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雁,黃紅梅,柯映春
(瑞昌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西 瑞昌 332200)
近來科學飲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但怎么吃才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對于這些人們比較茫然。本研究通過中醫理論,辨證施治,重視個體差異,合理調整飲食,促進營養吸收。根據中醫理論將人體大致分為8類:平和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陰虛體質、瘀血體質、氣郁體質[1]。就個人體質而言,不是單純某一類體質,更為常見的是各種體質間夾、混合,以某種體質為主。以上幾種體質中,除平和體質外,其他均有不利,只有通過合理調整,才能彌補不足,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暢通[2]。孕婦是一個特殊的人群,孕婦的營養狀況不僅關系到孕婦自身的健康,而且,影響著胎兒乃至嬰兒的成長及發育[2],因此,研究孕婦的體質飲食與營養微量元素的關系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選擇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在瑞昌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定期產前檢查的單胎孕婦428例,年齡20~38歲,平均(26±3)歲,孕期12~20周,平均(11±5)孕周,體質量98~140kg,平均(115±5)kg,身高149~168cm,平均(158±3)cm。初產婦332例,經產婦16例。鈣(Ca2+)平均(1.45±0.4)mmol·L-1(參考值:1.15~3.0mmol·L-1)、鐵(Fe2+)平均(7.65±1.8)μmol·L-1(參考值:6.63~14.0μmol·L-1)、鋅(Zn2+)平均 (65±12)μmol·L-1(參考值:53~150μmol·L-1),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將428例孕婦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根據體質制定飲食的孕婦(體質飲食組)208例,未針對體質制定飲食的孕婦(正常飲食組)220例。排除標準:死產、本次妊娠為雙胎者,妊娠期有糖尿病、心肝腎嚴重疾病及精神病、理解能力有障礙者。2組孕婦在年齡、孕周、體質量及身高、Ca2+、Fe2+、Zn2+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體質飲食組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根據孕期進程由本院兒童中醫保健科科學地指導調整飲食結構。平和體質者按平時習慣進行,順其自然;陽虛體質者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凍之品,多吃溫熱性食物;氣虛體質者宜多吃性平偏溫、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痰濕體質者注意健脾祛濕、飲食清淡,多吃祛濕食物;濕熱體質者注重疏肝利膽,少甜少酒、少吃辛辣,銀耳燕窩可適當多吃;瘀血體質者活血化痰,忌食寒冷食物;氣郁體質者多吃補肝血食物。正常飲食組按照孕婦飲食習慣適當添加肉類、奶制品及新鮮的水果、蔬菜。
觀察2組新生兒中低體質量兒、巨大兒的發生情況及孕婦、新生兒微量元素含量異常的情況。
體質飲食組低體質量兒、巨大兒的發生率與正常飲食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體質飲食組孕婦及新生兒的血Ca2+、Fe2+、Zn2+的水平較正常飲食組明顯升高(均P<0.05)。見表1。
表1 2組巨大兒、低體重兒發生情況及孕婦、新生兒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表1 2組巨大兒、低體重兒發生情況及孕婦、新生兒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組別 n新生兒低體質量兒例%巨大兒例%孕婦微量元素Ca2+c/(mmol·L-1)Fe2+(c/μmol·L-1)Zn2+c/(μmol·L-1)新生兒微量元素Ca2+c/(mmol·L-1)Fe2+(c/μmol·L-1)Zn2+c/(μmol·L-1)體質飲食組 20873.36199.13 1.80±0.5 9.20±1.5 72±6 1.75±0.6 9.8±3.0 71±6正常飲食組 22073.18156.81 1.42±0.8 8.32±2.1 64±8 1.23±0.6 8.9±2.5 66±8
按照本院保健科提供的孕期營養知識手冊,堅持并認真實施的孕婦,其新生兒都健康,低體重兒發生率低。孕婦特別是農村孕婦營養知識缺乏,導致孕期營養缺失,從而造成新生兒Ca2+、Fe2+、Zn2+的缺乏。
孕期根據體質合理調整飲食,并能夠認真堅持,使身體臟腑保持協調,氣血通暢,營養易于吸收,孕婦通過增加含鈣、鐵,鋅豐富食物的攝入量,可提高孕婦自身及新生兒血清兒Ca2+、Fe2+、Zn2+的水平。
孕婦的營養狀況不僅關系到孕婦的自身健康,同樣影響胎兒及嬰兒的發育和成長。孕婦營養不良容易引起流產、早產、死產和胎兒畸形,增加低體質量兒的發生率。微量元素通過各種代謝環節在機體參與生命活動,它們的主要功能有:1)運載作用。把宏觀元素運載到各組織中去。2)各種酶活性中心。作為生物體內多種酶的組成部分或激活劑,促進新陳代謝。3)參與體內各種激素的作用。由于微量元素在體內不能自行合成,必須由外界環境供給,且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通過糞便、汗液、尿液、頭發等途徑排出體外,因此,必須通過飲食予以補充[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越來越重視妊娠期營養,但由于缺乏對食物營養成分的了解和對膳食結構的安排,以及自身體質的認識,容易形成進食的盲目性和偏向性。只有各類食物比例適當,并且根據自身體質,合理搭配飲食及采用適應自已的烹調方式,才能使孕婦的機體臟腑功能協調、氣血通暢,克服體質的不足,使營養元素之間達到最好的吸收和利用[4-6]。
孕婦特別是農村孕婦對孕期營養知識及保健知識的知曉非常重要,要采取宣教措施,加大力度推廣提高。同時,要根據孕婦的體質,加大個體指導力度,促進孕婦的營養補充全面,并且能夠提高吸收率從而使得新生兒的微量元素水平,特別是新生兒Ca2+、Fe2+、Zn2+的含量在正常范圍的概率增加,確保新生兒的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體質飲食組的孕婦及新生兒血兒Ca2+、Fe2+、Zn2+的濃度較正常飲食組明顯升高(均P<0.05)。
綜上所述,孕期的膳食結構,以及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合理的飲食及烹調方法等,是影響孕婦及新生兒微量元素吸收的重要因素,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的過多或過少都會對母體及新生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加強孕期膳食指導,根據個體體質科學地調整飲食結構及烹調方法,均衡飲食達到充分吸收,這對孕婦自身健康和新生兒的正常發育有著重要意義。
[1]付杰英.中醫體質養生[M].廣州:鷺江出版社,2009:5-6.
[2]萬春花,類海琴,苗新寧.280例孕婦膳食營養狀況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10):1139.
[3]邢秀雅.孕婦飲食模式及其與妊娠結局關聯的隊列研究[D].安微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10.
[4]付三仙.部分鄭州市孕婦營養素攝入量與新生兒體重的關系[J].河南醫科大學學報,2001,36(9):602-603.
[5]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4.
[6]秦敏,朱麗萍,何麗萍,等.1009例孕婦營養狀況的研究[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17(10):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