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福平 顏湘祁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提高,工作壓力增加,進食不規律等因素,胃潰瘍成了都市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不斷在提高[1],同時也成為消化道常見的疾病之一。胃潰瘍發生的原因包括有胃酸分泌過多、胃粘膜受到細菌感染等原因受損而降低其保護作用等。胃潰瘍若是治療不及時很有可能會惡化使得胃部出現穿孔、出血等嚴重的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若是胃潰瘍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胃部經常受到胃酸等刺激,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癌癥等。因此,有效并且及時治療胃潰瘍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由于胃潰瘍的病程相對較長,臨床上對于胃潰瘍多采用服用藥物等的保守治療方法。但保守治療方法的徹底治愈率不高,加之胃潰瘍經常復發導致保守治療的治療質量下降。手術治療胃潰瘍的治療時間較短、可以避免胃粘膜被反復破換刺激等導致的長期潰瘍面不愈合等情況。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研究手術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對比手術治療與傳統的保守藥物治療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09年3月~2011年3月消化內科收治的胃潰瘍患者共122例。患者年齡在26~65歲之間,其中男性患者共59例,女性患者共63例。患者均經過胃鏡確診為胃潰瘍,且確定潰瘍直徑為3.1~18.2mm,同時排除患者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等病癥。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共65例采用手術治療手段治療胃潰瘍;對照組共57例采用傳統的藥物保守治療。兩組患者在病癥類型、年齡、性別均無統計學上差異(P>0.01),兩組患者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胃潰瘍,給予患者西咪替丁、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療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病例。患者服藥一周作為一個療程,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根據胃潰瘍分型采取Billroth I式胃空腸吻合切除術,保留幽門,切除潰瘍部分,并且縫合十二指腸的殘留段和胃大彎側后壁部分完成重建消化道[2]。在手術過程中要采集病變組織作組織活檢,排除胃組織癌病可能。
1.3 臨床療效評定 根據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是否有明顯的改善,以及胃鏡結果來評定治療方法的效果。定義有效為:臨床癥狀包括疼痛等完全解除,且潰瘍面從原來的I級或是II級降至為0級;顯效:臨床癥狀仍未完全消除,當潰瘍面降低一個級別有所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潰瘍面無減少甚至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3]。
根據臨床療效評定標準,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96.9%,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68.4%,兩組治愈率有顯著性區別(P<0.01)。具體的臨床治療對比結果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2.1 手術后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時會出現如出血、胃穿孔、幽門梗阻和感染等并發癥。觀察組的總并發癥數為38.5%,相對于對照組的75.4%,有顯著性差異(P<0.01)。具體的并發癥情況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2.2 治療后的復發率情況 由于胃潰瘍較為容易出現復發癥狀,因此在治療后的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分別對患者進行回訪,觀察患者治療后胃潰瘍發生復發的情況。由于登記資料不完全或患者提供資料不準確而無法進行回訪的病例數,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11例和8例。觀察組的一年內復發率為20.4%,顯著性低于對照組的51.0%(P<0.01)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復發情況比較
由于胃酸分泌過多或是胃粘膜受損減弱其保護功能而使得胃部受到胃酸和細菌等的刺激而出現潰瘍性疾病。一般保守藥物治療采用幾種類型的藥物,分別是中和胃酸藥物、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增強胃粘膜屏障功能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物等治療消化性潰瘍。但保守藥物治療一直存在治療質量不高。潰瘍復發率高等缺點。同時隨著腹腔鏡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手術治療的創面小,對患者的消耗減低。因此手術治療胃潰瘍做為一種一般治療手段逐漸引起醫學界關注。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手術治療胃潰瘍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6.9%,明顯高于保守治療的68.4%。由此可以說明手術治療胃潰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且相對保守藥物治療,其治療方法更為徹底。同時可以看出,手術治療的并發癥也較保守治療組低。由于采取藥物保守治療的效果不能徹底保證潰瘍病變部位能得到治療,因此患者有可能出現潰瘍情況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進而繼續發展,臨床上表現為出血和胃穿孔等。但留意到手術治療組的感染情況明顯高于觀察組,這是由于手術治療有一定的創傷口,患者容易出現切口的感染。解決該情況,可以對患者采取腹腔鏡取代傳統法開腹法進行手術治療。本文還提到患者的治療后的復發率,由于胃潰瘍的復發率很高,若是治療不徹底或是致病的根源未消除都有可能導致潰瘍的復發。
但在實際臨床操作上,選擇哪種治療手段開展治療仍需根據患者的實際的自身情況進行選擇。由于手術治療對于患者機體相對于藥物治療消耗更多的能量,如非必要可以先考慮藥物治療。一般手術治療胃潰瘍多是在保守治療失敗,或是潰瘍多次復發、患者病情未得好轉甚至惡化的情況下才考慮手術治療[4]。同時在手術治療后要注意患者的術后護理,加強術后的監護,盡量減低術后的并發癥和切口的感染。雖然手術治療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且治療質量較為徹底、高于普通的藥物保守治療,但臨床治療胃潰瘍仍以藥物治療為主,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有必要施展手術治療。避免盲目開展手術,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創傷。
[1]李紅玉.中藥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7):56-57.
[2]唐生眾.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潰瘍的近期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29):66-68.
[3]白東莉,呂新才,任學云,等.860例胃潰瘍胃鏡檢查分析[J].寧夏醫學院學報,2007,29(4):402-403.
[4]吳文輝,葉惠韶,湯友珍.胃潰瘍患者的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