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未來,只需要一臺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絡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需要的一切,無論是網絡購物還是企業管理甚至是超級計算這樣繁雜龐大的任務,都可以實現。
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為數眾多的企業以及政府機構開始采用以數據中心為業務運營平臺的信息服務模式。過去我們認為“天方夜譚”的事情,今天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輕松實現,范圍更廣、內容更深入的全新技術正逐步融入我們的工作生活,例如:云計算、虛擬化技術等等。
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變得愈加普及,業界內的各大廠商紛紛制定相應的戰略,新的概念、觀點和產品也不斷涌現,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會使IT各個層面上發生改變。
在之前VMware公司與Forrester研究公司聯合進行的云成熟度指數調查結果顯示,用戶越來越將云計算看做是其業務競爭能力的關鍵性因素。多個亞太地區的用戶正在加速云計算的使用。87%的受訪企業認為云計算與其業務有相關性,使用云計算并不僅僅是為了成本的節省。調查發現,企業的規模越大,這種認知度越高,企業對于云計算的采用率也越高。64%的被調查公司正在或者計劃采用云計算。其他一些調查數據也從不同側面顯示了云計算正逐漸走向普及的事實,大型企業CEO對云計算的采用決策正在逐年增加,
隨著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的概念逐漸被更多用戶所熟知,很多企業對于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的認知也正在走向深入。根據Gartner調查數據顯示,68%的被調查企業認為虛擬化是其最核心的十項商業應用之一。而在所有可被虛擬化的受訪應用程序中,其中40%已被虛擬化,并運行在以VMware為主的虛擬基礎設施上。這一數字每年還在持續增長,這意味著大量客戶不再將虛擬化用于其數據中心邊緣,而是真正將其作為企業核心戰略來使用。
通過數據不難看出,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的應用正在業界不斷深入,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虛擬化技術在長期的使用中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在目前最熱的云計算中也開始有了虛擬化技術的應用。虛擬化實現了IT資源的邏輯抽象和統一表示,在大規模數據中心管理和解決方案交付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現在,全世界的數據中心都在進行適度的集中,從而實現規模化效應,人們只需遠程租用這些共享資源而不需要購置和維護。由于虛擬化技術在大規模數據中心管理和基于互聯網的解決方案方面有著巨大價值,這種不算新的技術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大家普遍相信虛擬化將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云計算正是這種技術模式下產生的新概念,云計算這個大的概念借助虛擬化技術的靈活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簡化了資源、服務的管理和維護,減少了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它使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獲得近乎無限的計算能力和信息服務,它創新的商業模式使用戶對計算和服務可以取用自由、按量付費,是融合了以虛擬化、服務管理自動化和標準化為代表的大量革新技術。
云計算是IT行業的愿景,虛擬化正是這個愿景所依托的基礎架構。由于企業本身數據中心正開始變成高度自動化的云計算環境,同時,互聯網把計算功能外包給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虛擬化技術是支撐云計算偉大構想的最重要的技術基石,一個云計算的應用必定是基于虛擬化的,將硬件變成服務要看產品虛擬化的能力,只有在虛擬化的環境下,云才成為可能。虛擬化不是通向云計算的捷徑,卻是一條必經之路。
如今,虛擬化技術作為云計算的基礎已經日漸成熟。在虛擬化應用大量普及的情況下,全面邁進云時代只是時間問題。虛擬化已經為全球用戶節約了大量成本,提升了服務器運營效率,更重要的是下一代的數據中心也將基于虛擬化來進行構建,特別是現在熱門的云計算,更是離不開虛擬化技術的支撐。
虛擬化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形成是為了節約硬件成本的投入,當這個硬件成本的投入做完整合之后,企業就開始想辦法在運營平臺上怎么樣節省運營費用。第二階段是怎么樣實現運營成本的節約,其實就是通過虛擬化的自動化、智能化、高可用性的平臺把運營成本節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被業界津津樂道的“云計算”,即按需定制的平臺。
虛擬化的最終目的是建一個云,虛擬化是不可避免實現“云計算”的必須。業內人士認為“云計算”本身是一種IT架構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個即時的服務,完全有擴展性的平臺。通過虛擬化的手段,將應用抽象化,以虛擬化隔離底層的差異,從而可以實現在各個平臺上的交付,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必將引導應用的變革,開發者將迎來更為開放、靈活、面向云的開發環境,而應用交付也要為此努力。
為了保證未來云時代的應用體驗,必須保證虛擬機的三大能力,分別是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而這三個需求要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形成統一,不能說隨著虛擬機的遷移而喪失相應的能力。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模糊掉虛擬和物理之間的差距,讓虛擬的更真實,這才是虛擬技術的終極目標,也是技術最終變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