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延霞
(南陽電視臺,河南 南陽 473000)
地方民生新聞,在中國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由最初的讓受眾耳目一新,到今天的日漸式微,悉數其中原由,這與民生新聞選題內容的瑣碎化、同質化、表象化、一般化有直接關系。民生新聞要想創新和突破,留住一批忠實觀眾,首先就要從選題和策劃入手。在前期謀劃中,對民生新聞的內容和報道方式進行篩選和研究,創作出能被受眾接受并對受眾產生積極影響,對地方社會建設和發展產生推動作用的新聞作品來。
作為地方媒體,受眾主體是本地觀眾或讀者,那么生活在這個地方的市民平時都需要什么樣的新聞呢?就業、教育、社會福利、醫療,這些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都是受眾需要和愿意關注的事情。但是,縱觀現在一些地方民生新聞內容,車禍、火災、盜竊等“突發”新聞盛行。乍一看很熱鬧,看后卻如過眼煙云,無法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久而久之,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減弱,受眾群自然會相應萎縮。所以,開拓地方民生新聞市場,要根據消費者需求,進行選題的甄選和策劃,做老百姓真正想看的新聞節目。
民生新聞選題,到底是事件類新聞對受眾的影響大,還是話題類新聞影響大?以河南南陽電視臺民生新聞專題節目《宛都播報》新聞播出情況為例:事件類新聞《擇校費交了容易想退難》,講了一位學生中途退學想要回擇校費、學校卻只退一半的事件。記者通過采訪財政部門和教育部門,了解到擇校費的退繳政策,并促成學校按政策辦事。雖說記者幫了這位學生的忙,但是因為屬于個案,與百姓實際生活沒有太大的關聯度,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很小。系列話題類新聞《“雙獨”夫妻可以生二胎》,選取的是河南省放開雙獨家庭可生育二胎這一話題,河南省放開二胎生育的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雙獨子女家庭,面對這一新政策也許正在思考,我們還要不要二胎呢?記者立即對這一話題進行報道,選取不同年齡段人群、社會學專家進行了采訪。媒體的及時介入,受眾興趣點立即被吸引,他們通過了解身邊人的看法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為自己的決策提供幫助。通過兩相對比,我們發現在選題策劃中,應該選擇有較長關注度的話題新聞來做,而對于個體事件類新聞應少做。
地方民生新聞的核心價值是什么?就是反映受眾身邊的人和事的真實生活狀態,讓人們講出他們的所思所想,從而幫助受眾制訂生活計劃或者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同時警告人們注意危險或風險,并幫助他們避免它。從這個角度來講,兇殺案、災難事故、菜價、煤氣價格漲跌等小民生報道只是民生新聞的一部分,而真正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重大主題報道才是百姓關注的更大“熱點”,才是更深層次的貼近、服務百姓。
當然,做大民生選題,并不是一定要報道生活中的大事,有些民生選題看似“細小”,但是記者如果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去挖掘,受眾就可以見微知著,了解到一些大問題。比如消費糾紛背后,就蘊含著如何防止或杜絕霸王條款、如何建設商業誠信等關系到主流的大問題,停水停電房屋漏水等現象背后就蘊含著社區管理、房屋維修基金使用等深層次概念。單一的問題報道只能讓觀眾厭倦和輕視,而其后的百姓自身權益的維護和對百姓生活的引導、服務才是受眾真正看重的。
地方民生新聞既要關注受眾細碎的生活變化,也要聚焦政府工作。一方面對指導我們生活的制度解疑釋惑,另一方面,充當受眾的信使,及時傳遞受眾愿望和需求,做政府和受眾之間的溝通橋梁。比如煤氣漲價,到底應不應該漲?在召開漲價聽證會前夕,記者引導老百姓積極參加討論。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受眾參與社會生活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

喜新厭舊,表現出受眾對新事物、新思想的好奇和偏愛,做選題和策劃,推陳出新才是制勝的法寶。在實際操作中,作為地方新聞媒體,我們總是一直在學習模仿中做選題。怎樣出新,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摸索。
對于同類的、近似的選題,我們要先了解別人的節目是怎么做的,對別人沒有做或還不會做的內容,我們再來開發新的選題。
對于國家剛剛頒布實施的一些大政方針,作為地方媒體,就需要和本地實際相結合,探尋這些政策接地后對人們現實生活的影響。這樣做也是一種創新,賦予時政新聞以鮮明的地域性。
同時,無論是創新還是“求精”,每一個成功的選題策劃,都應該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各種各樣的話題層出不窮。因此,在確定民生新聞選題時,用創新的形式和理念去闡述這些帶有時代烙印的話題,才能使民生新聞節目的品質得以提升。比如當前熱議的一個話題,老人摔倒,好心人去攙扶反而遭誣陷。此事引起社會大討論,好事還做得做不得?面對這一社會問題,如果民生新聞在做選題時,僅僅就事論事,簡單對事情進行播報,那么留給受眾的將是這樣一種后果:以后好事做不得,好人做不得。這種思潮的蔓延和泛濫,對整個社會道德重建將會有致命的打擊。所以,做好這一話題,需要記者對事件進行深層次追蹤和探討。交警部門是怎么處理的,法院是怎么宣判的,社會各方面對這件事是什么態度?通過全方位的追蹤和探討,加上正面案例的引導,體現出民生新聞的人性關懷。這樣一來,通過社會事件和話題,會呈現給受眾一種良性的價值觀,提供給受眾一種希望、洞見和愉悅的感受,而不是黑暗和失望。
將新聞娛樂精神融入新聞策劃,是當前一種行之有效的策劃方式之一。比如:河南電視臺的《都市快報》節目,用男女對話的方式對新聞進行傳遞和評論,加上節目中音效、字幕等娛樂因素的修飾,讓受眾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下進行思考,取得不錯的收視與傳播效果。
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受眾普遍使用新媒體傳播方式。因此,傳統媒體在做選題策劃時,也要時刻關注網絡熱點和輿情,捕捉網民議題,擷取網民觀點,進行正確恰當的選題策劃和內容選擇。相反,如果不重視網絡,傳統媒體就可能成為一個曲高和寡的角色。
地方民生新聞的內容中,網民的觀點和評論如果得以體現,不僅讓新聞事實本身更豐滿,讓新聞觀點更多元,也可獲得更多受眾的認同和接受。
總之,地方民生新聞要生存和發展,需要一個有頭腦的團體不斷求新求精,以受眾需求為中心,對新聞選題進行有效策劃,制作出受眾愿意看、喜歡看的新聞作品來,才能達到新聞有效傳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