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同城化研究

2012-09-26 08:50:04曾群華鄧江樓張勇潘芬萍
城市觀察 2012年2期
關鍵詞:區域制度

◎ 曾群華 鄧江樓 張勇 潘芬萍

隨著新制度經濟學的不斷發展,這一概念被越來越多廣泛地運用于其他領域,用以解釋諸如產權結構、外部性問題、組織形態、區域合作等問題。制度本身是“一種社會博弈主體之間的自我維系系統”①,是各種利益集團之間不斷地進行協調博弈的結果,其“選擇依賴于各自的收益和成本以及受影響團體的相對的市場與非市場權力”②。區域同城化實質上是相鄰城市為提升綜合競爭力而主動打破城市間行政壁壘和地方保護主義的一種制度一體化現象[1-2]。筆者認為,作為區域一體化的空間表現形式以及城市群或都市圈背景下的新型地域結構,同城化是相鄰城市產業發展相互協調、商品和要素跨區流動的額外成本逐漸接近于零的經濟一體化現象,是相鄰城市間聯系更為緊密的網絡型城市合作制度對較為分散的、獨立的城市發展制度的替代,是區域城市合作中制度變遷的新型一體化表現形式。

一、同城化內涵的重新界定

同城化是伴隨著城市建設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出現的一個嶄新的概念,筆者在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新制度經濟學與博弈論為研究視角,認為“同城化”是指在區域一體化背景下,區內城市之間基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共同目標,突破行政界限,以“同城”的標準,是在同質的環境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協同發展的新型地域組合關系,是相鄰城市之間基于更低交易費用訴求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共享的動態制度變遷過程[3]。

二、同城化的制度內涵分析

(一)同城化是區域統籌協作的制度安排

相鄰城市之間充分發揮各自原有制度優勢,強化政府的引導作用,以同城化發展為導向,通過制度創新清除傳統制度障礙,削弱地區間的政策摩擦,推動同城化的制度合作與政策對接、社會事業協同發展、區域環境保護與生態補償等,是實現相鄰區域同城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同城化作為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鄰城市的一種新型經濟競合與地域組合關系,是區域內城市突破傳統城市之間行政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限制,統籌協作、協同規劃、協調發展、互利共贏的一種新型城市發展戰略與制度安排,以實現地域空間、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逐漸融合,最終達到“同質化”的發展狀態。

(二)同城化是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安排

交易費用的廣泛化應用,為區域一體化與同城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論視角與分析方法。區域合作制度的選擇主要趨向于交易成本最小化[4];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要外在表現是相鄰地區通過管理和制度創新消除彼此間的差別待遇[5],減少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交易成本,增強區域競爭力,因此,降低交易費用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的內在動力因素之一。作為區域一體化的空間表現形式與新型地域結構,同城化是相鄰城市之間商品和要素跨區流動的交易成本逐漸降低并接近于零的制度現象,交易費用的降低將進一步加快同城化區域統一的要素市場體系、商品市場體系、服務市場體系等的發展和完善,不斷加快區域同城化的進程。因此,交易費用視角下的同城化,可以理解為兩個或幾個相互沒有行政隸屬關系的相鄰城市,在區域制度變遷下形成的共享區域優勢資源、降低區域交易成本的一項制度安排,是相鄰城市之間基于更低交易費用訴求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共享的動態制度變遷過程。

(三)同城化是實現民生為本的制度安排

從社會學的視角看,同城化作為一種社會行動的正功能,主要體現在擴展社會發展空間、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充社會資源享用、縮小社會心理距離、擴大社會交往范圍等方面[6],通過城市間相互融合與發展,最終實現城市化發展成果共享,居民屬地觀念淡化的發展狀態。因此,對于同城化進程中與公共服務和改善民生息息相關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障礙應予以先行先試、重點突破;應根據利益均衡的原則,合理調整不同城市現存的利益差異格局,相互將對方居民納入政策范圍,給對方居民以無差別待遇,從根本上解決同城化中的社會利益協調問題。同城化的最終社會目標是使不同城市的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基本一致,是一項以民生為本的制度安排。

(四)同城化是具有扁平化管理的制度安排

因同城化主體在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區域戰略地位等方面的差異,使不同城市之間的同城同質發展更加強調高度的融合度與一致性,以及高層次的、扁平化的區域合作管理方式。從政府管理形式看,不同城市主體的政府部門的職能要求由以縱向聯系為主向以橫向聯系為主發展,區域之間的協作以及政府部門間的對接不斷加強;從企業管理與組織形式看,同城化城市之間的產業互補性促進了企業內部縱向的垂直分工和橫向的水平分工;從社會公共事務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公共社會服務則逐漸趨同發展。因此,同城化實質上是一項扁平化管理的制度安排。

三、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同城化博弈分析

自1944年由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創立以來,博弈論作為一種獨特的處于各學科之間的研究人類行為的方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學科領域。博弈論認為,在人類的互動行為中,結局依賴于兩個或更多的人所采取的互補性策略。為有效地解決合作中的沖突并實現合作的潛在利益,理性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制度,以規范彼此的行為。因而新制度經濟學把博弈論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手段,并將互補性問題引入到制度框架分析中,探討制度互補這一特性對不同經濟體制度變遷的影響。制度變遷的過程實際上是制度的創新主體(個人或組織)在潛在獲利機會的驅動下的逐利博弈過程,具體表現為隨機的、零散的(也可能是大規模的)、不穩定的分割利潤的行為——即創新博弈過程,最終使博弈在集體理性下達到納什均衡——即新制度的形成[7]。而制度的互補效應在促使制度變遷的邊際收益增大的同時,使博弈參與人也從中獲得制度互補產生的收益,即“租金”。

同城化作為一項制度安排,是參與博弈的相鄰城市主體基于更低交易費用訴求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共享的動態制度變遷過程?;诖?,筆者綜合上述租金以及尋租的相關概念,借鑒吳朝陽(2007)對區域一體化現象的尋租、創租、分租過程的探討③,將“租金”的一般化運用引入到同城化的研究中,認為“同城化租金”實質上是相鄰城市之間以經濟利益最大、交易費用最小、同城環境最佳、民生幸福指數最高等為主的共同利益。各同城化主體為尋求“同城化租金”與共同利益的實現,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最終實現其共同利益分配或所占份額的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同城化制度變遷的博弈過程實際上就是博弈主體圍繞“同城化租金”或共同利益的“尋租—創租—分租”的過程,是相鄰城市基于同城制度租金與潛在收益的“協調博弈—合作博弈—分配博弈”的結果。

(一)同城化制度變遷的動因:尋租——共同利益的協調博弈

Hans Haller (1990)和Vincent P.Crawford (1995)等認為協調博弈是參與人對不同策略組合具有相同偏好的博弈,其均衡選擇依賴參與人之間對博弈進行有充分相似或行為選擇一致的信念[16-17]。Paul G.Straub (1995)、Hans Carlsson和Mattias Ganslandt (1998)、Jasmina Arifovic (2000)、Russell W Cooper(2001)等認為,協調博弈是存在可能出現多個帕累托排列納什均衡的博弈,同時對局人具有策略互補性——也就是當對局一方采取某種策略而獲得更高得益時,將迫使另一方采取積極的措施以期獲得高得益[18-21]。根據均衡選擇時參與人之間是否采取相同行動的行為預期,張良橋(2007)把協調博弈分為對稱協調博弈與非對稱協調博弈。對稱協調博弈④的均衡選擇不僅要滿足預期的一致性,而且要滿足行動的一致性,并具備支付外溢性及策略互補性等重要特征[22]。因此,實現協調博弈的成功,關鍵要使博弈均衡滿足預期的一致性與行為的一致性;協調博弈均衡選擇問題的核心在于參與人之間的行為預期。

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看,同城化是功能互補的相鄰城市之間基于產業結構、居住功能、文化功能、生態功能、景觀功能等方面的協調互補發展策略,以“同城”的標準,在同質的環境中,不斷協調博弈與利益共享所形成的共享區域優勢資源、降低區域交易成本而相互融合和同質發展的動態制度變遷過程。根據庫珀的博弈論思想,“博弈雙方要協調一致,采取對稱的、相同或相似的行動,才能共同受益”⑤。因此,筆者認為同城化制度變遷的動因是博弈主體基于共同利益而尋求同城制度互補收益的協調博弈的結果,即“尋租”的過程。

為了更好地理解同城化的協調博弈,本文參照典型的最小努力博弈例子(張良橋,2009)。即:參與人同時選擇有支付成本的努力水平,博弈支付由最小努力水平所決定,即最小努力博弈。假定有n個同城化的參與人,每個人都有n個可供選擇的策略s1, s2,…, sn,所有策略都滿足一維特征,且每個人對策略空間與支付函數有完全信息,其博弈支付函數為:

顯然,選擇相同行動的同城化策略組合都是納什均衡,且這一系列的納什均衡都可以進行帕累托排序,因為任何人單獨偏離都不會帶來支付的增加。

如果假設增加博弈前的廉價磋商,且每個同城化的參與人都能準確地預測到其他參與人的行動,那么博弈將均衡于最大可能的行動,也就是說,博弈前的廉價磋商會使系統自動達到帕累托效率均衡(表1)。

(1)基于支付外溢性的同城化協調博弈

庫珀的分析表明,當某一參與人采取較高水平的行動,會刺激其他的參與人也采取較高水平的行動;而當某一參與人的努力增加導致了其他參與人的追隨時,策略的互補性會產生支付的外溢性和乘數效應,即一個參與人的支付隨著其他參與人行動的增加而增加。根據表1最小努力博弈,如果同城化地區A選擇高水平行動s1,那么同城化地區B選擇行動s1的支付要比選擇行動s2時高。這種支付外溢性使得博弈參與人的行為隨著對其他參與人選擇的預期而逐漸趨向一致,最終實現共同利益的協調合作。作為協調博弈的重要特征,支付外溢性使得協調博弈的多重均衡滿足帕累托序的關系[22]。

表1 最小努力博弈

(2)基于策略互補性的同城化協調博弈

作為一種參與人選擇相同的策略并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的博弈,協調博弈是建立在行為主體之間相互作用,即策略互補基礎之上的[23]。時空距離的鄰近性為同城化主體之間創造了各種功能的互補性。而對于一個具有I個行為主體進行的博弈,其得益與行為主體的協調程度正相關,即“內部報酬遞增”,從而出現策略選擇的互補性,它是建立在沒有固定概率分布的奈特不確定性⑥基礎上,使得協調博弈存在多重納什均衡[24]。也就是說,一方高水平的行動會提高另一方選擇高水平行動的激勵,從而誘導他自身也付出更多的努力與協調舉措。假設在表1最小努力博弈中,同城化地區A和B兩地面臨“不同城s1”和“同城s2”兩種策略選擇,如果同城化地區A選擇行動s2,那么同城化地區B從行動s2轉到行動s1增加的支付是-2;從行動s1轉到行動s2增加的支付是2。因而,同城化地區A高水平行動增加了同城化地區B采取較高水平行動的邊際收益,這種正反饋性質就是協調博弈策略互補性這一重要特征的體現。由此可以看出,協調博弈的關鍵在于建立在行為主體間的相互作用上,即意味著其他對局人增加努力會使余下的對局人追隨,如 A 選擇s2會引導 B 自發地選擇s2,從而達到更高的均衡收益組合。簡而言之,協調博弈的策略互補性,使得對局人較高水平的行動增加了另一對局人采取較高水平行動的邊際收益,是一種取得額外收益的具有正反饋性質的策略行為。

支付外溢性使得博弈參與人的行為選擇逐漸趨向一致,最終實現共同利益的協調合作?;趨f調博弈的策略互補性帶來的乘數效應與自強化傾向使得行為主體趨向于更高的均衡收益組合。因此,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同城化行為主體,在協調博弈中無疑會以同城化的效用最大化為目標,不斷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尋租,以尋求同城制度合作的更高收益。

(二)同城化制度變遷的目標:創租——共同利益的合作博弈

在同城區域共同利益的合作博弈過程中,區域內各博弈方將在一定程度上放棄自己的私利,為了區域的整體利益而共同努力,共同創造“雙贏”的制度“租金”。只有合作的共同利益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各城市才能分享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說同城化程度越高,同城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同城化制度變遷的目標是各博弈方在共同利益的合作博弈過程中創造最大化租金的結果,即“創租”的過程。

1.作為合作博弈的創租:同城化整體收益大于單獨收益

根據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論可分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博弈雙方能否達成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協議。非合作博弈強調個體理性與個人最優決策,其結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無效率。而合作博弈強調的是集體理性、效率、公正、公平,是一種“雙贏”策略[25],通常能獲得較高的效益。合作博弈一般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對聯盟內部而言,應存在著具有帕累托改進特點的分配規則,即每個加入聯盟的局中人都能獲得比不加入聯盟時更多的收益(或租金);二是對聯盟來說,整體收益(或租金)大于其單個局中人單獨博弈時的收益(或租金)之和[26-27]。

根據上述特點,同城化的內部博弈關系最終走向合作博弈還是非合作博弈,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同城化創造的額外租金,預期創造的租金越高,每個加入同城化的局中人都能獲得比不加入同城化時更多的收益(或租金),同城參與者就越趨向于選擇同城合作。反之,參與者則更趨向于考慮零和游戲的競爭策略;二是鑒于同城化進程中區域中心城市的主導作用。作為領導者的中心城市的先發行動帶來的整體利益能夠形成溢出效應[27],能夠使其他參與者也受益,從而參與者就會選擇同城合作的態度,接受中心城市的輻射與擴散,最后帶動周邊城市形成與其“同質”的局面,共享同城化所帶來的社會成果。

2.作為制度變遷的創租:同城化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

在新制度經濟學中,制度變遷是一種行為模式對原有行為模式的替代、轉換和交易過程,或者是一種更有效率的制度產生過程。只有當潛在利潤超過預期成本時,一項新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產生并被創新,從而使存在于原有制度安排外的利潤內部化,以實現帕累托最優,即一項新制度安排被創新后,任一受新制度安排約束的個人或團體無論是否支付費用都能從中獲益。從制度變遷的需求主體看,當現存制度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新制度又能創造某種舊制度所無法給予的制度收益或利益時,就會產生對新制度的需求,從而選擇制度創新或制度變遷;從制度變遷的供給主體看,如果新的制度安排所產生的制度預期收益與成本之差大于舊的制度,制度變遷的供給主體基于對預期凈收益的期望會選擇改變現有制度并進行創新,制度變遷就有可能發生(鄭元凱,2007)。也就是說,制度變遷的成本與收益之比在制度變遷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只有在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的情況下,行為主體才可能去推動直至最終實現制度的變遷,這就是制度變遷的原則。

從交易費用理論的視角看,同城化作為區域制度變遷下形成的共享區域優勢資源、降低區域交易費用的一項制度安排,實質上是博弈行為主體追求同城化潛在利潤(收益)的過程。但這一潛在的利潤真正實現的關鍵還在于同城化成本這一制約因素的大小。如果同城化成本高于實施同城化的所能獲得的同城化收益,同城化就難以發生。只有當同城化制度變遷所引起的交易費用低于可能獲取的潛在利潤(收益)時,同城化的制度變遷才可能真正發生。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P同表示同城化的潛在利潤,C同表示同城化所需的交易成本。由此可見,作為制度變遷的創租原則,或者說同城化實現的制度約束條件,是同城化成本小于同城化收益。

3.同城化創租的關鍵:合力推動制度變遷的進程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對制度變遷過程的劃分,同城化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其目標實現的關鍵在于各博弈主體如何合力推動這一制度變遷的進程,這也是同城化創租的關鍵。第一,形成由相鄰城市政府為主體的推動區域同城化的初級行動團體,使之對制度變遷起主要創新作用、策劃作用和引領作用。其中,經濟勢能、集聚與輻射功能強大的區域中心城市是第一行動集團的核心;第二,作為初級行動團體的相鄰城市政府應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提出可行的同城化具體方案以及詳細規劃,如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的制定;第三,初級行動團體應根據制度變遷的原則,評估和選擇同城化的具體方案,推動乃至實施制度變遷;第四,形成由各區縣政府、區域協調機構、企業、個人、非政府組織組成的推動同城化的次級行動團體,用于幫助初級行動團體獲取同城化收益而進行和深化一些制度安排;第五,兩大行動團體合力推進同城化的實現,并就可能獲得的收益進行合理分配。

(三)同城化制度變遷的結果:分租——共同利益的分配博弈

地方政府區域內協調博弈的動力機制源于“蛋糕做大”、“收益分享”與“各得其所”的合作激勵。但“蛋糕做大”、“收益分享”的激勵只是給區域合作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區域合作成功更重要的在于最終利益分配,即合作參與人之間合理的分配與補償機制是更為重要的約束條件[23]。只有當博弈參與人預期合作所帶來的整體收益大于競爭收益,而且預期能夠公平合理地分享同城化的收益時,同城化的合作策略才能成功。

同城化作為區域合作與區域一體化的空間表現形式,其基本目標在于通過相鄰城市之間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與分享機制,兼顧社會公平、地區公平。在同城化共同利益的協調博弈與合作博弈中,更為重要的是共同利益如何有效公平、公正地分配。換句話說,同城化制度變遷的最終結果是圍繞共同利益或“同城化租金”的分配博弈,即“分租”為落腳點的。

關于合作主體相互博弈的結果,即收益分配問題,是博弈方之間最為關心又最不易解決的一大難題?;诓煌姆峙涔叫曰蛴嬎愫唵涡缘仍瓌t來求解的方法模型比較多,如Nash討價還價法、夏普利(Shapley)值法、核心法等[28-30]。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但運用最為廣泛的是Nash、Shapley模型[31-33]。Nash 解法得到的均衡解滿足帕累托最優的要求,其中兩個參與人的地位是對稱的,因此,這種解法使得博弈雙方談判成功比破裂多得到的收益在兩個參與人中間平均分配。但對于兩個經濟實力不同的同城化城市來說,這種收益分配方式顯然不盡合理。夏普利值法是通過公理化方法描述解的性狀得到唯一的解,即博弈中格局中得到的效用分配。相對Nash解法,Shapley值解決合作利益分配問題更為合理。因此,同城化區域根據參與合作博弈的成員收益貢獻率進行分配收益,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四、結語

同城化作為一項區域統籌協作、降低交易費用、實現民生為本、扁平化管理等的制度安排,是區域一體化在空間上的突出表現形式。本文在綜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引入新制度經濟學與博弈論的分析框架,探討性地提出同城化租金的概念,認為同城化是相鄰城市基于更低交易費用訴求,圍繞“同城化租金”或共同利益的“尋租—創租—分租”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共享的動態制度變遷過程,是博弈主體基于同城制度租金與潛在收益的“協調博弈—合作博弈—分配博弈”的結果。

注釋:

①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12:28.

②戴維斯,諾斯:“制度創新的理論:描述、類推與說明”,載科斯,阿爾欽等著.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經濟學派譯文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5:302.

③詳見吳朝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8:80-105.

④鑒于同城化的特征與此處的對稱協調博弈的特征相似,因此,本文中同城化的協調博弈實際上就是一種對稱協調博弈。

⑤羅素·W·庫珀:協調博弈——互補性與宏觀經濟學(第一版),張軍,李池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2.序言第VI頁.

⑥奈特不確定性是指不能用一個確定概率測度來描述的不確定性。參見徐元棟,黃登仕,劉思峰.奈特不確定性下的行為決策理論研究綜述[J].系統管理學報,2008,17(5):481-489.

[1]桑秋,張平宇等.沈撫同城化的生成機制和對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3):32-36.

[2]鄭元凱.城市群的興起與發展——基于制度變遷理論的分析[J].金融經濟,2007,(24):46-47.

[3]課題組.后世博效應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區域聯動研究[J].科學發展,2011,(5):25-49.

[4]王子昌.交易成本與區域經濟合作[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2,4 (4):36-40.

[5]金鑄.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大北京”發展問題研究[J].城市開發,2003,(10):22-25.

[6]謝俊貴,劉麗敏.同城化的社會功能分析及社會規劃試點[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8):24-28

[7]黎秀蓉,劉光嶺.論制度是博弈的結果——對諾思制度變遷理論的修正[J].經濟問題,2009,(4):3-5.

[8]羅伯特D托利森.尋租的福利分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0,(3):16-18.

[9]吳朝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8:80-105.

[10]朱巧琳,盧現祥.非市場化制度安排、制度租金與制度成本[J].財貿經濟,2002(11):69-72.

[11]Buchanan J M, Tollison R D, Tullock G.Towarda Theor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M].Texas:Texas A M University Press, College station, 1980:4.

[12]Tollison R D.Rent seeking: a survey[M].kyklos35,1982:575-602.

[13]吳敬璉.尋租理論與我國經濟中的某些消極現象[J].經濟體制改革,1988,(8):1-2.

[14]沈飛.政府制度性尋租實證研究——以中國土地征用制度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4,18(4):4-8.

[15]尹玉梅,張換兆.制度租金理論初探[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4(3):60-63.

[16]Crawford, Vincent P & Haller, Hans, 1990.“Learning How to Cooperate: Optimal Play in Repeated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 vol.58(3), pages 571-95, May.

[17]Crawford, Vincent P, 1995.“Adaptive Dynamics in Coordination Games,” Econometrica,Econometric Society, vol.63(1), pages 103-43, January.

[18]Risk Dominance and Coordination Failures in Static Games.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35 No 4, Winter 1995

[19]Carlsson, Hans & Ganslandt, Mattias, 1998.“Noisy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coordination games,”Economics Letters, Elsevier, vol.60(1), pages 23-34, July.

[20]Jasmina Arifovic, 2000.“Genetic Drift In A Model With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Computing in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0370,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21][美]羅素·W·庫珀(Russell.W.Cooper).張軍、李池譯.協調博弈——互補性與宏觀經濟學(第一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2.

[22]張良橋.協調博弈與均衡選擇[J].求索,2007,5:50-52.

[24]施錫銓.博弈論(第一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2

[25]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

[26]羅惠云.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競爭合作博弈分析[D].廣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5:6-8.

[27]熊啟濱,胡放之.合作博弈理論研究在中國的應用[J].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9,12(4):1-5.

[28]徐向陽,安景文,王銀和.多人合作費用分攤的有效解法及其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0,20(3):116-119.

[29]熊國強.多人合作費用分攤的多目標規劃解法[J].運籌與管理,2006,15(1):13-17.

[30]肖玉明.供應鏈成本分攤的合作博弈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7,497(3):143-144.

[31]羅利,魯若愚.Shapley值在產學研合作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應用[J].軟科學,2001,15(2):17-19,72.

[32]劉浪,唐海軍,陳仲君.Shapley值在動態聯盟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應用[J].工業工程,2006,9(6):118-121.

[33]郭鵬,楊婭芳,曹朝喜.基于合作博弈論的縱向一體化戰略決策模型研究[J].工業工程,2007,10(1):91-94.

猜你喜歡
區域制度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今日農業(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分割區域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色有码无码视频|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成人一区在线|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秋霞国产在线| 日韩第九页| 亚洲三级影院| 在线国产91|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午夜啪啪网|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第一页|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午夜久久影院|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欧美色视频日本|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77777|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基地|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理论|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亚洲bt欧美bt精品| 538国产视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尤物视频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久久久黄色片|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91丝袜在线观看| 91在线高清视频|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男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性爱网站|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色图|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91精品小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日韩a级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