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特約記者 金紅鋼 董 波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天津石化公司總經理許紅星訪談
○ 文/本刊特約記者 金紅鋼 董 波
近年來,天津石化通過信息化建設,將企業的經營管理、生產管理和生產控制連成一線,實現了對生產管理的實時優化控制閉環管理,取得了最大經濟效益。
天津石化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下屬特大型子公司,企業規模大,生產流程長、工藝復雜、點多面廣。近年來,天津石化全面貫徹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以ERP為主線的信息化建設,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石油石化傳統產業”的重要戰略決策。通過廣大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信息化實現了快速發展。本刊特約記者就此采訪了天津石化公司總經理許紅星。
中國石油石化:許總,您好!請問,您是如何看待石油化工企業信息化建設以及“兩化融合”的必要性的?
許紅星:當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信息技術應用日新月異,信息化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深刻。大量事實表明,信息化已經成為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強大驅動力。信息化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而且是一場深刻的認識革命和社會變革。在現代條件下,企業要實現又好又快、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一定需要信息化,走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從天津石化的實踐看,信息化可以極大地增強企業的軟實力。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有機結合形成了企業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當今企業軟實力的競爭日益加劇,而信息化正是提升企業軟實力的有效途徑。
中國石油石化:天津石化為什么要帶頭應用信息化技術?
天津石化煉油年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550萬噸,綜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萬噸,乙烯年生產能力120萬噸(含中沙合資公司),是國內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和華北地區最大的煉油基地,公司的經營規模、資產總量、資產質量、營利能力等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面對這樣的形勢,更加促使我們必須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符合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和企業實際情況的經營管理模式,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規范化、生產管理最優化、過程控制智能化,實現工藝、設備、安全的全閉環生產動態管理體系,為堵塞漏洞提供手段,為管理變革提供動力,為企業的持續經營和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中國石油石化:請您談談天津石化信息化應用的情況。
許紅星:截至目前,天津石化已建成ERP、MES、LIMS、OA、設備管理、計量管理、實時數據庫、部分裝置先進控制(APC)、生產運營實時監控與分析、生產經營分析決策、信息門戶、電子檔案管理、蒸汽管網在線優化、全面預算管理(TBM)、燃動優化、工業水分析、財務報表、短信平臺、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EHR)、VOD及直播、中國石化總部視頻會議、煉油生產調度系統(ORION)、桌面管理系統(BES)、防病毒、一卡通、生產調度視頻會議等27套系統。
中國石油石化:天津石化信息化應用取得了哪些成效?
許紅星:建設信息系統的目的在于應用,只有信息系統得到有效應用,在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開拓市場和提高技術水平上見到成效,才是真正發揮了信息化的作用。我們一直堅持建設與應用并重,通過加快信息化建設為我們有效應用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通過有效應用來促進我們信息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業務不斷延伸,我們清醒的認識到,靠傳統的檢查、整改的方式已達不到現代企業的管理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才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把信息化作為企業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來重視和推動,以信息化手段來支撐公司創世界一流企業的建設。

●供圖/董 波 朱 瑩
一是促進了體制改制,支撐了業務重組,規范了業務流程。ERP的實施與企業管理體制緊密結合,有效推進了組織架構和管理層級的扁平化,企業各項核心業務流程實現了高度集成和規范運作。
二是強化了內部控制,促進了管控水平的提升。通過實時集成功能,實現經營生產計劃與控制的有機結合,提高生產計劃的準確性。通過計劃與實際對比,可以準確地掌握各種原料和產品的流動、消耗和存儲狀態,提供優化的原料配置、合理地安排儲運能力,為生產計劃的滾動制定提供了依據。從而對整個生產活動進行了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裝置優化能力。
三是促進了生產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為生產管理業務部門提供了多方位的高效信息支撐和技術手段,為生產調整提供依據;通過公用工程的有效管理,實現節能降耗;通過建立裝置模型、油品移動模型,提高了對生產過程管理的能力。
四是整合了信息資源,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通過企業內部財務、計劃、銷售、采購、生產等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做到了“財務一本賬,物資一個庫、信息一套數”。過去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工作日的時間才能完成的原材料成本結轉的工作,現在半天就可以完成。用罐量的自動計算取代了原有的人工查表計算,節省了60%的工作時間。
五是促進了降本節約,挖潛增效,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物資網上采購率為99.96%,采購資金節約率為6.31%,物資業務流程得到優化,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結算時間,物資供應效率大為提高。
中國石油石化:許總,天津石化在“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上有什么愿景和規劃?
許紅星:“十二五”是天津石化大有作為、再上新臺階的機遇期,更是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提升經濟效益的關鍵期。公司明確提出在“十二五”末要把天津石化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石油化工企業”的奮斗目標,這更加促使我們必須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符合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和企業實際情況的經營管理模式,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規范化、生產管理最優化、過程控制智能化,從而進一步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這就為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必須有新高度、新目標,要進一步振奮精神,再接再厲,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和更加扎實的工作去抓好信息化工作。
公司“十二五”信息化指導思想是:積極貫徹總部“十二五”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規劃部署,緊緊圍繞公司“十二五”發展戰略,堅持 “六統一、三結合”原則,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和信息安全與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系統應用,不斷強化系統集中集成,保障系統平穩高效運行,為把天津石化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石油化工企業”提供強有力支撐。總體目標是:不斷完善生產運營實時監控與分析、生產經營綜合分析、信息基礎設施與運維三個平臺,實現信息發布與系統集成,推進分析與決策、經營管理、生產執行和過程控制四層架構建設。到“十二五”末,實現信息系統相互關聯,信息資源共享,關鍵控制點明確,異常問題反饋及時,全程在線運行高效,信息化水平進入中國石化煉化企業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