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水文
股改上市夯實發展基礎合規經營方能持續發展
——關于農行A省分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后的思考
■汪水文
2010年,農業銀行助力于財政部對其不良資產進行剝離并注資,完成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收官之作。農行股改上市以來,還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進一步規范管理加快發展?筆者結合對農行A省分行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從防范信貸風險、規范金融市場秩序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議。
1、違規核算收入。一是以收抵支,坐支收入。農行B分行2010年度直接用“利息支出”科目中的轉貼現融資支出和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支出沖減買入返售銀行承兌匯票利息收入和轉貼現利息收入,涉及金額366.9萬元。二是將利息收入轉作中間業務收入。部分分行為完成考核任務,采取置換收入科目的方式,人為調節中間業務收入。C分行將應收取的貸款利息收入轉作投資理財費收入32.4萬元。
2、違規列支成本費用。一是規避指標限制,在會議費中列支招待費。部分二級分行為了規避省行招待費控制指標,采取虛構會議事項的方式,魚目混珠,在會議費科目列支招待費支出,涉及金額130余萬元。二是審核不嚴,以虛假發票列支費用。從此次抽查的幾家二級分行看,每個分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用虛假發票列支費用的現象。
3、賬外資產問題突出。原省分行經營的某賓館因經營不善于2010年停業,停業后經清產核資賬面凈資產786.55萬元,其營業用房的房屋產權證所有人為農行A省分行。但截至檢查日,上述資產未并入農行A省分行財務大賬核算。
4、會計科目使用不規范。檢查發現,農行A省分行部分會計科目的使用不符合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一是職工福利費支出未通過 “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農行A省分行機關2010年度列支職工福利費支出,未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而是直接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涉及金額800余萬元。二是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未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農行A省分行機關及部分二級分行2010年度代扣代繳的職工個人所得稅款項直接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未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涉及金額2400余萬元。
1、多計提貸款減值準備。農行A省分行2010年實現撥備后利潤50.4億元,同比增長75%。該行2010年12月31日依據《金融企業呆賬準備提取管理辦法》(財金【2005】49 號)按貸款五級分類口徑應計提貸款減值準備12.85億元,實際計提32.11億元,多計提19.26億元,撥備覆蓋率達到了164%。雖然符合風險防范的要求,但也存在通過多提撥備調節當年利潤之嫌。
2、損益不實,潛盈、潛虧掛賬。一是潛虧掛賬6600余萬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農行A省分行待處理資產、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的待處理結算損失、待處理案件損失、待處理已房改住宅資產等長期掛賬未進行清理。二是潛盈掛賬620余萬元。其中,“待處理負債”科目余額為134.32萬元,大多數是原信托投資公司并賬形成,已掛賬時間為10年以上;待處理長款490余萬元長期掛賬,主要是已無支付對象的待處理ATM長款。
1、貸前評審程序不規范。一是向提供虛假會計報表的單位發放貸款。檢查發現,部分借款企業申請貸款時提供的年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申貸當年期初數與上年期末數沒有銜接性,相關會計科目余額明顯不符,報表無真實性可言,但農行貸前審查并沒有揭示上述問題,并向其發放貸款。二是向申貸資料不齊全的企業發放貸款。如,部分固定資產建設項目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施工許可證,卻順利通過了農行貸前審查并取得貸款。
2、違規發放貸款。一是違規發放借新還舊貸款。如,某貸款企業已無法按期歸還本金及利息,農行省分行營業部仍然多次為其辦理借新還舊貸款,以掩蓋貸款風險,降低不良率。二是違規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主要是向不具備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三是違規發放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檢查發現,農行部分分行向項目資本金不到位的融資平臺項目發放貸款,且貸款資金被轉作項目資本金。四是違規發放農戶小額貸款。檢查發現,農行部分支行以“農戶小額貸款”名義發放大額個人貸款,變相降低貸款利率。
3、貸后管理不嚴。一是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規定用途使用貸款。如,部分借款人將流動資金貸款用作固定資產建設。二是未督促貸款人按約定還款計劃歸還貸款本金。農行與借款人約定了分期還款計劃,但未按還款計劃的要求督促借款人及時償還貸款資金。三是貸款資金支付方式不合規。如,支付對象明確,且單筆金額超過500萬元的固定資產貸款未按規定辦理委托支付,而是由借款人自主支付。
4、違規辦理票據貼現。檢查發現,農行部分二級分行為放大信貸規模,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在辦理票據業務時,僅對銀行承兌匯票本身的真實性進行審查,而未關注持票人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導致審核不嚴,向提供虛假增值稅發票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申請人辦理貼現。
1、多剝離不良資產。農行A省分行部分二級分行將上繳房管部門的房屋維修基金作“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而從房管部門取回使用的維修基金則在“其他應付款”掛賬。2008年不良資產剝離時,這些分行將“其他應收款”科目中核算的房屋維修基金作為非信貸不良資產進行了剝離,但未與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的房屋維修基金進行軋差處理,至今未仍掛賬,實際造成多剝離不良資產,涉及金額900余萬元。
2、少繳稅金。一是少繳企業所得稅。超標準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在會議費中列支招待費等均未進行納稅調整,以及潛盈掛賬等因素,導致2010年少繳企業所得稅200余萬元。二是未足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檢查發現,農行A省分行員工的節日物資、各項補貼以及超標準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均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多報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補貼資金。湖北專員辦按財政部要求,結合農行A省分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共對農行4個地市分行中申報獎勵金額較大的9家縣域支行申報的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情況進行了抽查,但結果不容樂觀。這9家縣域支行申報獎勵資金為1435.4萬元,占省分行申報獎勵資金的23%;審核認定可獲獎勵資金為653.07萬元,審減782.33萬元,平均審減率高達54.5%,虛報冒領增量獎勵的問題十分突出。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金融企業財務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及其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嚴格按照 《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等有關信貸管理制度和規定,有效落實貸前調查和貸時審查,切實加強貸后監管,防止改變貸款用途和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同時,重點加強對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學校、醫院等領域信貸投放的監管,有效防范信貸風險。
堅持與時俱進,對現有的內控制度及時系統地進行梳理,并圍繞重要經營領域各個環節的風險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對設計無效和有缺陷的內控制度進行修改。同時,建立和完善內控考核評價機制,提高內控實施的效果和內控執行力在績效考核中所占的權重,對內控實施的有效性進行有力的監督,對違反內控制度的機構和責任人要從嚴從重進行處理,防止內控流于形式,維護內控制度的權威,切實提高內控執行力。
農行改制以來,員工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歷史等因素,人員眾多,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依然存在。因此,應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健全員工教育培訓制度,針對不同層級,不同崗位,認真制定落實培訓計劃和各項保障措施,有計劃地開展學習培訓,全面提高全體干部員工的綜合素質,以適應金融企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委托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和進度,確保在財政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清收處置工作。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強委托資產處置制度建設,加強盡職調查,加大項目公開處置力度,強化對資產處置定價、方案制定、中介機構管理等關鍵環節風險防控,加大處置業務監督檢查力度,防止因處置不當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完善涉農貸款管理的制度建設,加強對下級分支行的指導和管理,規范涉農貸款統計口徑,確保涉農貸款增量獎勵申報情況的真實性,促進落實國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涉農貸款投放的政策實施。
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