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靖縣第一中學(363600)謝友根
AI圖表工具可以繪制柱形圖、堆積柱形圖、條形圖、堆積條形圖、折線圖、面積圖、散點圖、餅圖、雷達圖等9種圖形。
圖表是由數據表與統計圖兩部分組成的。二者雖有區別,卻是密不可分,一旦數據表的數值改變或順序調整,統計圖的類型與外觀也隨之變化。在“圖表數據”窗口中輸入數據有鍵入、粘貼、導入三種方法。輸入數據時務必按特定的順序排列,在工作表中組織好標簽和數據組。
圖表尺寸是圖表的主要部分,但不包括圖表的標簽和圖例。以柱狀圖為例,數值軸與類別軸的長度就是圖表的高度與寬度。創建方式有兩種:一是由單擊點沿對角線拖動;二是在對話框里直接輸入數字。一個圖表一旦創建,下次將默認原有圖表的尺寸。這種設定對于復合型統計圖表的繪制非常有利。
使用選擇工具選中整張圖表,通過主菜單、右鍵菜單和雙擊圖表按鈕三種方式進入“圖表類型”面板。其中柱形、堆積柱形、條形、堆積條形四種圖表(柱條式)的設置相同,折線、散點、雷達三種圖表(點線式)的設置也大致相同,只有餅圖、面積圖的設置相對特殊。“圖表選項”下面還有數值軸與類別軸,可以對刻度值、刻度線等進行相應設置。
圖表是與其數據相關的編組對象,理解“編組”概念極為重要。你可以使用“編組選擇”工具對圖例或圖素(如標記、線形、柱形)單擊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來領會編組的層次。圖表中對象的編組,原則上不可以取消或重做。如果取消編組對象,就無法更改圖表類型;如要編輯圖表,可以使用“直接選擇”或“編組選擇”工具。當然,如果不再調用數據或更改樣式,而是為了特殊需求,可以通過菜單【對象】|【取消編組】命令來解決。
操作過程大致包括組織整理數據、選擇圖表類型、創建初級圖表、編輯美化圖形等。
整理數據時一定要遵循特定的順序,數值軸與類別軸的標簽與統計圖密切相關,如無數值軸標簽,將不顯示統計圖的圖例。
編輯美化技巧最多,既要對面板進行屬性設置,又要對圖形要素(點、線、面)進行編輯處理。圖1就是以統計材料“201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情況”繪制的雷達圖(數值軸呈放射狀),內部的線、圈、點都作了屬性設置,數值標注也作了旋轉處理。
Microsoft Excel是一款電子表格軟件,可以輕松繪制單一型統計圖(如雷達圖),但對于人口金字塔圖、多數值軸統計圖以及區域統計圖等就勉為其難。而Adobe Illustrator在圖形繪制、編輯與圖表制作方面優勢明顯,尤其適合繪制復合型地理統計圖。復合型地理統計圖大致可以分為簡單復合統計圖、多數值軸統計圖和區域疊加統計圖三類。

圖1
簡單復合統計圖包括同類圖形復合與兩類圖形復合兩種。如人口金字塔圖屬于同類圖形復合(雙條形圖復合),氣候統計圖(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復合)與世界各大洲水資源圖(降水量柱狀圖與蒸發量、徑流量堆積柱狀圖復合)屬于兩類圖形復合。下面介紹人口金字塔圖的繪制過程。
(1)整理數據:利用Excel軟件將“2010年全國分年齡性別的人口數比例”數據加以整理(男性數值為負,數軸方向朝左)。
(2)打開Illustrator軟件,新建文檔“201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找到條形圖工具,在畫板上從單擊點沿對角線拖動鼠標,確定圖表尺寸。調出“圖表數據”窗口,將表格(左邊二列)女性人口數據復制后粘貼,單擊應用按鈕,得到女性人口結構圖。
(3)新建圖層2,再次找到條形圖工具,在畫板上單擊,打開圖表對話框并加以確定,繪制圖表的尺寸同上圖(軟件默認屬性)。調出“圖表數據”窗口,將表格男性人口數據(最右一列)復制后粘貼,得到男性人口結構圖(沒有年齡組標簽)。

表1

(4)調整男性與女性人口圖,使其底邊數值軸對齊,并以年齡組標簽為對稱。
(5)選中“0-4”、“5-9”標簽,向左微移,使中部年齡組中心對齊,并將左下數值標簽去掉“-”號。
(6)選中“男、女”圖例,設置填充無、描邊無,將其隱藏(圖表編組,系統默認不可以刪除)。
(7)用文字工具補齊人口比例(%)、年齡(歲)等標簽,寫上圖名“2010年中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設置合理的字體、字號,完成后期的修飾與美化。
“人口金字塔”圖在高考地理試卷中頻繁出現,已成為地理命題重要的常見圖形。如2012年山東、2011年上海、2010年海南、2009年江蘇、2009年天津等高考地理試卷都得到體現。2012年福建高考地理試卷“中國某河干流區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日蒸發量和日蒸發總量”圖也可以看成金字塔圖的變形。
多數值軸統計圖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具有一個相同類別軸和三個以上數值軸的統計圖。如“拉薩氣溫、降水與日照平均狀況圖”、“大通水文站氣溫、降水與徑流分配圖”均屬于多數值軸統計圖。下面介紹“大通水文站”一圖的繪制過程。
(1)打開Illustrator軟件,新建文檔“大通水文站氣溫、降水與徑流分配”。
(2)選擇柱形圖工具,在畫板上拖動鼠標,確定圖表尺寸,并在“圖表數據”窗口粘貼表格左邊二列數據(帶直式引號的數值作為標簽),得到“降水”柱狀圖。
(3)新建圖層2,選擇折線圖工具,在畫板上單擊,得到同上尺寸的圖表。將表格“氣溫/℃”一列數據加以粘貼,得到“氣溫”折線圖(數據表只用一列,類別軸不顯示月份標簽)。

表2

(4)新建圖層3,同上方法,將表格“徑流分配/%”一列數據加以粘貼,選擇柱形圖工具,數值軸位于右側,得到“徑流分配”柱狀圖(數值為負,柱形朝向與降水相反)。
(5)使用選擇工具,使三圖重疊(尺寸相同),但柱形、圖例和左側數值軸標簽出現重疊,需要調整位置。
(6)分別調整數值軸的刻度值,使降水柱形位于底部,徑流柱形位于上部,氣溫折線位于中部。“降水”圖數值軸為最小值0、最大值500、刻度5;“氣溫”圖數值軸為最小值-50、最大值50、刻度10;“徑流”圖數值軸為最小值-100、最大值0、刻度5。
(7)只顯示“氣溫折線圖”(先隱藏其它圖層),選中數值軸及其標簽,將位置緩緩向左移動,使“氣溫與降水”兩圖的數值軸錯開一定距離。使用文字工具將“徑流”圖數值軸的數字標簽修改為正值,“氣溫”圖數值軸的負值標簽刪除。
(8)使用編組選擇工具,配合圖層顯示(隱藏),調整圖例位置,修改屬性設置。
(9)其它設置。如“氣溫”類別軸的隱藏、“降水”類別軸刻度線“全寬”。
(10)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標簽,寫上圖名,美化修飾。
“多數值軸統計圖”在平時質檢地理試卷中屢屢出現,在高考地理試卷中也有所體現。如2012年上海高考地理試卷“某河流水文測站春夏秋冬四季氣溫、降水量和徑流分配狀況圖”,2004年天津高考地理試卷“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均屬于多數值軸統計圖。
區域疊加統計圖是區域分布圖與地理統計圖的有機整合,是區域與數據合為一體的專題地圖,具有區域分布數值化、統計圖表空間化的特點。


圖4、圖5均為典型的區域統計圖,其相同點有:①都有中國行政區劃底圖與南海諸島簡圖;②省級政區均作了歸類整理,圖4分為三類,圖5分為四類;③都配置圖例,便于閱讀。主要不同點是圖4政區設置了填充色,圖5政區擺放了統計圖。
繪圖過程相同點有:①都導入了中國政區底圖(矢量圖);②都對政區進行比較歸類;③都對統計數據進行匯總;④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繪制統計圖。
繪圖說明:①同類政區放置在同一圖層,便于修改屬性;滴管工具可以快速復制屬性,應善加利用;②統計圖表屬于編組對象,需取消編組方可拖入區域圖中。
“區域統計圖”在經濟地圖中有大量出現,在高考地理命題時也廣泛應用。如全國課標卷2010、2011連續兩年考查區域統計圖,2012年福建、江蘇、天津三省(市)地理試卷都考查了區域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