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兵
(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骨科,貴州 遵義 563000)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加,占全身骨折的1.4%[1],給社會增加了嚴重的負擔。以前對于這種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現有臨床研究[2]表明,手術治療才是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首選方法。關于手術治療內固定的方法很多,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和動力髖螺釘系統(DHS)是目前治療效果較好的2種內固定方式。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醫院對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別采用2種內固定方法治療,現將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齡34~69歲,平均(57.4±12.1)歲。其中左側39例,右側29例;開放性11例,閉合性57例;單純骨折21例,粉碎性骨折47例。致傷原因:高處墜落傷32例,交通事故28例,其他8例。伴隨疾病:高血壓21例,糖尿病11例。將6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DHS組和鎖定鋼板組,每組34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骨折類型、伴隨疾病和致傷原因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組患者術前均對重要臟器做好功能評估,并對相關內科疾病進行治療。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臥位,雙下肢置于牽引架上,切口選取自股骨大粗隆上2cm處向下做長約12cm的外側切口,首先在X線透視下經牽引配和手法閉合復位。DHS組在大粗隆下1.5~2.0cm處穿入導針,然后依次測深、擴孔、攻絲,安裝動力髖螺釘及套筒鋼板,上尾釘,骨干用4枚螺釘固定,依次縫合切口,留置導管引流。鎖定鋼板組準確復位后,經鋼板近端在鎖定套筒的引導下向股骨頸方向打入3枚導針,接著在C臂X線正側位透視下逐一拔除在位的導針,擰入3枚鎖定螺釘以固定股骨頭,3枚以上鎖定螺釘在鋼板遠端擰入以作固定,縫合切口,留置引流。術后2組均常規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并進行相應的功能康復訓練,同時進行積極的內科治療,定期復查。
68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1年3個月,平均1年1個月。觀察2組患者的髖關節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對2組的療效及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
患者的下肢功能、疼痛、畸形以及髖活動度等根據harris評分[1]進行評定,優:≥80分,良:60~79分,差:<60分。
鎖定鋼板組患者的髖關節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病率均明顯低于DHS組,療效優于 DHS組(均P<0.05)。見表1-2。
表1 2組相關時間指標的比較,t/d

表1 2組相關時間指標的比較,t/d
*P<0.05與DHS組比較。
組別 n 髖關節活動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DHS組3449.2±6.3108.5±19.911.4±2.3鎖定鋼板組 3439.2±3.4* 79.7±11.9* 7.3±2.6*

表2 2組患者療效及并發癥的比較
股骨粗隆間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傳統保守治療由于其病死率高及并發癥多,所以臨床多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有很多內固定的方式,每一種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另外,器械是否可以不需臨近骨質的支持從而無限制地承受髖部巨大的循環負荷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有研究表明[1-2],采用輔助鋼板進行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學原理,更能提高患者骨折部位的穩定性。有學者[3]指出,DHS內固定為張力側固定,對于Ⅳ型骨折禁止進行DHS治療,由于其對骨折部位抗扭轉的能力較差,對于不穩定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可能導致鋼板斷裂等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其髖關節活動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較DHS組明顯縮短(均P<0.05),使患者提早進行負重練習。另外股骨近端鎖定鋼板固定與股骨負重力線一致度較強,力可有效傳導,其內固定更具有穩定性,并發癥也比較少。
總之,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采用鎖定鋼板進行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
[1]夏寶玉;張雙寶,吳鎖印,等.DHS與股骨近端解剖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療效比較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2):144-145.
[2]張燕,陳久毅.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58例療效分析[J].江西中醫藥,2009,40(3):25-26.
[3]朱寶林,楊建,吳勇,等.應用DHS和解剖鋼板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比較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