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化浩
替米沙坦單用或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臨床對比研究
楊化浩
目的觀察并比較替米沙坦單用或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心內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單用組102例,單純采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療,80 mg/d;聯合治療組106例,在單用組治療基礎之上,加用苯磺酸氫氯地平口服治療,首周劑量為2.5 mg/d,如癥狀改善不明顯則可加量至5 mg/d,療程均為8周;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嚴重情況等。結果;聯合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和單用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均有顯著下降,且聯合治療組收縮壓,舒張壓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3%;單用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3%;聯合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聯合治療組與單用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實驗室指標組間、組內比較亦無明顯變化(P>0.05)。結論與替米沙坦單用治療相比,替米沙坦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能夠更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控制血壓水平,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
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療效
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中老年人常見心血管慢性疾病之一,臨床研究顯示,我國原發性高血壓患病人數已接近2億人[1,2],且發病人數呈逐年增高趨勢;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一般需終身服藥,血壓控制水平是影響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及死亡率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我國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僅為6.0% ~6.5%[3],效果不佳;WHO高血壓治療指南推薦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物進行血壓控制[4],以提高治療效果。我院針對心內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60例,分別給與替米沙坦單用或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內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160例,均符合中國原發性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原發性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5],同時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以及繼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者;入選患者中男102例,女58例,年齡53~81歲,平均(61.7±8.4)歲;病程5~21年,平均(10.5±2.6)年;全部16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治療組(80例)和單用組(8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舒張壓、收縮壓水平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單用組患者單純采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療,80 mg/d;聯合治療組患者在單用組治療基礎之上,加用苯磺酸氫氯地平口服治療,首周劑量為2.5 mg/d,如癥狀改善不明顯則可加量至5 mg/d,療程均為8周。
1.3 觀察指標 血壓監測方法:由專門護理人員每天連續三次測量,間隔2~3 min,取平均值,患者安靜狀態下測量右臂動脈壓;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于治療前后對所有入選患者行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實驗室指標檢查。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訂《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臨床療效判定[6],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三級,治療總有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2.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聯合治療組與單用組臨床治療總有效例數分別為74例、58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2.6%,72.6%;聯合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舒張壓、收縮壓水平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和單用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均有顯著下降,且聯合治療組收縮壓,舒張壓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情況比較(mm Hg)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嚴重程度比較 聯合治療組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9例,包括頭暈頭痛2例,水腫4例,咳嗽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3%;單用組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13例,包括頭痛4例,顏面潮紅2例,水腫4例,咳嗽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3%;聯合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聯合治療組與單用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實驗室指標組間、組內比較亦無明顯變化(P>0.05)。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用藥時間長,故單純采用一種降壓藥物易產生耐藥性[7],效果不佳;國內外報道均提示,兩種及兩種以上不同作用機制降壓藥物聯合應用能夠顯著改善血壓水平。同時WHO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指南亦推薦使用至少一種長效降壓藥物,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靶器官損傷等[8,9];替米沙坦是一種新型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其能夠高效競爭性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外周血管收縮以及腎小管重吸收[10],且具有生物半衰期長,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藥效平穩等優點。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則是一種高效鈣離子拮抗劑,通過阻滯外鈣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從而顯著松弛外周血管,實驗研究顯示[11],其對于水鈉儲留具有較好抑制作用;同時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夠改善血液晝夜波動狀況,保護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和單用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均有顯著下降,且聯合治療組收縮壓,舒張壓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3%;單用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3%;聯合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用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聯合治療組與單用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實驗室指標組間、組內比較亦無明顯變化(P>0.05)。綜上所述,與替米沙坦單用治療相比,替米沙坦與苯磺酸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能夠更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控制血壓水平,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
[1] 王智武,熊健,李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老年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148例分析.當代醫學,2010,16(16):98.
[2] 李立志,楊曉東,陳麗娟.奧美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重度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河北醫學,2011,17(3):309-311.
[3] 黃從新,江洪,唐其柱,等.心血管病前沿與臨床.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736-740.
[4] 俞正衡.奧美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124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581-582.
[5] 中國原發性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原發性高血壓防治指南.原發性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2-42.
[6] 王俊玲.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2,7(12):181-182.
[7] 何東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200例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2,33(4):763-764.
[8] 楊茵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中國衛生產業,2011,9(1):7-8.
[9] 崔哲,谷素潔,趙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 108例療效觀察.沈陽部隊醫藥,2011.17(3):201-203.
[10] 紀炳能,程衛杰,鄺鴻生.替米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1):1024-1025.
[11] 韓友萍.替米沙坦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用治療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2):1082-1083.
[12] 鄭建良.阿折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對老年輕中度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動態血壓的影響.河北醫藥,2011,5(20):230-231.
271233 山東省新汶礦業集團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