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新
不同麻醉方法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
趙偉新
目的探討不同麻醉方法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高血壓婦科手術的患者10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的50例患者均予以硬膜外復合全麻,對照組的50例患者予以單純全麻,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收縮壓(SBP)、平均壓(MAP)、心率(HR)以及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結果對照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高于麻醉前(P<0.05);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與麻醉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為(31.4±7.6)min,平均拔管時間為(57.3±15.0)min,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為(12.2±3.2)min,平均拔管時間為(17.0±5.3)min,觀察組患者平均蘇醒時間和平均拔管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與單純全麻比較,硬膜外復合全麻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更加良好,更值得推廣應用。
麻醉方法;高血壓;婦科手術;影響
2.1 經檢驗對照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高于麻醉前,P<0.05;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與麻醉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2.2 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兩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平均拔管時間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內容如表2所示。
表1 觀察者、對照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比較分析±s)

表1 觀察者、對照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比較分析±s)
平均壓(mm Hg)時段例數收縮壓(mm Hg)心率(次/min)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麻醉前50140.1±20.2141.5±20.290.1±10.890.1±10.481.1±9.580.8±16.2插管時50131.2±18.5160.1±26.291.3±12.498.1±10.683.2±16.890.1±17.5拔管時50140.7±26.2158.2±30.591.2±10.198.0±12.383.1±19.890.2±19.3
表2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平均拔管時間對比分析±s)

表2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平均拔管時間對比分析±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平均蘇醒時間(min)平均拔管時間(min)觀察組5012.2±3.2*17.0±5.3*對照組5031.4±7.657.3±15.0
目前,各國的高血壓發病率都呈現出了逐年增加的趨勢,以此同時,需要手術治療的高血壓婦科患者越來越多,在手術過程中,麻醉方法和麻醉效果被醫生和患者廣泛關注[2]。對于高血壓婦科患者而言,任何刺激都很容易會導致患者產生應激反應,進而使患者產生并發癥。由此可見,采用合理的麻醉手段是高血壓婦科手術的重中之重[3]。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高于麻醉前,而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與麻醉前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其次,觀察組患者插管及拔管時的收縮壓、平均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蘇醒時間和平均拔管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與單純全麻比較,硬膜外復合全麻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更加良好,更值得推廣應用,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廣大醫務人員要繼續探索有效的醫療手段,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安全可靠的治療,幫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復。
[1]郭喜勇.兩種麻醉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手術患者的麻醉影響分析.當代醫學,2011,17(09):112-113.
[2]李撰.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0,48(02):80-81.
[3]王慶.老年高血壓患者圍術期動態血壓和動態心電圖變化的臨床研究.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0(08):462-464.
在各類手術中,麻醉環節都影響著手術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1],我院通過臨床實踐證明,與單純全麻比較,硬膜外復合全麻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更加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高血壓婦科手術的患者10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32~68歲,平均年齡為(42.17± 5.3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1~67歲,平均年齡為(41.85±6.2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手術之前均予以鈣離子拮抗劑、轉換酶抑制劑、抗高血壓等藥物治療。
450000河南省鄭州市中心醫院麻醉科
1.2 研究方法手術開始之前,兩組患者均給予肌內注射苯巴比妥鈉和阿托品。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采取硬膜外復合全麻,首先使患者取側臥位,穿刺點選為腰L2-3間隙,注入2%的利多卡因3 ml,待阻滯平面形成后進行全麻誘導,手術過程中,給予患者硬膜外推注利多卡因,同時間斷性的給予患者吸入異氟醚,并給予患者靜脈泵注異丙酚,此外,手術期間還要間斷性的給予患者阿曲庫銨,手術完成后,當患者蘇醒、呼吸恢復正常時,即可拔除導管。對照組予以單純全麻,具體藥物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庫銨以及依托咪酯,用藥之后進行全麻誘導,給予患者吸入異氟醚,間斷性的給予患者芬太尼以及阿曲庫銨,并給予患者靜脈泵輸注異丙酚,關腹時即可停用異氟醚,縫皮時即可停用異丙酚,同樣,手術完成后,當患者蘇醒、呼吸恢復正常時,拔除導管。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收縮壓(SBP)、平均壓(MAP)、心率(HR)以及蘇醒時間和拔管時間,進而探討不同麻醉方法對高血壓婦科手術患者的影響。
1.3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數據的統計處理均采用SPSS 14.0軟件,計量數據以±s)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