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堅
英國職業資格制度覽析
□鄭 堅
作為英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職業資格制度一直以來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為了讓職業教育更好地對應勞動力市場需求,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英國政府在以往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又推出了新的改革創新,旨在解決經濟社會新發展所帶來的新問題。本文希望通過系統地介紹英國職業資格制度的發展改革歷程,分析英國職業資格制度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問題,來呈現英國職業教育的最新發展動態,并為我國完善職業資格制度提供一些參考。
英國;職業資格;改革;挑戰;
英國的職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其職業資格制度上,無論是高中階段還是高中后階段的職業教育都以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為教育教學目標之一。英國的職業資格體系形成已久,且歷經多次改革,雖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甚至改革的東西,但它的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英國各界對于職業教育的殷切期望和高度重視,同時也是人們了解英國職業教育的一個很好的窗口。
根據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工作委員會2007年的定義,職業資格的首要目的是為學習者提供在某一領域或某一職業中工作或就業所需的相關知識、技能或能力;為當前正在工作或已經就業的人群增加勞動力市場機會。英國的資格種類繁多,各種資格的要求和獲取方式不盡相同,為避免資格種類多樣性給人們帶來的混淆以及為了構建資格之間的相互銜接,英國一直在資格體系構建方面下大力氣。
(一)國家資格框架(NQF)
在資格與學分框架(QCF)建立之前,英國的資格體系可以分為兩類:國家資格框架(NQF)和高等教育資格框架(FHEQ)。國家資格框架(NQF)的證書等級為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士所承認(蘇格蘭有自己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簡稱SQF)。該體系把對學員要求一致的資格等級放在一起,同一等級包含很多學科領域的證書,所花時間不盡相同。國家資格框架還體現了同等資格如何轉換以及低等資格如何向高等資格上升,國家資格框架中的所有資格證書都必須經過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管理機構(威爾士學歷管理、教學大綱與評估委員會;北愛爾蘭教學大綱、考試與評估委員會;英格蘭教學大綱和學歷管理委員會)認證,方由相關授權機構頒發。這樣可以確保體系中的所有資格的質量,并能滿足學習者和雇主們的雙方需求。

表一 國家資格框架

第五級-高級教育證書與文憑-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專業學歷證書-具備加深某一工作及研究領域知識的能力,以便于個人能夠對復雜的問題和環境做出反應-具備管理和培訓工作的高水平技能和能力-適合高級技術人員、專業人員和管理人員第六級-國家專業生產技能證書-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高級專業學歷證書-某工作和研究領域具備高層次知識的專家,可以通過自己的想法和研究來應對復雜的問題和環境-適合知識性專門人才和專業管理人才第七級-具備高端精深的知識,能對錯綜復雜及不可預見的問題和環境做出自主應對-適合高級專業人士和管理人員-翻譯文憑-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BTEC)高級專業學歷證書第八級專家證書-開發新的創新性工作方式,拓展或重構現有知識和專業實踐-適合某一專門領域的領軍人物
國家資格證書體系包含的證書種類很多,涵蓋領域很廣,其中職業資格證書主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NVQ)和普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GNVQ),后者只要求申請人了解各種不同工作的基本技能,在2005到2007年期間,該資格證書體系逐漸淡出,取代它的是一系列其他的職業資格證書,比如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證書(BTEC)、牛津劍橋與皇家藝術協會考試證書(OCR)以及應用學科的普通中等教育資格證書(GCSE)和普通教育證書(GCE)等。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及蘇格蘭職業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英國職業資格證書)是與工作相關、以能力為本位的資格證書,它基于國家職業標準,規定了某一職業的合格表現,界定了當前的最佳工作方式,適應未來要求的能力以及具備勝任工作的知識和理解力。該體系的資格證書不規定完成時間,申請對象可以是全職職工,也可以是正在工作或做兼職的學校/學院學生,沒有年齡限制,沒有特別的準入要求,根據所需能力不同可以分為五個等級,其中1到3級的主要適用人群是14到19歲人群,第4、5級在這個年齡段較少。

表二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等級要求
英國的職業資格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圍繞著整合與銜接兩個主題進行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在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提高技能人才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資格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職業資格的制定沒有充分體現行業企業的需求,資格的獲取方式不靈活,不利于在職人員申請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為此,一場繼續圍繞著整合與銜接兩大主題的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有針對性地展開了。
2006年,英國國家就業委員會主席利奇爵士公布了一份英國技能研究報告:《引導英國到2020年成為世界級技能強國的路線圖》。根據這份報告,英國政府開始了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工程(UKVQRP),旨在通過推行資格與學分框架(QCF),通過加強行業技能委員會的職能以及通過改革資助政策來建立一個能有效體現學習者和企業需求、提高技能水平及資格效益,改善英國經濟競爭力、幫助學習者個人充分發揮潛力的職業資格體系。
職業資格改革工程的涉及面很廣,改革的對象從資格必要性的認定、資格的授予到成績記錄這樣整個英國職業資格體系,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第一,推行以學分及單元為基礎的資格及學分框架(QCF),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小塊學習(單元),從而有更多的學習得到承認。
第二,行業技能委員會開發行業資格戰略(SQS)以保證職業資格能有效體現企業需求。同時審批資格與學分框架中的職業資格。
第三,制定合理程序,幫助企業利用更多經認證的資格作為培訓的組成部分;通過公共經費改革促使資格在滿足企業與學習者需求方面更具有針對性。
第四,整合現有資格,幫助學習者個人和企業更容易地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職業資格。
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委員會(UKVQRB)的成員包括:商業創新與技能部(BIS)、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UKCES)、行業技能委員會聯合會(A lliance)、頒證機構聯合會(FAB)、資格聯合委員會(JCQ)、資格與課程局(QCA)、資格與考試管理辦公室(Ofqual)、學習與技能委員會(LSC)、威爾士聯合政府兒童、教育、終生學習和技能部(DCELLS)、課程考試及評估委員會(CCEA)以及就業與學習部(DEL)。其中與英國資格開發最密切相關的主要是行業技能委員會和頒證機構,其主要職能如下:
(一)行業技能委員會的角色
行業技能委員會是面向企業的全國性獨立機構,其任務主要是建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技能體系。英國現有25個行業技能委員會,涵蓋了英國90%的經濟領域。具體的職能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1.調查提供勞動力市場信息;
2.開發行業技能協議 (SSA)、行業資格戰略(SQS)——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基礎、行動計劃(AP)以及在必要時提供評估戰略(AS);
3.對本行業需求進行戰略分析,以指導頒證機構開發相關符合需求且靈活的資格來滿足市場需求,并根據需求情況推動創造和革新;
4.根據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UKCES)的國家職業標準戰略以及質量標準(QC)提供國家職業標準(NOS),推動資格開發;
5.確定公共投入資助的重點資格,對于本行業包含2、3等級的資格給予要求上的建議;
6.根據商業創新與技能部(BIS)發布的指導原則開展早期對話及審批工作,同時需體現頒證機構聯合會(FAB)、資格聯合委員會(JCQ)、行業技能委員會聯合會(A lliance)等機構的指導要求;
7.為企業提供全面客觀的資格信息;
8.在可能的情況下支持跨行業發展。
(二)頒證機構的主要職能:
頒證機構在資格及評估設計中提供專業服務、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單元及資格內容的開發、保證順暢的資格及評估開發體系和過程、管理諸如學校、學院或培訓教學機構等開設資格教學培訓的機構(通過保證教學環境、教材教法以及內部評估體系的完善來負責本機構教學培訓項目的質量)的審批。其具體職能如下:
1.根據行業資格戰略(SQS)、行動計劃(AP)以及相應的評估戰略開發資格及資格單元;
2.根據上述文件和本行業行業技能委員會的戰略分析,以及機構本身對于市場的了解來設計相關符合需求且靈活的資格,并適當體現創新性和創造性;
3.根據資格的目標要求,設計并實施適當的評估方案;
4.開發旨在體現職業能力的資格時,要考慮本行業的國家職業標準;
5.參與根據商業創新與技能部(BIS)發布的指導原則,同時體現頒證機構聯合會(FAB)、資格聯合委員會(JCQ)、行業技能委員會聯合會(A lliance)等機構指導要求的早期對話及審批工作;——行業技能委員會及頒證機構在資格批準中的工作指南;
6.向資格與學分框架(QCF)、威爾士學分與資格框架(COFW)以及蘇格蘭學分與資格框架(SCOF)報送資格及資格單元;
7.保證報送給資格與學分框架(QCF)、威爾士學分與資格框架(COFW)以及蘇格蘭學分與資格框架(SCOF)的資格和資格單元(無論是否本機構自行開發)符合規范及要求;
8.開展質量保障、證書頒發、訴請接受等工作,保證資格的平等性和多樣性,保證對申請人的必要支持和幫助;
9.向企業、培訓機構以及個人推廣資格
在整個資格開發的過程中,行業技能委員會與頒證機構之間的合作十分密切,雙方通常會通過“行業技能委員會及頒證機構論壇”來圍繞資格開發與設計的問題進行密切的交流。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資格戰略以及相關評估戰略的制定都需要頒證機構參與。
特殊資格特指諸如執業資格、法律規定的資格以及頒證機構在早期對話中沒有充分向行業技能委員會呈報的資格等。其審批程序為:頒證機構同行業技能委員會進行前期對話——行業技能委員會給出原則上的支持——頒證機構開發資格——深入論證——頒證機構向行業技能委員會申請資格審批——行業技能委員會審批——頒證機構向資格與考試管理辦公室(Ofqual)提請認證。
除了行業技能委員會和頒證機構之外,其他相關的機構,比如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也在資格開發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例如,資格如果沒有得到審批(早期對話階段),頒證機構可以尋求英國就業與技能委員會進行調節。如果資格最終沒有通過審批,頒證機構可以直接遞交給證書監管部門請求最終決定。如果頒證機構對于審批原則有異議,頒證機構聯合會(FAB)、資格聯合委員會(JCQ)、行業技能委員會聯合會(A lliance)需成立聯合會討論整個體系問題。

(資格開發線路圖:職業標準—學習結果及評估標準—評估單元—資格—學習培訓—評估與質量保障—成果與證書)
(一)資格開發的相關概念界定
1.職業標準。職業標準由行業技能委員會組織制定。其主要目的在于明確個人在職場執行特定職務時必須達到的績效水平、界定工作崗位職能。職業標準體現了行業對于技能人才的現實需求,是英國職業資格開發的主要依據。
2.行業資格戰略(SQS)。在英國,行業資格戰略(SQS)由行業技能委員會(SSCs)開發,為每個行業的職業資格設定要求,利用對行業需求的深入調查,行業資格戰略(SQS)勾勒出雇主現在和將來對于職業資格的需求,頒證機構正是根據本行業的行業資格戰略來設計并開發相關的職業資格,歸納而言,行業資格戰略是解決需不需要開發職業資格的問題,而職業標準是解決如何開發職業資格的問題。

3.學習結果。學習結果列明學習者在學習后將‘知道’、‘理解’或‘能夠做’什么。學習結果關注的是學習者的成就而非教師或課程的初衷,它不同于學習模塊或課程的目標,但會支撐這些目標。
例如 單元名稱:數據庫軟件。
學習者將能夠按要求規劃、創建和修改關系數據庫表格;
首先,政府在推行新政的同時也應加強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家市場營銷行為的正面引導,切實明確購買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個人作為納稅義務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知情權。
能夠輸入、修改和組織數據庫中的結構化信息;
能夠運用數據庫軟件工具創建、修改和進行數據查詢并制取報告。
4.評估標準。設定學習者需要達到的標準,證明他們已經達到學習結果。
5.評估單元。評估單元包括一套連貫的學習結果和相關的評估標準,有簡潔的名稱;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技能領域,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或是兩者兼顧。評估單元可以進行單個評估,能夠促成取得一個或多個資格。其規模沒有限制,一些通用型的單元(如管理)可運用于多個行業,學習情境和資格。評估單元案例:安排商務旅行;設計和開發事件驅動的電腦程序;組織有效的汽車系統和運作。
6.評估。通過學習結果和評估標準的界定,明確運用什么方法評估學習者的知識、理解和技能。通常采用的評估方法包括:
直接觀察
工作產出的評估
筆試
口試
項目和任務
實踐評估
模擬
真實工作環境
目擊者證詞
(二)資格開發的操作步驟
具體而言,資格開發的整個過程基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某一特定領域所需的資格由行業資格戰略及行動計劃來規劃。
第二步:任命資格與學分框架單元審核小組。
第三步:組成資格與學分框架單元開發小組。
(1)收集并分析現有單元;
(2)確定單元標題;
(3)確定學習結果;
(4)明確評估標準;
(5)確定單元級別;
(6)規定學分值;
(7)制定單元合并原則;
(8)確定資格名稱;
(9)制定資格目標;
(10)其他信息。
第四步:資格與學分框架單元審核小組審核擬定好的單元。
第五步:提交行業技能委員會審批。
第六步:在資格與考試管理辦公室的監督下進行資格培訓。
第七步:給予合格者頒發相應的資格證書。
(三)資格開發的要求
盡管資格開發有職業標準和行業資格戰略等作為依據,開發小組在開發資格時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證資格的質量。
1.資格的內容必須反映它的目標,并且與行業要求接軌。比如如果一個資格證明的是職業能力的話,那么它的構成單元的學習結果就不能僅僅關注理論知識,還應該保證資格與行業現實需求的對應。
2.資格的開發過程必須吸引行業專家(包括雇主)和其他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以確保資格內容和架構的有效性。
3.資格的開發制定應該爭取高等教育機構的支持和參與,特別是涉及到專業性較強的資格類型更是如此。
4.資格的開發制定要保證其質量和相關性。只有這樣,該資格才可以被當作評估學習者成就的有效和可靠手段。
英國職業資格的開發主要由頒證機構進行,為了保證資格的質量以及能夠體現勞動力市場的真實需求,頒證機構在開發職業資格的過程中接受行業技能委員會和資格與考試與管理辦公室等機構的監督,這個開發過程力求體現針對性、有效性。

資格與學分框架突出靈活性與針對性。框架內的資格分解成若干學習模塊或學習單元,每一單元規定學分值(一學分代表十小時學習時間),學習者通過學習這些模塊或單元取得相應的學分。框架內設有三種層次的資格,其中資格認定(Award)需要1-12個學分;資格證書(Certificate)需13-36學分;學位文憑(Diploma)需37學分以上(包括37學分)。所有資格都界定了入門級(entry level)到8級的不同要求。
資格與學分框架中包含了大量的資格單元,大多數單元都是根據國家資格標準(NOS)制定而成的。每個單元大體包含以下幾個構成部分:標題、級別(1-8)、學分值、學習預期效果(學完之后學習者應取得哪些成果)、評估標準(如何確定學習者已經取得預期的學習成果)、學習時間指導。資格與學分框架有助于學習者使用不同種類、不同級別資格中的不同單元。
自從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委員會推行資格與學分框架以來,原國家資格框架(NQF)的資格逐漸轉移到新的資格與學分框架之中。到2010年2月中旬,資格與學分框架中共有資格3000余種。
英國的職業資格在國內國際都享有盛譽,它以優質靈活的特征成為英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英國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完善其職業資格制度。早在20世紀80年代,有鑒于英國職業資格種類繁多的問題,英國政府開始著手整合優化職業資格體系,一方面繼續賦予頒證機構開發并授予資格,另一方面要求所有的資格都要滿足國家職業資格(NVQ)的標準,并與1986-1997年間成立了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NCVQ)統一負責職業資格事務。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的職能隨后由資格與課程委員會(QCA)取代,其中的標準開發的職能后來又被轉給行業技能委員會,而監管的職能則由資格與課程委員會(QCA)和資格與考試辦公室(Ofqual)共同承擔。這一系列的機構改革過程,我們不難看出英國政府對于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的不懈努力。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工程(UKVQRP)可以視為英國政府繼續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的最新嘗試,此次改革工程涉及面廣,改革力度大,旨在整合優化現有職業資格種類,突出職業資格的靈活性和實效性,進一步幫助職業資格有效地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
(一)改革所面對的主要問題
為實現這一改革目標,英國職業資格改革工程需要面對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
1.大量年輕人獲取的職業資格并未能增強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
2.許多行業企業認同且十分重視的職業資格得不到政府的審核及資助。
3.14 -16歲人群如果選擇了職業資格將會影響到其16歲后的許多其他道路選擇。
(二)美國職業資格問題形成的原因
造成上述英國職業資格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監管體系的原因,又有開發主體和評估審核的問題,具體說來,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相比于其他發達國家把職業資格的開發、管理和頒發由政府部門,或政府部門與企業及技術專業機構共同管理的情況,英國職業資格的開發和頒發職權都賦予了考試和頒證機構。而頒證機構一方面為了吸引更多的申請人群,往往會犧牲資格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來滿足申請者對于簡易性和快捷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頒證機構在推出推廣資格的時候,很容易受到短期市場需求的影響,從而出現盲目的跟風現象,最終導致職業資格脫離實際勞動力市場需求,致使很多職業資格不能在勞動力市場中體現其價值。
2.盡管英國職業資格的制定是在行業技能協會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頒證機構獨立組成開發小組,主要根據國家職業標準進行制定,開發小組更多關注的是潛在申請人的需求,往往未能切實把學校、培訓機構以及企業吸收進來,這樣制定出來的職業資格必然存在脫離現實需求的風險。
3.職業資格的數量是英國給予職業教育撥款的一個重要依據。為了盡可能多地申請政府撥款,各類職業教育機構極力鼓動學生申請各種職業資格,從而使得職業資格泛濫,盲目性和重復性問題突出。在此過程中,職業教育機構往往忽視了職業資格對于學生本人的實際作用,相反,還會出現由于過早申請職業資格限制了學生日后發展的情況。
4.對于英國職業資格改革的不斷嘗試也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由于職業資格體系的頻繁變化,有些職業資格的名稱一改再改,使得整個社會很難適應。尤其是一些傳統的職業資格,由于要統一到QCF體系之中,使得它們失去了自身獨立的聲譽和市場認可度。另外,整個資格體系中的職業資格越來越趨于專門化,這種職業資格將不利于培養技能人才的適應性和綜合素質。
一改再改的英國職業資格制度,的確在延續性和穩定性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但英國社會為發展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職業教育所付出的努力也可見一斑。盡管英國職業資格制度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但它內含的“銜接性、靈活性、大眾化、標準化”等宗旨是我們在改革發展職業教育過程中應該學習借鑒的。
[1]Regulatory arrangements for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Office of the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or,2008.
[2]2009/10 Annual Report——A strong and influential voice for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industry,Federation of Awarding Bodies.
[3]Guide to Developing National Occupational Standards,Geoff Carroll and Trevor Boutall,March 2010.
[4]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Reform Programme,John Landeryou,UK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Reform Project Board.
[5]Review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Wolf Report,Alison Wolf,March 2011.
[6]A guide for SSCs and awarding organisations on how to give approval of qualifications,2010.
[7]A working relationships protocol for SSCs and awarding organizations,2010.
[8]SSC Approval Process Guidance,BIS,2009.
[9]Explaining Qualifications,Ofqual,2009.
[10]China-UK Voc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Dialogue_Turning Standards into Curricula:A UK Perspective,Mark Novels,2011.
責任編輯 王春桂
G719.651
A
1001-7518(2012)01-0087-06
鄭堅(1980-),男,教育部職教中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比較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