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 歐陽克堅

11月15日,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向會員機構印發通知,《產權交易行業統計工作實施辦法》經11月6日一屆六次會長辦公會會議審議通過,正式生效,開始施行。
《實施辦法》綜合考慮了會員單位開展交易業務的實際情況與國資監管機構對統計工作的要求,統一了統計口徑,明確了統計范圍、統計對象和統計流程;對檔案管理、責任分工和統計監督提出了具體要求;設計了統計報表,對統計指標和計算公式給出了定義或解釋。統計范圍按照交易機構開展的主要業務確定為九大類,即產股權交易、實物資產交易、涉訴資產交易、金融產品交易、環境權益交易、公共資源交易、技術產權交易、融資服務、文化產權交易。會員機構每年分兩次向協會報送業務統計表。協會秘書處負責對統計數據進行建檔、分析,協會業務標準研究委員會負責對統計數據進行審核、修正和確認。協會授權新聞發言人發布統計結果,發布渠道為協會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中國產權網、《產權導刊》、《中國產權市場年鑒》,或視情況選擇中央級財經媒體。
《產權交易行業統計工作實施辦法》是在產權市場統計體系規范化課題研究過程中形成的。產權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特別是國務院國資委和財政部“3號令”頒布以來,以企業國有產權和股權進場交易為基礎,產權市場取得長足發展,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急需建立全行業統一的統計制度體系和規范的統計方法。去年2月協會成立后,將制定全國范圍內統一的統計方法列入兩年工作基本思路,即“組織行業交易數據統計研究,設計既符合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又符合權益性市場發展客觀要求的統計口徑”。2011年11月,產權市場統計體系規范化研究課題由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立項,協會受產權局委托開展該課題研究。協會在動員行業力量的同時,面向社會借智借力,組織成立了由業內專家及高校學者組成的課題研究小組,經過深入調查、廣泛咨詢、反復研討,集中攻關,歷時10個月完成了全部課題研究任務,其中包括設計產權交易行業統計工作制度,并于今年9月通過了專家組評審。
《產權交易行業統計工作實施辦法》的施行,將使全行業首次擁有統一的統計體系和規范的統計方法,將有助于行業內部準確掌握交易業務運營狀況,正確研判和規劃業務發展,滿足行業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有助于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對產權交易市場進行監督指導,更好地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助于社會各界更加及時、客觀、全面地了解產權交易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所作的貢獻,使行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提升社會公信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