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亮 張 翼 宋 娟
1.河南中醫學院2009級研究生,河南 鄭州 450008;2.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腫瘤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8;3.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河南 商丘 476100
肺癌是當今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指除了小細胞肺癌外的所有類型的肺癌,目前對于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手段之一為化療,本實驗研究,結合非小細胞肺癌在臨床的主要表現癥狀,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肺與大腸構成表里關系,針對出現的肺氣不降,痰涎壅滯,咳嗽喘促等非小細胞肺癌中晚期常見的臨床癥狀,以“肺腸合治”,用宣白承氣湯加以治療。
全部60例均為本院腫瘤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7~69歲,平均(53.08±9.37)歲;其中腺癌14例,鱗癌16例;中央型17例,周圍型13例;Ⅲa期9例,Ⅲb期17例,Ⅳ期4例。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45~69歲,平均 (51.65±10.97)歲;其中腺癌11例,鱗癌19例;中央型18例,周圍型12例;Ⅲa期8例,Ⅲb期17例,Ⅳ期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病理分期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對照組給予NP方案:長春瑞濱 (NVB)25mg/m2,加入生理鹽水150ml中靜脈滴注,第1、5d;順鉑 (DDP)40mg,加入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第1~3d。21d為1個周期,連續化療2周期[1]。化療前應用止吐藥預防胃腸道反應,并應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硫酸鎂等藥物于用長春瑞濱前后靜脈滴注以保護靜脈血管,預防靜脈炎發生。化療前后各查血常規,發現骨髓抑制,給予升白細胞類藥物應用。試驗組在上述化療的同時及化療期間加用宣白承氣湯加味,藥物組成:生石膏15克、生大黃9克、杏仁粉6克、全瓜蔞5克,紅景天15克,當歸10克,生、熟首烏各10克,山藥10克,日1劑。2組均21天為1個周期,2周期后統計療效。
治療前后行CT或MRI檢查測量瘤體大小。參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實體瘤治療客觀效果判定標準,分完全緩解 (CR)、部分緩解 (PR)、無變化 (NC)、惡化(PD)。有效率= [(CR+PR)]/[(CR+PR+NC+PD)]×100%;穩定率= [(CR+PR+NC)]/[(CR+PR+NC+PD)]×100%[2]。
治療組30例,CR 2例,PR 12例,NC 11例,PD 5例,總有效率45.00%,穩定率 80.00%;對照組30例,CR 0例,PR 9例,NC 8例,PD 13例,總有效率30.00%,穩定率55.00%,兩組瘤體變化總有效率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穩定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0.05)。
由表1可見,治療前兩組各指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 (P>0.05);而治療組治療后CD3及CD4均升高、CD8降低,同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治療后CD3及CD4均降低,CD8升高,同治療前比較差異亦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相比亦有統計學差異 (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變化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細胞變化比較 ±s)
注:兩組比較*P<0.05;治療前后比較:△P<0.05。
指標 治療組 (n=30)對照組 (n=3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CD3 52.67 ±5.74 56.57 ±4.14△* 56.07 ±4.83 51.17 ±3.16△CD4 27.67 ±4.56 31.73 ±3.19△* 30.83 ±4.23 23.40 ±3.93△CD8 26.32 ±4.43 25.50 ±4.83△* 26.38 ±4.48 28.03 ±4.71△CD4/CD8 1.21 ±0.39 1.09 ±0.40△* 1.24 ±0.27 0.91 ±0.31△
由表2可見,治療前兩組腫瘤標志物血清CEA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治療后治療組同治療前相比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P<0.01),而對照組同治療前相比亦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血清CEA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EA變化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EA變化比較 (±s)
注:兩組比較*P<0.05;治療前后比較:△P<0.05,△△P<0.01。
治療組 (n=30)對照組 (n=3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CEA(u/L)7.96 ±1.33 5.03 ±2.23△△* 8.03 ±2.41 6.83 ±2.03△
當前非小細胞肺癌多采用綜合治療手段,但大部分NSCLC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期,因此,化療是NSCLC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療存在療程長、毒副作用大、易復發、依從性差及骨髓抑制明顯等缺點。現代醫學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整體防御功能衰退,尤其是細胞免疫功能水平低下有關,特別是T淋巴細胞核NK細胞功能狀態直接關系到腫瘤的發生與發展。激活的CD4、CD8細胞與NK細胞、巨噬細胞共同參與殺瘤作用,但是腫瘤組織產生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可使這些免疫細胞殺傷腫瘤細胞作用減弱,故腫瘤的發生、發展、轉歸與患者的免疫狀態有關[3]。中醫藥配合化療減毒增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療效。中醫藥治療肺癌以病灶穩定率較高、生存質量較好為主要特點,并在抗復發轉移方面具有潛在優勢[4]。
本研究結果證實,宣白承氣湯加味聯合NP方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以下優勢:緩解和穩定瘤灶,控制病情發展;可改善咳嗽、咯血、發熱、氣短、乏力及便秘等大部分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穩定并增加體重;保護和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標志物CEA水平;可見,宣白承氣湯加味聯合NP鉑類方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控制瘤體,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保護和提高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標志物血清CEA,減輕化療毒副反應。
[1]王蓉,束永前,劉連科,等.三種含鉑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23-25.
[2]李進.腫瘤內科診治策略[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54.
[3]徐燃,王衛星,姜勇,等.胸腺肽а1對胰腺癌患者免疫狀態的影響[J].交通醫學,2008,22(6):664-666.
[4]陸新岸,衛奕榮.參麥注射液聯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4):59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