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平
(濰坊日報社,山東 濰坊 261031)

新聞照片檔案是新聞記者和通訊員在新聞采訪活動中拍攝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并按照一定的歸檔制度集中保存的照片。新聞照片具有存儲久、成像快、傳播快等特點。當前市地報新聞照片檔案的管理存在一些難度,一是對軟、硬件的依賴性強,導致保管難度增大;二是數碼信息的易改性高,導致安全性要求高;三是缺乏統一數據標準;四是數碼信息與載體的可分離性,導致內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地市報新聞照片的管理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管理制度和管理規范不健全。這幾年很多報社對新聞照片檔案管理仍然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無序狀態。二是整理不及時、不規范。攝影記者普遍的習慣做法是,拍攝完畢后只是將大量的數碼照片卸載轉存于計算機上,往往是檔案管理人員催緊了,才不加整理地一“鍋”端給檔案管理人員。整理數碼照片時,需要做大量繁瑣工作。數碼照片的整理難于做到及時、規范。三是損失、漏歸情況嚴重。數碼新聞照片依賴計算機和各種各樣的存儲設備而存在,各種設備條件及設備故障均影響照片的安全。照片的拍攝者和管理者沒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人員變動頻繁也造成部分數碼照片流失。四是檢索查閱、開發利用難。由于許多單位普遍沒有專門的數碼照片檢索系統,數碼照片檢索查閱難現象嚴重。
當前切實加強數碼新聞照片檔案的規范管理已非常迫切和必要。
數碼新聞照片的收集與管理,必須強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新聞照片檔案收集制度,實施前端控制。
有些新聞照片從生成到歸檔跨越了好多部門,應當建立相應的歸檔制度,理順檔案管理與各生成部門的關系,在檔案管理部門統一協調下,完成對檔案照片的生成、積累、歸檔保管等項工作,并配備相應的電腦和刻錄設備。
第二,新聞照片檔案的收集、鑒定、歸檔,要實行嚴格的規范化管理。
新聞照片檔案管理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數碼照片檔案的積累、整理、分類。在每次攝影記者拍攝工作完畢后,要及時將數碼相機存儲卡卸載轉存、整理、歸類、編號,避免信息溢出或丟失。照片的注釋說明要錄入時間、地點、人物、事由、拍攝者,其中主要人物要特別指明所處的位置。檔案的接收部門在進行新聞照片歸檔鑒定驗收時,應按其技術條件進行檢測,其內容包括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版本的有效性、記錄格式、注釋說明、編號等內容是否齊全。歸檔時,將鑒定過的數碼檔案拷貝到耐久性載體上,至少一式兩份,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閱利用。歸檔的新聞照片檔案采用只讀光盤存儲,禁止使用其他設備。
第三,做好數碼新聞照片檔案載體的保管,確保新聞照片的完整和安全。
觸摸光盤時應戴無紡棉質手套,以免在光盤上留下擦痕或其他痕跡。必須用裸手處理光盤時,手指不應觸到光盤的反射面。光盤的標簽應粘貼在光盤包裝物上,不能直接在光盤上寫字或粘貼標記。鋼筆墨水和一些標記物可能含有損害光盤的溶劑,鉛筆里的石墨會影響光盤的閱讀。保持存放環境清潔,存放光盤要遠離磁場并與有害氣體、強紫外光隔離,還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環境溫度,以減緩光盤退化,并防止霉菌滋生。
第四,認真做好新聞照片檔案讀取設備的維護。
檔案管理部門每年要對數碼新聞照片檔案涉及的單位和保管單位的計算機等設備和軟件使用情況、更新情況進行一次登記。如果讀取設備或軟件過時了,光盤存貯的信息要及時復制和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