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寧德師范學院物理與電氣工程系,福建寧德 352100)
轉子斷條是籠型異步電動機的常見故障之一,可占電動機故障種類[1-3]的10%。由于電動機應用廣、數量多,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人們迫切希望能對電動機實現早期故障檢測[4]。早期故障檢測不僅能夠保證生產安全,防患于未然,而且可為故障定位、決策和維修贏得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經濟損失,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異步電動機轉子斷條的研究表明:當電動機發生轉子斷條時,定子電流將出現頻率為fb=(1±2s)f1(s為轉差率,f1為電網頻率)的邊頻分量[5-7]。但在轉子早期斷條故障時,由于定子電流故障特征量微弱、電網頻率波動,給早期故障檢測帶來了困難。
針對早期轉子斷條故障檢測的難題,采用隨機子空間方法,先用采集到的定子電流數據構成Hankel矩陣,再對Hankel矩陣進行QR分解和特征值分解,得到矩陣特征值,進而得到定子電流中基頻分量和特征分量的頻率值。通過仿真和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隨機子空間(SSI)方法是一種線性系統辨識方法[8-10]。對于線性系統離散狀態模型為

式中:xk為離散的時間狀態向量;A為系統矩陣;C為輸出矩陣;wk和vk分別為零均值過程噪聲和測量噪聲,且互不相關。

根據系統輸出yk構造Hankel矩陣式中:Y0/2i-1的下標0/2i-1表示Hankel矩陣第1塊行和最后1塊行。對Hankel矩陣H進行QR分解,

式中:Q和R表示QR分解得到的正交矩陣和下三角矩陣。定義“將來”輸出的行空間在“過去”輸出的行空間上的投影為

式中“*”表示求廣義的逆運算。
系統矩陣A和輸出矩陣C可由最小二乘法辨識得出:

對系統矩陣A做特征值分解

其中:Λ =diag[ λ1,λ2… λi…λn],λi為系統的特征值;Ψ = [ψ1,ψ2,…,ψn]為系統特征向量矩陣;n表示系統的階次。
由系統的特征值,可得到輸出信號的各個頻率成分:

其中Δt表示采樣時間間隔。
由輸出信號頻率fi,根據最小二乘辨識可進一步得出相應頻率的幅值和相角[9]。
轉子斷條故障的具體檢測步驟:
1)待電機進入穩態運行后,采集轉速信號和定子電流信號。
2)由轉速信號求出電機轉差率s。
3)由定子電流信號數據構造Hankel矩陣,按SSI方法識別電網頻率f1和邊頻頻率fb。
4)以fb、f1和s之間的關系fb=(1±2s)f1為判據,判斷是否發生轉子斷條故障。
在Matlab7.1/Simulink環境下,采用文獻[5]中模擬轉子斷條故障的方法,建立仿真模型,如圖1所示。用異步電動機模塊常用的繞線式異步電動機(50 Hp、400 V、50 Hz、1480RPM)代替籠型異步電動機,并在轉子a相添加故障電阻Rrg=0.1Rr(Rr為異步電電動機轉子電阻)模擬轉子斷條故障。

圖1 轉子斷條故障仿真模型
設置電網頻率f1的變化范圍為50.5~49.5 Hz,UN=400 V,電機負載TN=238.75 N·m,轉子 a相斷條,采樣頻率fs=10 kHz。測量電機轉速n,采集電機進入穩定運行時的定子電流ia,并在定子電流ia中加入0.01 A的直流分量和均值為零、信噪比SNR=80 dB的高斯白噪聲,對ia人工染噪。圖2為電網頻率f1=50.5 Hz時,染噪后的定子電流ia波形和頻譜。

圖2 定子電流波形和頻譜
由圖2可見,ia經FFT變換后的頻譜中已難以檢測出fb的頻率值。
將ia電流信號數據構成Hankel矩陣,經SSI和最小二乘法辨識得到的ia電流幅值,如表1所示,可知基波分量的幅值約為邊頻分量的幅值的77倍,邊頻分量已被基波分量淹沒。

表1 幅值測量結果
依次檢測電網頻率發生波動時,1根斷條滿載和80%負載以及2根斷條滿載的檢測結果,見表2~4。根據轉差率s和電網實時頻率f1計算出邊頻頻率fb的理論值,并與測量值對比,判斷是否發生斷條故障。
比較表2和表3可知,電動機滿載時比80%負載時的測量精度高,并且電網頻率波動越小,測量精度越高。當電網頻率波動為+0.5 Hz時,邊頻頻率fb最大測量誤差為0.9875 Hz。比較表2和表4可知,故障程度越嚴重,檢測精度越高。
綜合以上比較結果,說明在強噪聲(基頻分量視為噪聲)、輕微故障(斷1根)、80%負載、電網頻率偏移0.5 Hz的不利情況下,SSI方法仍能檢測出轉子斷條故障。

表2 轉子斷條1根、100%負載的檢測結果

表3 轉子斷條1根、100%負載的檢測結果

表4 轉子斷條2根、100%負載的檢測結果
實驗電機采用文獻[11]中的Y100L-2型三相異步電機(3 kW、380 V、50 Hz、1 對極)和Y100L1-4型三相異步電機(2.2 kW、380 V、50 Hz、2對極),按照圖3完成實驗接線。

圖3 實驗接線
在Y100L-2型異步電動機帶80%負載下,轉子發生1根斷條時的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實驗測量結果
由表5可知,電網頻率發生了微小波動。SSI方法不僅測量出電網真實頻率,而且以較高的精度測量出fb的頻率值,且fb的測量值和理論值基本吻合,可以判定發生了轉子斷條故障。因為電網頻率未知,故當精確測量出電網真實頻率f1時,才能準確計算邊頻分量fb的理論值,進而判斷fb理論值與測量值是否吻合,所以精確測量電網頻率f1是有效檢測的前提條件。
1)檢測步驟簡便。直接采集定子電流數據進行檢測,無需消噪處理。
2)抗干擾能力強。在強噪聲背景、轉子輕微斷條、電機輕載時,準確檢測出了定子電流的故障特征頻率。
3)克服了電網頻率波動和負荷波動帶來的混淆,具有工程應用價值,為轉子斷條早期故障檢測提供了新思路。
[1]張建文,馬征賓,徐善琛,等.應用磁場擺角診斷異步電機轉子斷條故障[J].高電壓技術,2009,35(3):689-693.
[2]陳理淵,黃進.基于支持向量機的電機轉子斷條故障診斷[J].電工技術學報,2006,21(8):48 -52.
[3]牛發亮,黃進.基于電磁轉矩復解析小波變換的感應電機轉子故障檢測[J].電工技術學報,2005,20(7):100-105.
[4]任震,張征平,黃雯瑩,等.異步電動機早期故障檢測技術發展評述[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9(11):67 -70.
[5]許伯強,宋佳偉,孫麗玲.變頻供電異步電動機轉子斷條狀態下變頻器一次側特征電流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0,30(12):76 -79.
[6]張建文,王春生,張強.異步電機斷條故障的啟動電流小波診斷法[J].高電壓技術,2006,32(10):25 -28.
[7]牛發亮,黃進,楊家強,等.基于感應電機啟動電磁轉矩Hilbert-Huang變換的轉子斷條故障診斷[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25(11):107 -112.
[8]常軍,張啟偉,孫利民.穩定圖方法在隨機子空間識別模態參數中的應用[J].工程力學,2007,24(2):39-44.
[9]李天云,袁明哲,蔡國偉,等.基于隨機子空間和最小二乘法的介質損耗角檢測方法[J].高電壓技術,2010,34(5):828 -833.
[10]周幫友,胡紹全,杜強.特征系統實現算法中的模型定階方法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9(10):2715-2722.
[11]李楠,趙妍,李天云,等.基于隨機共振理論的異步電動機轉子斷條檢測新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6,21(5):99-103.
[12]張蓮,余成波,鄭有根,等.異步電動機故障實時在線監測系統的研制[J].壓電與聲光,2007(4):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