟危機,讓化工公司愈戰愈勇。他們把危機作為企業轉變經營模式的機遇,在“兩個調整”上做足文章。調整市場方向:即由井下爆破向露天爆破轉移,由采煤業向非煤礦山和重點工程轉移,由省內市場向省外市場延伸。調整產品結構:即由普通產品向高端產品發展,由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發展。
根據市場變化,他們調整市場方向,開辟了內蒙、陜西、河南等省外市場,占領了省內高速公路和鐵路等重點工程的市場;新增臨鋼二峰山鐵礦、中鐵六局、內蒙古神華集團等用戶。全年省內重點工程和內蒙、陜西等省外市場銷售額占到了公司全年銷售額的50%以上。省外銷售額度的開發力度位居全省同行業首位。緊接著,他們調整產品結構,開發出適合露天爆破和重點工程使用的非電導爆管雷管、巖石大包炸藥和安全、高效、環保的現場混裝炸藥項目,實現了生產、配送、爆破一條龍服務。上馬導爆管雷管,填補了公司在露天爆破市場的空白,同時加大了大包銨油炸藥的產量,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0年完成了現場混裝炸藥地面站工程建設,并一次性試產成功,為爭取省內露天爆破市場創造了條件。
在三年的艱難探索中,“兩個調整”使化工公司贏得了廣闊的露天爆破服務市場,增強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真正達到“強肌健體”之功效。2011年,他們生產炸藥39 833 t,增幅106.4%;生產雷管2 505萬發,增幅3.4 %,銷售收入實現 3.08 億元,利潤完成153.2 萬元。其中內蒙、陜西的炸藥銷量為8 059.7 t,重點工程炸藥銷量1 282.5 t,露天煤礦和非煤礦山炸藥銷量 15 881 t,共計25 223.2 t,占炸藥總銷量的66%,實現了產銷兩旺。如今,化工公司緊跟行業發展步伐,不斷調整轉型發展的新思路,積極謀求市場合作,延伸民爆物品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為企業注入持久動力。
資源重組、兼并重組是化工公司兩次華麗轉身。2008年,他們與西山化工廠資源重組,炸藥許可能力由1.4萬t增加到3.4萬t,雷管能力由4 000萬發增加到7 000萬發,標志著在實施山西焦煤集團非主導產業板塊集成創新發展攻堅和化工產業規模化發展邁出了可喜一步;2010年,他們又兼并重組了太鋼民爆工程公司,成立了山西焦煤集團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民爆工程分公司,炸藥許可能力由3.4萬t增加到6.5萬t,新增現場混裝炸藥產能31 000 t。與太鋼的“強強聯手”,是化工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使公司由單純生產型企業發展成為一體化經營模式的綜合型企業,在山西省民爆行業總規模位居前列。
按照行業“鼓勵炸藥生產方式由固定生產線向現場混裝爆破服務一體化模式發展”的要求,化工公司黨政領導達成共識,“轉型發展是第一要務,在未來企業發展的目標定位和項目規劃上,思想要解放,思維要開闊,步子要邁大。我們要以轉型為主線,以跨越為目標,搶占發展的制高點,在發展中促轉型,在轉型中謀跨越,目的是讓企業實現又好又快健康穩定發展。”他們確定了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定位;確定了本質安全、節能環保、高附加值的產品定位;確定了引進國際國內一流先進技術,消化吸收的技術定位。
面對煤礦用炸藥和電雷管的市場需求大幅下降,露天爆破市場逐漸成為銷售市場主流的市場變化,他們“內外兼修”, 圍繞本質安全、技術先進、節能環保、轉型發展的目標,樹立“安全是企業立身之本,質量是企業立足之本”的意識,以銷定產、以銷促產,鞏固原有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對外并購的同時,“眼睛向內”不斷完善自我,精細管理出精品。膨化生產線技改是化工公司的“生命工程”。他們引進行業先進的技術,改造雷管二車間裝填裝配、膨化車間炸藥傳輸系統,實現了人機隔離自動化作業方式。
為調整產品結構和技術改造,化工公司累計投資1.2億元,相當于公司從1970年建廠至2006年36年投資總額的3倍。近年來,他們搶抓機遇,搶占制高點,新建了導爆管制造生產線和靈石地面站。場混裝炸藥進入靈石露天煤礦現場作業,2011年累計使用化工公司現場混裝炸藥6 744 噸,成為民爆行業和省公安廳大力推廣的樣板項目。目前,與交口的三座露天煤礦和孝義市煤礦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公司以炸藥65 000噸,雷管7 000萬發的年生產能力,走在了山西省民爆行業的前列。正是靠這股不甘人后的不屈精神和沖天干勁,已走過了52年的創業、建設和轉型發展歷程的化工公司,在行業中擁有了話語權,成為行業重點扶持的優勢骨干企業。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民爆行業聯合重組、優勝劣汰、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整個行業面臨兼并重組、重新洗牌的局面。“十二五”末,他們將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利稅6 000萬元,雷管產能達到7 000萬發,炸藥產能達到8萬噸,員工人均收入達到8萬元。市場萎縮了,闖市場的空間卻拓寬了;壓力增大了,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能力卻增強了。站在起點,化工公司更像一個長大孩子,獨自在外闖蕩多年,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他們迎風破浪,鳳凰涅槃,羽化成蝶,乘著行業聯合重組扶持政策的東風,打開青海、寧夏市場,向西部市場縱深挺進。化工公司抓住山西今年新建1 000公里高速公路的機遇,搶占重點工程和山西省大水網建設工程市場,在轉型發展的征途上,瞄準了更高更遠的目標,一路高歌,闊步前行。
攝影:杜 莉
編輯:張 輝

爆破現場
1672-5050(2012)07-0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