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侯同娣
自1990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后,江蘇省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都一直位于全國前列。自2001中國加入WTO后,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江蘇省通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其發展速度及發展規模一直處全國前列,尤其是經過近幾年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健全制度以及完善市場運行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后,江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從2003年到2008年,江蘇實際到賬注冊外資25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7%,連續六年位居中國第一,截止2011年12月底,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已高達321.3億美元。在發展速度上蘇北地區要快于蘇南,但總量和絕對數量上蘇南仍處于優勢地位。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1990~2011年江蘇省外商直接投資趨勢圖
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息息相關并相輔相成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本短缺問題,因此積極引進外資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以及就業都產生了積極作用。為了體現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省又快又好地可持續地發展經濟的作用,本文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對FDI與相關經濟指標關系進行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總結,讓讀者充分了解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經濟發展的作用。
建立計量模型:lnGDPn=β0+β1lnFDInsum+εn
指標解釋:GDPn—江蘇第n年國內生產總值, FDInsum—截至第n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額。
利用江蘇省1990~2011年GDP和FDI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lnGDPn=6.006+0.548lnFDItsum
R2=0.9916, D.W=0.327, F= 204.2837
FDI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短期影響表現為需求拉動效應,長期影響表現為供給效應,因此,以FDIn(當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FDIn-1sum(截至上一年底止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兩個指標為解釋變量,考慮到由于匯率變化引起的價格變化,因此將GDP換算成美元分析。建立計量模型如下:
結果如下:
模型結果顯示,每增加1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可帶來1.796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長期可帶來3.299億美元的增加,結果表明長期效應大于短期效應,這與對外商直接投資的預期結果是一致的。
After going on a diet,a woman felt really good about herself especially when she was able to fit into a pair of jeansshehad outgrown longago.
將FDIn(第n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和FDIn-1sum(截至上一年底止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兩個指標作為解釋變量,指標GYVn(第n年工業總產值)作為被解釋變量,以1990~2011年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
模型顯示,每增加1億美元的FDI,短期可以帶來0.442億美元的工業總產值的增加,長期可以帶來6.586億美元的工業總產值增加。回歸結果證明,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省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較大,且長期效應大于短期效應。
1990年,全省三種類型的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為2·49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6%,1991年增加到11.24%,近乎翻了一番。但自1997年以來,外商投資企業在全省外貿比例持續保持在60%以上,一方面說明了江蘇省外商投資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說明了在江蘇省外向型經濟發展中,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江蘇省進出口的主力軍。
圖2 江蘇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占全省比例
通過外商直接投資的轉化形式,分析外商投資企業為江蘇省對外貿易所作出的貢獻,又考慮由于效益轉化的滯后性,因此,以指標FDIn-1sum(截至上一年底止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總額)為解釋變量,以1990~2010年數據為基礎分析,建立FDI與外貿進出口額(IE)回歸模型。
觀察以上回歸模型的分析與檢驗結果,每增加10%的FDI,會帶來對外貿易總額9.8%的增長,表明FDI對對外貿易的促進作用較明顯。
自2000年來,江蘇省外商投資項目在三產業的分布如下:二次產業的外商投資項目所占比重逐年遞減,由2000年的92.68%遞減至2010年的68.44%,第一、三產業的外資項目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趨勢較強,由2000年的6.76%上升到2010年的28.58%,翻了近四番。
圖3 江蘇省2000~2010年FDI的產業分布
利用模型對2000~2010年之間11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將FDIn-1sum(截止到上一年底實際利用FDI累計總額)作為解釋變量,GDPin(第n年一、二、三次產業的增加值)為被解釋變量(i=1.2.3,代表第一、二、三產業),建立以下回歸模型:
lnGDPn(i)=β0+β1ln FDIn-1sum+ε
模型結果顯示,全省每增加10%的實際利用FDI總額,三次產業增加值的增長為:第一產業為2.8%,第二產業為4.91%,第三產業為5.38%,依次為對第三產業貢獻最大,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后是第一產業,這與外商直接投資的實際貢獻是相符的,與江蘇省產業結構的轉變是相協調的。因此,外商直接投資對全省產業結構的升級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由以上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江蘇省外商直接投資與GDP、工業總產值、對外貿易及產業結構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提高外商直接投資水平能有效地提高地方產出,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從各計量模型的結果來看,在GDP、工業總產值方面長期效應要大于短期效應,這與實際的外商直接投資帶來的效應結果是一致的。在對外貿易方面,外商投資企業對對外貿易的拉動作用較顯著。在產業結構方面,三次產業中外商直接投資的利用趨于合理化。從整個江蘇省來看,外商直接投資質量和水平都在逐步提高,逐步趨于合理化,利用率也得以提高,基本達到了促進經區經濟增長的目的。但是,從省內各市對外商直接投資的情況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蘇南地區,蘇中地區和蘇北地區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處于較低水平,這主要與地理位置和交通有關,蘇南主要是處于長三角的核心地帶,與上海、浙江在經濟發展上呈相生相長關系。
FDI在推動江蘇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促進江蘇產業化和產業升級、推進體制創新、促進改革發展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如此高的外貿依存下,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也要解決外資的利用效率問題。
要充分利用沿海大開發帶來的契機,要大力發展連云港、鹽城、南通港口城市的功能,利用江蘇省十二五規劃中對蘇北交通的發展規劃的契機,政府應盡快制定并大力宣傳蘇北、蘇中地區政府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進行產業結構優化措施,實現區域共同發展。在投資領域、門檻、環境與條件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現在,招商引資的關鍵是提高服務水平,為后續引進打下基礎。
由以上分析發現,FDI對第三產業的貢獻度是最高,其次是第二產業,且發達國家吸引的外資主要集中在服務領域。因此,對三次產業的調整必須穩步進行特別是服務業,讓外資企業有條件地參與對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國有大型商貿企業的重組和改制。
在政府創設的優惠政策下,企業在吸引外資上要創新方式,特別是對于資金投入大的企業,可以嘗試多種融資形式如海外上市、投資基金等。在外資投資到位后,相關職能部門要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外資的充分利用及規模化效益,以吸引有的投資項目增加后續投資。因此,吸引外商投資必須要向后擴散,貫穿外資設立、經營、再投資的全過程,創造外資利用的良性循環。
[1]黃標.江西省FDI與GDP關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視角(下),2011(6).
[2]趙玉娟.服務業FDI、資本效應與經濟增長——基于服務業FDI、制造業FDI和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1(3).
[3]肖歆.FDI對武漢地區GDP貢獻的實證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5).
[4]汪文姬,韓東林.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績效評價及對策[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