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卓 隋丹 朱蕾 姜麗巖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肺內科,上海 200030)
胸腺腫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起源于胸腺上皮細胞,占所有縱隔腫瘤的2.7%[1]。胸腺瘤Ⅰ期即具有侵襲性,但在組織學行為上胸腺瘤和胸腺癌完全不同。胸腺癌表現為與胸腺瘤明顯不同的惡性生物學行為,故胸腺癌患者生存期明顯短于胸腺瘤。以往胸腺癌化療方案常選擇環磷酰胺、阿霉素、依托泊甙、長春堿類等第1、2代化療藥物,而關于第3代化療藥物的應用研究較少。本文回顧分析應用3代化療藥物多西他賽聯合順鉑治療晚期胸腺癌的療效以及患者的生存期,旨在探索對晚期胸腺癌有效的治療模式。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經組織學確診的有完整臨床及隨訪資料的Ⅲ~Ⅳ期胸腺癌患者7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21例,年齡19~75歲,中位年齡56歲。70例患者均為初治患者,具有可測量及可評價病灶,其中腺癌20例(28.6%),鱗癌27例(38.6%),低分化癌14例(20%),類 癌 3 例 (4.3%),肉 瘤 樣 癌 1 例(1.4%),淋巴上皮瘤樣癌5例(7.1%)。70例患者中47例接受放療(67.1%),其中11例(23.4%)接受同步放化療;24例患者(34.3%)化療后接受手術治療。
1.2 分期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 Masaoka分期法:Ⅲ期:腫瘤侵犯鄰近組織或器官,包括心包、肺或大血管;Ⅳa期:腫瘤廣泛侵犯胸膜和(或)心包;Ⅳb期:腫瘤擴散至遠處器官。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DP方案,即:多西他賽(75 mg/m2,第1天)+(順鉑70~75 mg/m2,第1天),靜脈滴注,每4周重復。對照組采用其他化療方案,包括:CAP方案(環磷酰胺+阿霉素+順鉑)、IEP方案(異環磷酰胺+依托泊甙+順鉑)和NIP方案(長春瑞濱+異環磷酰胺+順鉑),每4周重復。所有患者均接受2個以上療程的化療,部分患者接受放療和(或)手術。
1.4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實體瘤近期療效的評價標準,將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計算有效率(RR),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生存指標為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Kaplan-Meier法計算總生存率,Log-rank檢驗用于比較組間的生存情況,t檢驗和兩組χ2檢驗用于檢驗變量的分布,Cox回歸比例風險模型用于影響生存的多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及生存情況比較 觀察組RR和DCR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和對照組PFS分別17個月和11個月,OS分別為35個月和27個月,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晚期胸腺癌患者近期療效比較n(%)
2.2 影響生存的因素分析 單因素生存分析顯示,70例患者的腫瘤分期、是否放療和是否手術與生存明顯相關,見表2。對70例患者進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結果顯示分期為Ⅲ期、接受放療或手術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表2 70例晚期胸腺癌患者生存情況單因素分析結果
2.3 不良反應 患者主要不良反應為粒細胞下降、貧血、胃腸道反應及肝功能異常。總體不良反應輕微,對化療的耐受性好,無治療相關性中斷出組病例。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對出現復發或轉移的Ⅲ~Ⅳ期胸腺癌患者進行化療可使部分患者得到緩解,并延長患者生存時間[1]。目前一般應用的化療方案為CAP(環磷酰胺+阿霉素+順鉑),EP(依托泊甙+順鉑),VIP(依托泊甙+異環磷酰胺+順鉑)和ADOC(長春花堿+環磷酰胺+阿霉素+順鉑)方案;采用這些化療方案治療,患者的RR為30%~90%,OS為1.3~4.3年[2]。隨著新一代化療藥物的應用,晚期胸腺癌患者獲得了更多的治療機會。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DP方案,對照組采用CAP/IEP/NIP方案化療,兩組的RR分別為48.6%和25.7%,DCR分別為85.7%和74.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FS和OS較對照組均有延長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腫瘤分期、腫瘤是否完全切除及其病理類型與晚期胸腺癌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3]。本研究中,對70例晚期胸腺癌患者行生存單因素分析,顯示分期、是否放療和是否手術與生存期明顯相關;多因素分析同樣得出,分期為Ⅲ期、放療、手術可以明顯延長生存期。目前對于Ⅲ、Ⅳ期胸腺癌患者,多主張采用綜合治療。本研究的患者皆為晚期胸腺癌,在Cox多因素分析中,患者在化療的同時是否合并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與預后相關。
由于惡性胸腺瘤發病率低,目前臨床尚無標準化療方案。本研究發現,化療聯合放療或誘導化療后再行手術可顯著改善預后。因而,對于晚期胸腺癌患者應選擇化療聯合放療和(或)手術等多學科治療。
[1]Girard N,Mornex F,Van Houtte P,et al.Thymoma:a focus on current therapeutic management[J].J Thorac Oncol,2009,4(1):119-126.
[2]Giaccone G,Ardizzoni A,Kirkpatrick A,et al.Cisplatin and etoposid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thymoma.A phaseⅡstudy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Lung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J].J Clin Oncol,1996,14(3):814-820.
[3]Detterbeck F,Youssef S,Ruffini E,et al.A review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thymic malignancies[J].J Thorac Oncol,2011,6(7 Suppl 3):S1698-S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