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11年我國奶業主產區奶牛不同養殖模式生產管理狀況調查與分析

2012-10-10 07:20:18馮艷秋陳慧萍聶迎利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中國乳業 2012年2期

文 / 馮艷秋 陳慧萍 彭 華 聶迎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1 主產區奶牛養殖總體情況

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后,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主產區的奶牛養殖業不斷得到恢復。具體表現為以下3 個方面的特點:

1.1 奶牛存欄出現恢復性增長

2011年主產區奶牛存欄量較2010年同期有少量增長,表現為穩步增長。以內蒙古為例,截至2011年第3 季度,全區的荷斯坦奶牛存欄為252.8 萬頭,同比增長了3.2%(數據來自2011年內蒙古農牧業廳廳長郭健在“內蒙古奶業協會2011年會”上的講話)。

1.2 養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

奶牛飼養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養殖場和小區的數量有所增加,規模有所擴大,規模化養殖比例逐漸提高。以河北省為例,截至2011年10月末,河北省存欄奶牛300 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率達到94%(數據來自河北省畜牧局提供的材料,河北省將養殖小區也視為規模養殖)。

1.3 散養戶逐漸退出

受飼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增加,疫情頻發,進口奶粉沖擊等因素的影響,奶牛養殖效益大幅下降,散戶虧損比例增加,逐漸退出奶牛養殖。以黑龍江省為例,調研的農戶中有90%都表示要減少奶牛飼養頭數或是不再養牛了。

圖1 黑龍江省奶牛養殖總體情況

圖2 內蒙古自治區奶牛養殖總體情況

圖3 河北省奶牛養殖總體情況

圖1 ~3 為黑龍江、內蒙古和河北2008年、2009年、2011年的奶牛存欄量和規模化養殖的比例(百頭以上的規模場和小區的比例)。從圖中可以看出,主產區奶牛養殖總體發展情況良好,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但不同省份進度不同(沒有2010年的情況,是由于無法獲得2010年數據)。

2 三種養殖模式飼養管理現狀及對比分析

受各地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政策的影響,3 種養殖模式的生產管理狀況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種養殖模式下,不同類型的養殖狀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分析3 種養殖模式的飼養管理狀況之前,首先對3 種模式的基本情況進行分類總結。

2.1 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的基本情況

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規模養殖場可以分為3 類:一類是乳品企業投建或是參股的規模場,此類規模養殖場的規模一般較大,為1 000~5 000 頭左右,也有5 000~10 000 頭,甚至10 000 頭以上的,一般地處奶牛養殖黃金地域或是離乳品企業較近的地方;一類是由采取多元化經營的其它行業的企業投建的,此類規模場的規模多在1 000 頭左右;還有一類是由養殖大戶投建的規模養殖場,受資金、人員、場地等因素的影響,此類規模養殖場的奶牛存欄多在100~200 頭。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規模養殖場,機械化設施都比較齊全,飼養管理較為規范,大型規模養殖場比小型規模養殖場更加注重疫病防控。

同樣,根據經營模式的不同,小區也可以分為3 類:一類是完全由政府投資建設,并出租給養殖戶使用的小區,由于投入資金大,管理較為困難,因此此類小區的數量較少;一類是政府和養殖戶共同投資建設的,即由政府出土地和基礎設施,養殖戶自建牛舍和住房,乳品企業負責在小區內建奶站,此類小區的數量也較少,多出現在城郊的村中,目的是將散養戶集中在一起,避免村落環境的污染,黑龍江和內蒙古的一些小區采取的都是這種運行模式;還有一類是由養殖大戶或是奶站負責人投資籌建的,此類小區較多,目前河北省1 664 個小區多是這種類型,盈利性質較為明顯。現有的小區,多數管理較為松散,不能完全實現四統一,即“統一配料、統一飼養、統一擠奶、統一防疫”,但都能做到統一擠奶。

根據是否以養牛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可以將散養戶分為2 類,一類是以養牛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散養戶,奶牛存欄在20~50 頭之間,飼喂比較精細,多使用自制青貯;一類是以養牛收入為輔助收入的散養戶,養殖規模在10 頭左右,此類養殖戶一般有多年養牛經驗,年齡在50 歲以上,受體力、精力的限制,奶牛飼養管理粗放,有什么料喂什么料,青貯使用率低。

2.2 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的養殖現狀

奶牛的生產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從飼養飼料、良種繁育、奶牛保健和環境保護4 個方面進行分析。

2.2.1 飼養飼料

(1)規模養殖場

飼料方面,粗飼料多會使用苜蓿和羊草,資金充足的還會使用進口苜蓿;青貯使用率高,多通過自種或收購青玉米,自制青貯;精料會使用玉米、豆粕、油菜餅等自配,有的會外購一部分精料補充料。飼養方面,采取分群管理,分群飼養,只是存欄數較少的規模養殖場分群較為簡單;多數規模養殖場會采用TMR飼喂,沒有攪拌機的小型規模養殖場,通過人工將粗飼料簡單混合后飼喂。

(2)養殖小區

多數入駐小區的養殖戶,都是以養牛為生的農戶,養殖規模在20~50 頭之間。粗飼料方面,青貯的使用率高,利用自家和租種土地種植并自制青貯,也有一些養殖戶會購買苜蓿和羊草;精飼料方面,除了會購買廠家配制好的精料補充料,還會利用自己種植和收獲的玉米,作為干奶牛的精料。冬季時,很多小區的養殖戶使用干的玉米秸稈作為粗飼料。飼養方面,采取分群飼養的較少,幾乎沒有采用TMR技術的養殖戶。

(3)散養戶

散養戶中,以養牛為生的農戶,與小區內養殖戶的飼養管理情況基本相同。以養牛為副業的農戶,主要飼喂精料補充料和部分青貯,冬季時粗飼料則主要以干的玉米秸稈為主,飼養管理較為粗放。

2.2.2 良種繁育

除了飼喂水平外,奶牛的品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奶牛的產奶量。為了優化品種,規模養殖場或者引進優質種群,或者使用優質的進口凍精、性控凍精,并且奶牛的系譜記錄清楚。養殖小區內養殖戶和散養戶對品種的關注程度不夠,使用的凍精多為國家奶牛良種補貼的凍精。

2.2.3 奶牛保健

乳房炎、肢蹄病、消化系統和繁殖方面的疾病是奶牛的多發病。規模養殖場對奶牛疾病的治療與防疫較為重視,有專門的獸醫為奶牛醫治,進入牛場之前有專門的消毒措施,還會定期對場內和設施進行消毒。相比之下,養殖小區和散養戶對奶牛疾病和疫病的重視程度都不夠,患病奶牛的治療不及時,奶牛的淘汰率高,除定期打疫苗外無其它防疫措施。

2.2.4 環境保護

在奶牛養殖過程中,如果不及時處理奶牛產生的大量的糞污、廢水,就會對周邊的空氣、水體等造成威脅,并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規模養殖場的奶牛飼養規模大,所產生的糞污最多,所采取的糞污處理方式除直接還田外,還有沼氣發電、發酵自制有機肥等。雖然規模養殖場在糞污處理方面已經進行了很多嘗試,但是由于糞污加工再利用目前無論哪種形式,都是高投資、低收益,或者是負收益,所以多數規模養殖場主要采取直接還田的方式處理糞污。養殖小區的糞污處理多是由小區內的養殖戶自己處理,而養殖戶也多選擇直接還田。散養戶的糞污處理也是直接還田,在一些養殖大戶比較集中的地區,由于沒有足夠的耕地用來處理糞污,牛糞被隨意堆積在村子里無人管理的地方,蒼蠅亂飛,氣味十分難聞,附近村民意見很大。

盡管各個地區3 種模式之間的養殖情況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規模養殖場的飼養管理較養殖小區和散養戶更加規范;養殖小區內養殖戶和散養戶的飼養管理水平相當,2 種養殖模式下的大養殖戶與小養殖戶之間的飼養管理狀況差異較大。

為了能更好地對比3 種養殖模式的養殖現狀,本文利用實地調研數據,制作了表1,對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的奶牛飼養管理的各方面進行了比較。

3 生鮮乳的產量和質量

不同的飼養管理模式下,生鮮乳的產量和質量均有所區別。由于飼養水平較高,管理較為規范,規模養殖場泌乳牛的平均單產多在5 000 kg/年以上。養殖小區內的養殖戶,一般情況下飼喂較精細,泌乳牛的平均單產在4 000~5 000 kg/年之間。散養戶養殖水平相差較大,好點的養殖戶,泌乳牛單產可達到5 000 kg/年,大多數散養戶泌乳牛的單產水平在3 000~4 000 kg/年之間(表2)。

表1 奶業主產區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奶牛養殖狀況

表2 奶業主產區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生鮮乳產量與質量情況

圖4 2010~2011年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生鮮乳價格

生鮮乳質量方面,規模養殖場的營養指標和衛生指標相對較高,并且比較穩定,比較受乳品企業的歡迎。一般情況下,規模養殖場的乳脂率可以達到3.2%~4.0%之間,乳蛋白率在3.2%~3.5%之間;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的乳脂率也可以達到3.5%以上,但乳蛋白率有些偏低,多在3.1%左右。規模養殖場生鮮乳的衛生指標控制得較好,可以將細菌總數控制在30 萬CFU/mL以下,體細胞數也在30 萬個/mL以下;養殖小區和散戶生鮮乳中細菌總數無具體數值,報告僅顯示合格,由于體細胞數不在檢測范圍內,所以也無從知道具體情況(表2)。從總體來看,規模養殖場所產生鮮乳的營養指標和衛生指標普遍優于養殖小區和散養戶。

4 三種養殖模式成本收益對比分析

飼養管理水平決定了奶牛養殖的成本收益,成本收益情況又影響著飼養管理方面的投入和水平。由于奶牛養殖周期比較長,養殖成本包括的內容和涉及的環節也比較多,因此,核算比較復雜,收入情況則相對簡單。不同養殖模式的成本和收入內容略有所區別。

對于規模養殖場來講,成本包括固定資產投入、飼料、人工、獸藥、折舊、貸款利息、管理費等支出,收入主要有售奶收入、售牛收入(犢牛、后備牛、淘汰牛)、糞肥收入等。對于散養戶而言,成本主要包括前期的購牛投入、固定資產投入、飼料、人工、折舊等,收入情況與規模養殖場相同。由于養殖小區都不收管理費,因此養殖小區內養殖戶的成本和收入情況與散養戶基本相同。

在養殖成本中,飼料成本最為重要,約占總生產成本的70%左右,飼料中的精飼料又是重中之重,其占總生產成本的50%左右,對于養殖小區內的養殖戶和散養戶而言,這2 個比例可能更高。在養殖收入中,售奶收入最為重要,約占總收入的60%以上,對于養殖小區內的養殖戶和散養戶而言這個比例甚至可以達到80%。因此,精料價格、粗飼料價格和奶價是影響奶牛養殖成本收益的關鍵因素。

4.1 主要成本單價及其變化情況

2011年飼料價格、人工費用出現了較大的漲幅,奶牛的飼養成本大幅增加;而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和奶牛的單產并沒有大幅提高,因此奶牛的養殖收入增幅有限,無論是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內的養殖戶,還是散養戶都感受到了成本上漲,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表3為奶牛飼養主要成本單價的變化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青貯價格和人工費用上漲最快,青貯價格增幅在25%~50%之間;人工費增幅達60%以上;精飼料和玉米價格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增幅在20%~30%之間;進口苜蓿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在10%以上。無論是哪種養殖模式,精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都在50%以上,因此2011年3 種模式的的養殖成本上漲幅度都超過了30%。

圖4為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和散養戶2010年和2011年售奶價格及其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看出,規模養殖場的生鮮乳價格最高,比散養戶每千克高出0.70 元;養殖小區內養殖戶的生鮮乳價格要略高于散養戶,平均每千克高出0.10~0.20 元;散養戶的生鮮乳價格最低,僅為規模養殖場的70%~80%。

從變化趨勢來看,3 種養殖模式的售奶價格都有所上升,但是相對于養殖成本的快速上漲,奶價的變化則略顯微小。3 種養殖模式的生鮮乳價格每千克都上漲了0.10~0.20 元,漲幅在3%~7%之間。由于散養戶奶價的基數較低,因此上漲的幅度最大,達到了7%。盡管如此,散養戶的生鮮乳價格還是遠低于規模養殖場。由于生鮮乳收入占總收入的60%~80%,因此在養殖水平沒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3 種養殖模式2011年的奶牛養殖收入較2010年雖有增加,但幅度小于5%。

表3 2010~2011年奶牛養殖主要成本的單價變化

總體來講,規模養殖場的利潤高于養殖小區養殖戶,養殖小區養殖戶的利潤略高于散養戶。2011年3 種養殖模式的利潤較2010年都有所降低,下降幅度在20%以上。

4.2 典型案例剖析

4.2.1 規模養殖場

位于黑龍江省密山市的某奶牛養殖場,是2002年建成的農墾系統下屬的國有牧場,設計規模為1 700 頭。目前奶牛存欄1 263 頭,成母牛701 頭,其中泌乳牛600 頭;犢牛136 頭,青年牛426 頭。員工總數 60 人,平均工資為2 500~3 000 元/月·人。該牛場使用的粗飼料主要有苜蓿、羊草、青貯等,精飼料是用預混料、玉米、豆粕和甜菜粕制成的混合料。牛場采用TMR技術對所有奶牛進行分群飼養,不同牛群的粗飼料稍有不同,其中苜蓿主要飼喂高產牛,羊草和青貯主要飼喂除犢牛外的其它牛群。泌乳牛的平均單產為7 600 kg/年·頭;2010年全年生鮮乳產量4 800 噸,通過簽訂合同交售給某地方乳品企業,價格為3.50 元/kg。

該牧場2010年主要支出共計1 344 萬元,包括飼料、人工、水電、防疫、折舊、管理費、租金、董事會經費、燃油、機械添置維修等費用。

其2010年的總收入共計1 520 萬元,包括售乳1 440 萬元,賣公犢牛9 萬元,賣淘汰牛57 萬元。

該奶牛場2010年生鮮乳的直接飼養成本為3.14 元/kg,完全飼養成本為3.38 元/kg,泌乳牛的年利潤為3 600 元/頭。由于成本增長迅速,2011年該場利潤下降,雖然還沒有確切的數據,但預計每頭泌乳牛的年利潤約為3 000 元/頭。

4.2.2 養殖小區

內蒙古舍必崖村養殖小區內劉姓養殖戶,男,32歲,家中存欄奶牛21 頭,其中成母牛10 頭,泌乳牛8 頭,青年牛8 頭,犢牛2 頭。自家有土地20 多畝,種植玉米和青貯玉米,主要用于奶牛飼養的飼料。每畝種植投入約500 元,自有鍘草機、粉碎機、拖拉機、柴油機、青貯窖等。青貯、精料、玉米主要喂泌乳牛和干奶牛,干的玉米秸稈主要飼喂后備牛。該戶生產的生鮮乳以3.00 元/kg的價格銷往當地某大型乳業集團,并從該企業下屬的飼料廠購買大量精料。該戶產奶旺季時奶牛的產奶量為25 kg/天·頭,淡季時為15 kg/天·頭,年總產奶量30 多噸。

2011年該戶奶牛養殖的主要支出共計12.4 萬元,包括精料補充料5 萬元,胡麻餅1 萬元,玉米3 萬元,燃油、電等動力0.3 萬元,疾病防治0.1 萬元,種地投入1 萬元,人工成本核算2 萬元。

2011年該戶奶牛養殖的主要收入共計11.7 萬元,包括售奶收入10 萬元,淘汰牛1.5 萬元,售牛犢0.2 萬元。

如果不考慮人工,2011年該養殖戶的利潤為1.3 萬元,泌乳牛的年利潤為2 000 元/頭。如果考慮人工費用,則該養殖戶2011年共虧損7 000 元左右。

4.2.3 散養戶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禿力亥村散養戶,張某,男,49歲,由于年齡較大,且無什么技能,未外出務工,子女已成人,主要收入來源為養牛和種地。2011年存欄奶牛9 頭,犢牛4 頭,育成牛2 頭,泌乳牛3 頭。張某自有土地30 畝,租種他人土地20 畝,全部種植玉米和青貯玉米,作為養牛的飼料。

張某從2000年開始養牛,現在的簡易牛棚就是當時搭建的。自有鍘草機、四輪車等機械設備。飼料除自己的青貯、黃貯、玉米面外,還從伊利的飼料場購買精料補充料。精粗飼料簡單混合后飼喂,糞污是人工清糞,并直接還田。該戶的牛產奶量較高,平均每頭泌乳牛年產量為5 000 kg;在奶站機械擠奶,生鮮乳售價為2.80 元/kg。奶站的奶送往伊利公司,伊利公司每月將奶款直接打到奶戶的賬號上。

由于奶牛養殖、種地的成本和收益有重疊,張某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很多養殖戶對成本都說不清楚)。但是據張某粗略計算,2011年在不倒奶、奶牛不生病,不計算人工的情況下,每頭泌乳牛的凈收益為2 000 元左右。另外張某還稱,產量低于5 000 kg/年·頭的泌乳牛是不能養的,村里的很多散養戶信心不足,賣牛殺牛數量增加,奶牛數量下降,部分散養戶甚至退出了奶牛養殖行業。

5 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看來,2011年奶業形勢發展良好,主產區奶牛養殖積極性得到不斷恢復,奶牛存欄出現恢復性增長,養殖規模化程度提高。雖然3 種養殖模式依然并存,但是散戶退出的速度在加快。規模養殖場在飼養飼料、良種繁育、奶牛保健等方面的飼養管理水平水平都要高于養殖小區和散養戶,養殖小區和散養戶的飼養管理水平水平基本相當。由于單產和奶價較高,規模養殖場的利潤高于養殖小區養殖戶,養殖小區養殖戶的利潤略高于散養戶。2011年,3 種養殖模式的利潤都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在20%以上。如果考慮勞動力成本,小區和散養戶的奶牛養殖幾乎沒有利潤。

雖然奶牛養殖形勢總體良好,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4 個方面:

5.1 三種模式并存,規模化比例有待進一步提高

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是我國奶牛養殖的必然發展方向。在從分散飼養過渡到集約化飼養的過程中,3 種模式還會長期共同存在。從3 個主產區調研的數據看,規模養殖場的養殖模式在奶牛飼養、資源利用、經濟效益、環境保護、抵御風險、安全監管等方面,都明顯優于養殖小區和散養的養殖模式。在政府和乳品企業的推動下,規模養殖場的數量增加,規模不斷擴大。雖然近幾年我國奶牛養殖的規模化比例有所提高,但是與國外的規模化程度相比,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5.2 規模養殖場生產效率低,議價能力弱

近幾年我國規模養殖場的數量增加迅速,但是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儲備不足,導致規模養殖場生產水平參差不齊,生產效率不高,人均飼養奶牛頭數為20~30 頭,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00 頭。規模養殖場議價能力弱,基本是乳品企業定價,在2010年、2011年飼料成本和人員成本快速上漲的情況下,奶價漲幅較小,規模養殖場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5.3 養殖小區管理松散,疫病爆發的風險增加

養殖小區作為我國奶牛養殖規模化進程中的一種過渡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調研的小區中,有一些小區僅實現了統一擠奶和統一售奶,而統一防疫、統一制作青貯、統一飼養管理都沒有完全做到。養殖小區實際上只是將散養戶由原來的“分散飼養”改成了小區內“集中散養”,進入小區的養殖戶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養奶牛。養殖小區這樣的生產模式,不僅沒有降低養殖戶的奶牛飼養成本,還給養殖戶帶來了諸多的不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奶牛疫病爆發的風險。

5.4 散養戶經濟效益低下,養殖積極性下降

在飼料成本上升,奶價變化不大,奶牛單產水平沒有較大提高的情況下,散養戶利潤下降,泌乳牛的年利潤多在1 500~2 500 元/頭之間。部分飼養管理水平低,奶牛單產低于4 000 kg/年的養殖戶,逐漸退出奶牛養殖行業。隨著規模化進程的推進,散養戶退出奶牛養殖的速度在加快。調研過程中,散養戶信心不足,賣牛、殺牛的數量增加,有些地區的散養戶甚至售賣所有犢牛,包括母犢牛,僅養泌乳牛,散養奶牛數量下降迅速。

6 政策建議

6.1 繼續推進規模化養殖,發展適度規模牧場

散養模式生產效率低,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雖然近年來散養戶退出速度加快,但是對于70%的基數而言,仍有大量的奶牛處于散養狀態,推進奶牛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考慮當地的土地資源、水資源、乳品加工、乳品消費等因素,切勿貪大喜功,要因地制宜地發展適度規模的奶牛養殖。

6.2 提高規模養殖場生產管理水平,增加利潤

提高單產是增加牛場利潤的關鍵,使用優良品種和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又是提高單產水平的關鍵。很多規模養殖場的實踐經驗已經證明,優良的品種、優質的凍精,能迅速提高規模養殖場的單產水平。對于一些良種率達到100%的規模養殖場來說,加強人員管理則是關鍵。如加強規模養殖場人員的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激勵普通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逐步提高規模養殖場的生產管理水平,從而實現奶牛單產提高,牛場利潤增加的目標。

6.3 適度發展小區模式,加強小區管理

一些名不副實的養殖小區,變成了“集中散養”,不僅違背了小區模式的發展初衷,還帶來很多負面的作用。政府相關部門不應為了加快推進規模化進程,而大力鼓勵發展小區模式。對于已經存在的養殖小區,要加強管理,督促小區真正實現“五統一”,即統一防疫、統一青貯、統一飼養管理、統一擠奶、統一售奶;對于督促和限改后仍不能達到“五統一”,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小區,應逐漸取締。

6.4 通過多種途徑,保護散養戶利益

單產水平低,是制約散養戶收益提高的關鍵因素之一。應通過一些科技項目的實施,加強對奶農從配種、飼喂、擠奶,到防疫等奶牛養殖關鍵技術和環節的培訓,逐步提高散養戶的養殖和管理水平,從而提高奶牛單產,增加奶牛養殖效益。

合理的奶價對于保護奶農利益是十分必要的。應總結黑龍江省的經驗,逐漸在奶業主產區推行生鮮乳收購政府指導價,保護奶農的利益。應鼓勵各地通過發展奶聯社、合作社,定期召開定價協商會等,增強奶農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奶農的議價能力。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免费毛片| 999福利激情视频|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毛片手机在线看|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干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影院|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黑人在线|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日b视频| 在线国产三级|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毛片在线看网站| 青草精品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精品91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图区|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综合网|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青青国产在线|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欧美第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91免费观看视频| av在线5g无码天天|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毛片免费| 国产网站黄| 国产青青草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毛片网站|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婷婷六月天激情|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婷婷成人综合|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三级|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婷婷|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98超碰在线观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