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孫志勇,郭相平
(1.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寺河礦,山西 晉城 048205;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 100013)
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錨桿支護技術研究
王文明1,孫志勇2,郭相平2
(1.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寺河礦,山西 晉城 048205;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采設計事業部,北京 100013)
分析了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地質和生產條件,提出了43014留巷巷道的高預應力強力錨桿一次支護設計;通過提高錨桿強度和剛度、增加其施工中的預緊力,加大護表構件的面積,充分調動了圍巖的自身承載能力。井下實踐表明,高預應力強力錨桿支護,解決了寺河煤礦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的大變形難題,支護實踐取得滿意效果。
大采高工作面;留巷巷道;強力支護;高預應力
寺河煤礦位于沁水煤田東南邊緣,2006年核定礦井生產能力1080萬t/a,井田面積約230 km2,南北走向長約12 km,東西傾斜寬約23 km,地質儲量15億t。現主采3號煤層,平均厚度6.31 m,可采儲量2.1億t。屬于罕見的高瓦斯礦井,瓦斯成為制約礦井產量的關鍵因素。寺河煤礦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回采工藝,推進速度快、平均日進10 m以上,采動影響很劇烈。由于煤層瓦斯含量很高,為了滿足掘進、回采、運輸、通風的基本要求,巷道斷面顯著增大,巷道跨度5.0 m以上,巷道高度3.8 m以上,支護難度很大[1];需要掘進的回采巷道數量較多,一般達到五條,巷道之間應力疊加,留巷巷道掘進和支護的難度更高[2,3]。
目前,寺河煤礦煤巷主要采用錨桿支護形式,提高了巷道支護安全程度,降低了綜合支護成本,取得了顯著效益[4-6]。近幾年來進行著大采高工作面留巷的研究工作,留巷巷道采用二次支護方式(先用普通支護強度支護巷道,工作面回采后,再用二次加固方式)提高巷道的支護強度。這種留巷方式的主要問題是:(1)支護強度偏低:頂板采用Φ20mm的BHRB335的螺紋鋼錨桿,幫錨采用Φ18mm的圓鋼錨桿,補強錨索直徑15.24 mm,支護材料破斷力都很小,容易發生破斷。(2)二次支護:二次加固巷道圍巖已經局部破壞,承載能力已大大下降,由于沒有及時有效地主動支護,不能充分利用圍巖自身的承載能力,支護難度加大,很難抑制巷道的持續破壞。(3)巷道返修量大:受采掘兩次動壓影響巷道變形嚴重,底鼓變形劇烈,兩幫收斂大,要經多次起底和刷幫才能保證足夠通風,影響回采正常推進。
4301工作面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東四盤區首采工作面,西為東四盤區六條集中大巷,南為33064巷,其余為未采掘區域。由南向北依此有43011和43015巷,其中43012、43014巷為留巷巷道,工作面西側布置回撤通道,回采巷道、切眼、回撤通道均沿煤層底板掘進。見圖1。

圖1 4301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圖
4301工作面主采3號煤層,埋深平均438 m,煤厚平均6.3 m,中部夾0.1 m泥巖,見細小縱向方解石脈。煤層傾角平均5°,全區穩定可采,單軸抗壓強度21.9MPa;老頂為2.81 m厚的細粒砂巖,致密堅硬;直接頂為13.12 m厚的粉砂巖,單軸抗壓強度75.6MPa;偽頂為0.20 m厚的炭質泥巖,單軸抗壓強度35.6MPa。
采用水壓致裂法進行地應力測試結果表明:寺河煤礦4301工作面附近最大主應力13.83MPa,方向為N43.2°E,呈北偏東方向;最小主應力7.16 MPa,方向為N46.8°W,呈北偏西方向。最大、最小主應力為近水平主應力。中間主應力為垂直應力8.68MPa。
三條巷道掘進后,圍巖及煤柱內部最大垂直應力為14 MPa,最大水平應力為30 MPa,見圖2-a;4301工作面回采后,巷道圍巖及煤柱內部應力呈現非對稱現象。43012巷與43013巷之間煤柱(35 m)內部最大垂直應力達52 MPa,分布在工作面往煤柱一側2m~8m范圍,并往煤柱內部方向逐漸減小;煤柱內部最大水平應力達44MPa,見圖2-b。

圖2 巷道圍巖垂直應力場分布
43014巷在掘進期間,巷道變形較小,模擬數據顯示:最大頂板下沉11 mm,最大底鼓80 mm,兩幫變形46mm。巷道圍巖的破壞區域主要分布在巷道的四周,見圖3(a),底板破壞程度相對較大,破壞區在2 m范圍之內。回采期間,受到劇烈動壓影響,巷道圍巖變形顯著增加,頂板最大下沉59 mm,最大底鼓294 mm,靠近4301工作面的巷幫移近達254 mm,遠離4301工作面的巷幫移近量129mm。巷道破壞范圍明顯增大,見圖3(b),底板破壞范圍達到4 m,巷幫破壞范圍在2m~3 m之間,并且靠近4301工作面側巷幫破壞相對嚴重;但是現有煤柱大小和強力錨桿支護強度完全能滿足巷道的安全使用。
通過FLAC數值模擬進行比較,確定43014巷采用樹脂錨固組合強力錨桿支護系統,并且進行錨索補強。巷道掘進斷面呈矩形,寬度5.0 m,高度3.8 m,面積19.0m2。見圖4。

圖3 巷道圍巖塑性破壞區分布

圖4 43014巷強力錨桿一次支護布置圖
1)頂板支護:強力錨桿采用SMG500材質、桿體Φ22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筋,長度2 400 mm,桿尾螺紋M24 mm;錨桿排距1 000 mm,每排6根錨桿,間距900mm;采用兩支樹脂錨固劑進行加長錨固,一支規格為CK2335,另一支規格為Z2360;鉆孔直徑30mm,錨固長度1200mm;W鋼帶規格BHW-280-4-4800-6;托板規格150mm×150mm×10mm;采用菱形網護頂,規格5200mm×1100mm。采用高強錨索進行補強,直徑Φ22mm,長度7 300 mm;采用三支錨固劑進行加長錨固,一支規格為CK2335,另兩支規格為Z2360;每排2根錨索,間距2 000 mm,排距1000 mm;采用300 mm×300 mm×16 mm高強度可調心托板及配套鎖具。
2)巷幫支護:強力錨桿采用SMG500材質、桿體Φ22 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筋,長度2 000 mm,桿尾螺紋M24 mm;錨桿排距1 000 mm,每排每幫4根錨桿,間距1 000 mm,錨固方式與頂板相同;W鋼護板規格400 mm×280 mm×4 mm;采用菱形網護幫,規格3 600 mm×1 100 mm。錨索采用直徑Φ22 mm,長度4 400 mm,錨固方式與頂板相同;每排2根錨索,間距2000mm,排距1000mm。
3)底板支護:錨桿規格與頂板錨桿參數相同,錨桿排距1 000 mm,每排4根錨桿,間距4 000(250)mm,錨桿與鉛垂線呈30°向巷幫打設,其它錨桿與底板垂直打設;首先采用一支規格為Z2360的樹脂錨固劑進行端部錨固,鉆孔直徑30 mm,錨固長度550 mm,然后灌注水泥漿進行全長錨固,水泥標號525號,水灰比0.5:1;W鋼護板規格400 mm×280 mm×4 mm,托板規格150 mm×150 mm×10 mm。見圖4。
強力錨桿一次支護方案在寺河礦43014巷試驗后,有效地控制住巷道變形,加快了掘巷速度,提高了安全程度。
采用測力錨桿監測錨桿受力,采用錨索測力計監測錨索受力。圖5-a為頂板錨桿受力監測曲線,圖5-b為錨索受力監測曲線。

圖5 綜合測站錨桿錨索受力監測曲線
監測結果表明,錨桿受力最大部分基本在第5、6對應變片的位置,該位置剛好處于錨桿尾部自由段,說明在增大預緊力的情況下,采用加長錨固技術是合理的。隨著掘進推進,錨桿受力逐步增大,最終穩定在150 kN左右,約為錨桿破斷力的50%~60%,能充分發揮錨桿的有效作用,真正起到主動支護作用。錨桿受力增長較平穩,說明錨桿初始預緊力較好地控制住了巷道離層和圍巖變形。對于錨索受力,錨索初期預緊力達到120kN左右,回采期間錨索最大受力360kN,為錨索破斷力的67%;錨索受力增長較平穩,說明支護強度安全可靠,能夠及時地控制巷道圍巖微裂隙的張開和新裂紋的產生。

圖6 43104巷表面位移變化曲線
見圖6,圖中數據為回采前后巷道的位移。
從圖中曲線變化趨勢講,試驗段巷道在超前壓力影響段和采空區壓力影響段,兩幫位移較平緩,并且達到一定值后區域穩定,兩幫位移量最大為597 mm。底鼓在滯后工作面50 m范圍內還不明顯;但在滯后50m~350 m之間的某個時間段,底鼓量突然增大,并且底鼓較大、接近450 mm;在同一巷道的其它地段,底鼓能達1.5 m。但是目前,43014工作面已經進入末采階段,巷道基本穩定,底鼓不再增加,說明強力錨桿支護可以很好控制巷道變形。
(1)從整體支護講,強力錨桿配合鋼帶支護的能力大大增強,經對巷道綜合監測,巷道頂板下沉量、兩幫收斂量、巷道底鼓量均控制在設計范圍內,確保了巷道支護的可靠性,保證了礦井的安全生產。(2)從局部支護講,采用W鋼護板護幫,施加在錨桿上的預緊力更容易通過W鋼護板擴散到煤體深部。由于W鋼護板便于貼幫,增大了護表面積,可適應巷道的較大變形。(3)強力錨桿一次支護技術用于43014巷后,巷道變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兩幫變形控制在600 mm以內,頂板基本沒有下沉;并且留巷巷道避免了服務期間內的大面積維修,生產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1] 張占濤.大斷面煤層巷道圍巖變形特征與支護參數研究[D].北京:煤炭科學研究總院,2009.
[2] 康紅普.煤巷錨桿支護成套技術研究與實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4(21):3960-3964.
[3] 康紅普,王金華等.煤巷錨桿支護理論與成套技術[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7.
[4] 康紅普,姜鐵明,高富強.預應力在錨桿支護中的作用[J].煤炭學報,2007(12):680-685.
[5] 康紅普,姜鐵明,高富強.預應力錨桿支護參數的設計[J].煤炭學報,2008(7):721-726.
[6] 康紅普,王金華,林健.煤礦巷道錨桿支護應用實例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29(4):649-664.
Abstract:By the analysison the geology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 of retained roadwaysof large-mining-height working face in Sihe Mine,the paper presents the primary support design with high pre-stress and intensive bolts.B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bolts,the pre-load in construction,and the area of surface protecting components,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urrounding rocks are fully mobilized.It is shown in the application that the intensive bolt support with high pre-stress has solved serious deformation problem in the retained roadway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large-mining-height working face;retained roadway;intensive support;high pre-stress
編輯:劉新光
Bolt Support in Retained Roadways of Large-mining-height Working Face in Sihe Mine
WANG Wen-ming1,SUN Zhi-yong2,GUO Xiang-ping2
(1.Sihe Mine of Jincheng Anthracite Mining Group,Jincheng Shanxi 048205;2.Mining Designing Business Division,Tiandi Science&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3)
TD353
A
1672-5050(2012)07-0058-03
2011-11-08
王文明(1976—),男,山西晉城人,工程碩士,工程師,從事煤礦技術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