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永立,彭華英
(永新縣中醫院內科,江西 永新 343400)
高血壓常合并糖代謝異常。高血壓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平均為18.0%[1]。糖尿病一旦合并高血壓,可使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增加,并加速視網膜病變以及腎臟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其死亡風險將增加7.2倍[2]。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選擇平穩、有效、經濟又不影響血糖代謝的降壓藥成為關鍵。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永新縣中醫院內科采用國產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小劑量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6例,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科門診及住院的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高血壓診斷標準[2]及《內科學》第 6 版糖尿病診斷標準[3]。其中男 38 例,女 18 例,年齡 48~75(56.2±9.6)歲。 高血壓 1級 18例,2級 32例,3級 6 例,病程 2~16(9.6±6.8)年;糖尿病病程 1~9(6.2±2.4)年,血糖控制穩定(HbA1c≤7%)。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惡性或急進性高血壓、已知對硝苯地平過敏、Ⅰ型糖尿病、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有嚴重心、腦、腎并發癥的患者。
患者治療前停服所有降壓藥,口服安慰劑(空心膠囊)1周后開始用藥,對近1周內未服用降壓藥的患者可直接用藥。硝苯地平控釋片(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20209B)起始量為30 mg,qd,每日晨起時服藥;氫氯噻嗪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號:120101)起始量 12.5 mg,qd,每日晨起時服藥。1周后血壓未達標者,第2周起硝苯地平控釋片加量至60 mg,每日最大劑量不超出60 mg。再未達標者,第3周起氫氯噻嗪片可加至25 mg,每日最大劑量不超出25 mg。總療程為6周。治療期間盡可能保持原有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不調整、不改變原有的降糖藥,停止使用其他降壓或影響血糖的藥物。
所有患者均在每日相同時間各測血壓3次,取舒張壓最接近的2次血壓均值為該次血壓值,同時觀察不良反應情況,治療開始時和開始后每周測定1次血糖、血脂、血鉀、尿酸、尿素氮、肌酐;治療前、治療6周后測HbA1c。
糖尿病患者 (≤60歲)的降血壓目標為<17.3/10.7 kPa;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60歲)血壓目標為<18.7/12.0 kPa;治療后未達上述標準的為未達標患者[2]。
治療后血壓達標者53例(≤60歲者24例;>60歲者29例),達標率為94.7%。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血糖。 HbA1c、尿酸、血脂、血鉀、尿素氮及肌酐較治療前有輕度的變化,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56例患者治療前后血壓、HbA1c、血糖、尿酸、血鉀、尿素氮及肌酐的比較

表1 56例患者治療前后血壓、HbA1c、血糖、尿酸、血鉀、尿素氮及肌酐的比較
*P<0.01與治療前比較。
時間 收縮壓p/kPa舒張壓p/kPa HbA1c/%血糖c/(mmol·L-1)尿酸c/(μmol·L-1)血鉀c/(mmol·L-1)尿素氮c/(mmol·L-1)肌酐c/(μmol·L-1)血脂(TG)c/(mmol·L-1)治療前 21.90±2.38 14.47±1.17 6.42±0.58 6.34±0.3 286±20.5 4.0±1.2 5.8±1.5 70.3±6.4 1.6±0.13治療后 17.35±1.15* 10.69±1.02* 6.48±0.55 6.2±0.3 280±16.6 3.92±0.8 6.3±1.6 68.4±5.6 1.7±0.25
頭痛1例,肌肉痛1例,面紅、熱感1例,口干1例,不良反應發病率為7.1%。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內科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也是糖尿病心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患者的重要危險因素[3]。以鈣拮抗劑為基礎的聯合治療方案是我國高血壓患者的優化降壓方案之一[4]。降壓藥物應用的基本原則:以小劑量聯合用藥,可增加降壓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應,優先應用持續24 h降壓作用的長效制劑,每日1次,以有效地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2]。硝苯地平控釋片作用于細胞膜L-型鈣通道,通過抑制鈣離子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而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降低,導致小動脈擴張,總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壓[5],每日晨起后服藥1次,可控制血壓24 h以上。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對代謝影響很小,與其他降壓藥合用可明顯增加降壓作用,其不良反應與用藥的劑量有關[6]。
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小劑量氫氯噻嗪對高血壓病患者具有穩定的降壓作用和靶器官保護效應[7]。本研究中,應用國產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小劑量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病并糖尿病的患者56例,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有顯著下降(均P<0.01);治療前后的血糖、尿酸、血脂、電解質、腎功能有輕度的變化,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均P>0.05)。不良反應為7.1%。筆者認為,國產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小劑量氫氯噻嗪治療高血壓病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依從性好,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聯合降壓藥物。
[1]李立明,饒克勤,孔靈芝,等.中國居民2002年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7):478-484.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國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3]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97-798.
[4]王文,馬麗媛,劉明波,等.初始低劑量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或復方阿米洛利聯合治療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影響的階段報告[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9,37(8):701-707.
[5]李春媛.國產與進口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成本-效果分析[J].安徽醫藥,2008,12(5):464-465.
[6]劉國仗,馬文君.從ALLHAT結果看利尿劑在高血壓治療中的地位[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3,31(8):625-626.
[7]李大玉,楊國順,陳愛中.動態血壓評價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氫氯噻嗪的作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8,14(5):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