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燕
摘要:本文總結了高職高專藝術類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教學經驗和相關數據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根據教學現狀,根據教育司提出的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兩個階段相結合的要求,提供了改進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高專;藝術類;英語教學;問題;策略
高職高專院校指的是在高考錄取中處于第四第五批的錄取院校,就考試成績而言,考生的層次較低。但就人數而言,他們占了整個高校學生總數的半壁江山。筆者一直在高職高專學校任英語教學工作,就藝術類英語教學的現狀,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積累,結合有關數據分析現存問題,并提供一些建議。
1 目前高職高專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不好,良莠不齊
藝術類學生的入學英語成績大多是50分左右。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個班又總是有3—5 個同學英語基礎不錯的。教師備課時既要兼顧那3—5個好苗子,又要對十幾個同學從基礎教起。如(董煥玲,2005)文中所言“這樣,就給我們英語教師提出了難題:你既要有教授大學英語課程的水平,又要有中小學老師的經驗和耐心”。我校決定今年在藝術類增設預備級,把藝術類的英語教材和普通文理科的區分開來。這樣雖降低了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但對英語基礎不錯的少數同學而言缺乏學習的動力。
1.2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投入少
就一個教學班而言,30個學生當中3--5 人是認真主動學習的,5—8 人是準備放棄英語的,中間部分是推一推就動一動,課后不學習的。課后與學生們聊天得知,他們平時很少到教室自習,就是在宿舍做專業課作業也來不及。他們都在做什么?男生很多都在玩網絡游戲,玩電腦。女生就玩qq或聊天,網上購物等,或者學生們到外面兼職。試問僅有的課堂時間又怎能學好英語?況且有的同學在堂上不怎么認真聽講。筆者在去年任教一個班時,一開學就叫學生們買本字典,因為他們很多單詞都不會。一年后僅有一個同學買了一本字典。
1.3現行的英語等級考試未能對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促進、激勵的作用
我校09年春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有1000多人報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卻有2000多人報名。34%的同學通過了B級考試,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卻寥寥無幾。藝術類的同學報名參加英語考級并不踴躍。以筆者的教學班為例,只有幾個同學報了B級。同學們普遍認為B級的社會認可度不高,而學生的英語水平又達不到大學英語四級的要求。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把四級列為錄用的參考條件之一,但是大學英語四級是考核本科生的英語水平,不適宜用來考察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水平。語言測試根據功能大體可分為兩種,Tests may be constructed primarily as devices to reinforce learning and to motivate the student or primarily as means of assessing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e language. (Heaton,2000),前者指的是鞏固已有語言水平和激發學習者動力的測試,后者指的是只考查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測試。顯然,無論是B級考試還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都不太適合高職高專藝術類學生。
2 原因分析
2.1藝術類學生文化課基礎差與如今的藝術類招生熱不無關系
高職高專院校藝術類學生文化課成績不理想除了我們招生層次不高的原因外,和近幾年這種藝術趕考熱也不無關系。從2000年開始,我國高校開始擴招,包括藝術體育類。藝術類學生高考錄取時,劃兩條線,術科成績和文化課成績。因為藝體類的文化課要求比普通文理科低得多。于是乎,全國上下,趕考滔滔。在一些鎮級,縣級中學,為了追求升學率,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被動員去學美術,音樂,體育。以山東省為例去年考全國藝校的竟有11萬人之多。“近年來人們發現“通過美術口,做個大學生”是一條捷徑。(王贊,2009)這樣不僅考生的術科水平降低,文化課水平也不理想。現在藝術科考試已催生了一條產業鏈。高中老師帶隊到城里,租房,找老師,考試,拿提成。其中不少輔導高三學生的是美院本科的一、二年級學生,輔導水平有限。“德國著名設計藝術教育家戈爾哈特。馬蒂亞斯(Gerhard Mathias)提到自己10年前在無錫輕工業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時,專業基礎扎實而又勤奮好學的中國學生曾留給他良好的印象,他還將中國學生的作品帶回給德國學生看,并建議他們想中國的學生學習。而如今,當馬蒂亞斯先生再度走進中國設計教育的課堂時,他吃驚地發現至少有50%的學生來錯了地方。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根本不了解,不熱愛,也不適合學習該專業。”(王昕,2008)對語言學習者而言,動機是決定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現在很多學生未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因此他們的英語學習也是缺乏動力,效果當然不好。
2.2藝術類的英語教學內容讓藝術類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沒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系統。
藝術類學生對英語課堂不感興趣除了學生的努力有限外,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對學生們的吸引力不大。高職高專的學生及他們的家長的目的很明確,上學就是學一門技能,將來能更好的就業。所以他們學習是圍繞著就業技能這一目標的。舉個例子,在筆者的美術教學班中,有一次布置了一個口語作業
Topic1 Talk with your partner and tell each other what are you busy with. For example You can tell your partner you are busy with your homework and they are not easy, like sketch painting, thumb nail painting and learning PhotoShop and so on隨后筆者又給出了一些關于美術的詞匯 如 素描 Sketch painting 石膏像 statue 傳統圖案課 traditional pattern design 注意構圖 pay attention to composition of the painting 輪廓 outlines
這時底下很多平時不用功的同學也在認真的做筆記,有幾對同學把這些詞匯都用到了自己的對話中去。這說明一旦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同學們就很認真學,尤其是高職高專的同學。畢竟英語老師的藝術行業知識和詞匯積累有限。所以現在高職高專藝術類的大學英語課堂迫切需要一套基礎交際英語和藝術行業知識結合的教材和教學方法,以及相應的一支教師隊伍。關于這個“結合”,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英語類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劉黛琳教授在廣州09年三月舉行的會議上做了指示,她認為今后課程設置的形式應是“基礎英語階段+ 行業英語階段,兩個階段自然銜接”(劉黛琳,2009)。劉主任鼓勵同行回去仔細探索研究,摸索出適合自己學校、專業特色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新路子。
3 策略研究
雖然藝術類學生的英語教學存在不少問題,但是我們應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尤其在高職高專從事教學的老師,接觸的都是些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更應本著“寬進嚴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工作。
3.1課程設置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指示,“高職英語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課堂教學不低于180學時。基礎階段的教學內容可與行業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或將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這就需要教藝術類學生的教師們研究設置出適合藝術類學生的課程。像過去那樣,教藝術類的和教普通文理的一樣要求,一樣考試的做法不適合藝術類的學生,也不適合高職高專職業英語教育發展的趨勢了。老師們可以把藝術類方方面面涉及到英語的知識滲透到日常英語教學當中。老師們還可以編寫出基礎交際英語與行業英語結合的教材,及設置不同的課時和課程。
3.2教學管理
大學英語部應做好教學文檔的管理工作,完善網上交流平臺。各老師在教學平臺上交流,留下豐富的教學資源及教學經驗,可以對老師們的教學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高職高專學生被招進來的分數較低,且多數同學在中學時代都是不怎么用功的學生。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清晰的學習目標,甚至思想比較幼稚。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如學生在宿舍經常玩電腦游戲,甚至通宵達旦。社團活動太多,學生沒有心思鉆研自己的專業等。需要學校領導,系班級輔導員,任課教師三方面結合,才能把學生管理好。
3.3教學形成性評價
“教學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形式。形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應以促進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為目的,手段與形式可多樣化。終結性評價為總結性評價,指課程結束以后對學生的全面考核,應以評價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為目標。”(要求,2009)我們在教學課程中可采取形成性評價,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提高職業英語水平。總之,應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教有特色的,學生能學以致用的藝術類英語。
4 教師發展
在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的流動性大。這種教師的流動性對教學有不利的地方。學校應重視師資的穩定和培養。一方面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地、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與行業相關的英語教學內容。以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的結合為例,目前我國已有院校根據自己的特色,編了一套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結合的教材,且這種教學開展的效果很好,學生既學到了汽車知識,又學會了與汽車相關的英語。這種成功的案例我們應組織教師學習,交流,觀摩。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師也要根據本校的專業設置以及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要求到行業企業進行實踐,以提高自身的“雙師”素質,適應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Heaton,J.B. Writing English Test [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8
【2】 董煥玲,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其思考中國音樂季刊[J],2005年第2期
【3】教育部高等教育師,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2009,10
【4】王贊,藝考漫議訪王贊,中國美術報,2009年5月
【5】王昕,中國高校平面設計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問題,中國美術報,[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