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樹敏 (唐山聯(lián)合大學附屬醫(yī)院血液科,河北 唐山 063000)
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臨床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療是基礎治療。影響血小板活化因素較多,血脂、患者自身心理狀態(tài)等對患者血小板活化產(chǎn)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干預這些危險因素可以減少血小板活化,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1,2〕。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干預和藥物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響。
1.1 資料 入選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行冠脈介入手術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齡48~72〔平均(60.3±9.7)〕歲,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冠心病,均行擇期冠脈介入手術,根據(jù)患者住院期間用藥不同將多有患者分為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9),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fā)病情況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預 兩組患者均進行心理干預,入院后對患者采用狀態(tài)特質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針對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相應的心理指導,尤其是在手術前,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對患者進行宣教,詳細向患者解釋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接受手術;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讓患者家屬參與到整個治療過程中來;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傾訴,消除其心理障礙。
1.2.2 藥物干預 兩組患者均給予心內科常規(guī)治療及術前常規(guī)準備,主要的治療藥物包括: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術前3 d給予阿司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連用3 d;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增加科素亞、前列腺素E1治療,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阿托伐他汀和復方丹參滴丸治療。
1.2.3 實驗室檢查 抽取晨起空腹血5 ml,應用貝克曼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分別于患者入院時、手術當日及術后第1天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血小板 P-選擇素(CD62P)、血小板α顆粒膜蛋白(GMP-140)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血小板活化比較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當日、術后1 d CD62P百分比及GMP-140水平均較患者入院時顯著降低,術后1 d略高于患者入院時,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CD62P百分比及GMP-140水平在手術當日及術后1 d均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血小板活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血小板活化比較(±s)
與入院當日比較:1)P<0.05;與手術當日相比:2)P<0.05;與觀察組比較:3)P<0.05
組別 n CD62P(%) GMP-140(ng/ml)對照組 47 入院當日6.37±3.27 41.62±8.62手術當日 2.98±1.311)3) 19.63±6.821)3)術后1 d 4.27±2.141)2)3)21.56±5.681)2)3)觀察組 49 入院當日 6.48±3.24 40.87±7.62手術當日 2.23±1.261) 26.35±7.231)術后1 d 3.24±2.011)2) 32.23±8.621)2)
2.2 心理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 干預后患者得分(25.32±4.78)顯著低于干預前得分(40.65±7.82)(t=2.644,P <0.05)。
隨著醫(yī)療水平和醫(yī)療器械的快速發(fā)展,介入手術在冠心病患者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盡管介入手術通過直接開通血管,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但是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對血管內皮損傷、促進血小板活化等作用,可以導致冠脈血管發(fā)生急性再堵塞〔2〕。而研究顯示,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因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抗血小板治療顯得尤其重要。CD62P主要表達于巨核細胞、活化血小板和活化的內皮細胞,其功能為參與活化血小板與吞噬細胞黏附,并參與吞噬細胞與炎癥刺激的血管內皮細胞黏附。在機體靜息狀態(tài)下,血小板和內皮細胞都不表達CD62P,一旦血小板被各種因素如血栓源性物質、炎性介質、氧自由基等激活后,CD62P則呈現(xiàn)大量表達特點,因此,CD62P釋放增加也是血小板活化的標志之一〔4〕。在臨床實踐中可以通過觀察CD62P的動態(tài)變化來評價血小板活化狀態(tài),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減少血小板活化,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心理和藥物干預后,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顯著降低,CD62P水平略有升高,說明介入手術本身對患者也是一種創(chuàng)傷,能激活患者血小板水平,因此對于此階段患者應加強藥物干預,做好術前心理干預,減少血小板活化,避免再狹窄發(fā)生。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采用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丹參滴丸干預結果顯著優(yōu)于科素亞聯(lián)合前列腺素E1,這與國內一些研究〔5〕的結果是相符的,血脂在促進血小板激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王志軍等〔6〕研究顯示,高血脂是促進血小板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對于冠心病患者降低血脂對于減少血小板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血脂作用外,還具有非常明顯的抗炎作用,因而在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可以通過不同的機制發(fā)揮出相應的臨床作用,減少血小板活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學模式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因此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也在逐漸增加。血小板活化與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存在顯著相關性,尤其是抑郁、焦慮、A型性格等于冠心病的發(fā)生存在密切關系〔7〕,并且可能是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獨立的危險因素。但是就目前來說,心理狀態(tài)導致血小板活化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但就本研究來說,還是說明了心理干預顯著減少血小板活化。
綜上所述,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中都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上采用心理和藥物干預對于減少患者血小板活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殷兆芳,方唯一,任義榮,等.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在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前后的變化及意義〔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0(2):109-13.
2 李 臻,李紹彩.心理和藥物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9;12(2):269.
3 藕二祥.益氣活血法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1):122-3.
4 Kounis NG,Hahalis G,Theoharides TC.Coronary stents,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and the Kounis syndrome〔J〕.J Interv Cardiol,2007;20(5):314-23.
5 王志軍,柯元南,劉紅星,等.前列腺素E1對高脂血癥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8;48(7):44-5.
6 王志軍,柯元南,李海濤,等.高脂血癥促進大鼠血小板活化〔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9;29(11):1219-20.
7 阮列敏,鄔丹娟.心理社會因素與血小板活性的關系〔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2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