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華 周群英 陳偉莉(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浙江 嘉興 314036)
復本問題是我國高校圖書館藏書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圖書復本量的確定涉及諸多因素,包括讀者人數、圖書流通情況、文獻有效使用期、文獻購置經費等,其中圖書流通數據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直接決定著圖書采購的復本數量。一般情況下,圖書館入藏的同一種文獻(或資源)多于1冊(個)時,除第1冊(個)外的其余各冊(個)稱為“××復本”,第1冊(個)稱為“正本”[1];復本量就是復本的數量;復本率通常被理解為文獻冊(個)數與種數之比,即復本率=館藏冊(個)數/館藏種數;復本率與復本量之間的關系為,復本量=復本率-1[2]。目前很多學者基于圖書館流通數據計算圖書復本率,雖然一些專業人員根據系統的方法建立了復本控制數學表達式,但是由于計算過程十分復雜,使不具備一定數學基礎的圖書館員很難理解[3]。此外,還有學者根據排隊論和概率論等通過建立借閱過程的數學模型,提出了一些計算公式[3],但由于其中涉及的拒借率統計比較麻煩,多數圖書館都無法做到。目前,各圖書館基本上還是依靠經驗來確定圖書復本量。
由于圖書流通數據獲取容易、可操作性強,因此用其確定新書采購復本量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本文嘗試在統計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圖書流通數據的基礎上,從流通冊數、藏書復本率和圖書利用率3個方面分析我館新書復本量的相關影響因素,并借助回歸分析進一步探求與復本率相關的數量關系。
本文將我館2010年外借部相關流通數據作為樣本進行分析,首先將數據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的22大類進行排序,然后將各大類的數據分別作為樣本觀察值,并且將數據與類目一一對應。
通過我館金盤圖書集成管理系統可以進行相關業務量的統計,提取相關數據。本調研需要提取的數據包括:圖書流通冊數、藏書復本率(即藏書冊數與藏書種數之比)、新書復本率(即新書冊數與新書種數之比)、圖書利用率(即流通冊數/館藏冊數×100% ),各項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2010年外借部流通數據統計
SPSS(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是目前社會科學領域使用最廣泛、功能最強大的統計軟件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假設檢驗、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SPSS簡化了統計計算和研究的工作量,為統計方法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普遍使用提供了便利[4]83,目前在高校圖書館主要應用于讀者借閱情況預測、讀者閱讀需求分析、圖書利用率分析、員工聘任考核評價等方面。本文利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中的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對調研數據進行處理,以預測新書復本率的變化情況。
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是一種研究變量之間密切程度的統計方法,其生成的相關系數則是描述這種線性關系程度和方向的統計量,通常采用系統默認的Pearson系數(Pearson Correlation)[4]240-245。本文利用Pearson相關系數衡量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相關系數是在區間[-1,1]內的一個量,通常用R表示,若R>0,則兩變量為正相關;若R<0,則兩變量為負相關;若R=0,則兩變量不相關;|R|越接近于1,兩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就越顯著。SPSS統計軟件通常界定顯著性水平(Sig.)為0.05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為95%,顯著性水平(Sig.)為0.01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為99%,即顯著性水平越接近于0,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越顯著。我館2010年外借部流通數據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各變量間相關分析結果
由表2可看出,圖書流通冊數與新書復本率、圖書利用率分別在0.01、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藏書復本率與圖書流通冊數、新書復本率、圖書利用率均不顯著相關;新書復本率與圖書流通冊數、圖書利用率分別在0.01、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圖書利用率與圖書流通冊數、新書復本率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正相關。
通過分析可知,增加新書量是提高圖書流通量的有效途徑,同時能夠提高圖書利用率。基于圖書館閱覽室規模考慮,圖書館要提高圖書流通量,須合理布置圖書架位,及時剔舊。圖書館在布置圖書時,要根據讀者的借閱規律把流通率高的圖書盡可能放置在書架的醒目位置,同時做好過于陳舊、學術價值低、缺少實用性、無人借閱的藏書的剔舊工作,充實新書,從而有效提高圖書利用率。
關于新書復本率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新書復本率不僅與圖書流通冊數相關,而且與圖書利用率也顯著相關。然而相關分析的方法無法顯示出新書復本率與圖書流通冊數、圖書利用率之間的數量變化規律,因此還需要運用回歸分析方法進一步探求相關的數量關系。
回歸分析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數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事物之間的統計關系,側重考察變量之間的數量變化規律,并通過回歸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這種關系,幫助人們準確把握所考察變量受其他變量影響的程度,進而為預測提供科學依據[4]261。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被解釋變量(因變量)、多個解釋變量(自變量)的線性模型,可以用Y=β1X1+β2X2+…+βkXk+u表示,其中Y是被解釋變量,Xk是解釋變量,βk是待估計參數,u是隨機干擾項,即常數項[4]262。本文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對新書復本率進行二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下頁表3。
表3中常數項的t值的顯著性水平(Sig.)為0.000,(Sig.)<0.05,常數項為1.898,表明常數項應出現在方程中;圖書流通冊數的t值的顯著性水平(Sig.)為0.408,(Sig.)>0.05,回歸系數為0.000,t值的顯著性水平不應出現在回歸方程中;圖書利用率的t值的顯著性水平(Sig.)為0.030,(Sig.)<0.05,回歸系數為1.553,t值的顯著性水平應作為解釋變量出現在方程中。利用回歸分析得出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1.898+1.553x,其中y為新書復本率,x為圖書利用率,而且新書復本率與圖書利用率之間呈線性正相關關系。將相關數據代入回歸方程中,可得出相應的回歸后新書復本率情況,即我館22大類圖書2010年度最佳新書復本率情況。回歸前后新書復本率情況對比見表4。

表3 新書復本率回歸分析結果

表4 回歸前后新書復本率情況對比表
通過表4可以看出,我館22大類圖書2010年的實際新書復本率與最佳新書復本率之間的差異較小,在[-0.449,0.210]之間,這說明我館在圖書資源采購方面復本量控制得比較好。
我館采編部門在選書過程中主要從專業需求及讀者需求兩個方面對新書復本量問題加以考慮。例如,我院有7個重點專業,這些專業涉及的圖書集中在F、S、T大類。從表1的流通數據可知,讀者感興趣、需求量比較大的圖書集中在B、H、I、J、K這5個大類,其余14個大類的圖書需求量比較少。
由表4可知,重點專業圖書(即F、S、T類圖書)的最佳復本量應控制在1冊左右。結合表1、表4中3大類圖書利用率與復本率偏差,通過分析可知,F、S、T 3大類圖書復本率偏差隨圖書利用率的降低而逐漸增大,對于利用率較高、偏差較小的F、T類圖書,最佳復本量控制在1冊是合適的;S類圖書偏差最大,利用率很低,流通量也不高,復本量還需調整。
這是因為我館原有藏書多集中在S類,目前外借部有該類圖書4 200余種,復本率高達2.577。由于S類圖書的專業性較強、讀者較少,以致圖書利用率非常低。但是目前我館將S類新進圖書復本量控制在0.5冊左右略微偏低,無法滿足專業需求。因此,建議我館采編部增加S類圖書的新書采購種數,并將復本量控制在1冊以內;同時,外借部應對閱覽室S類圖書適當剔舊,在保證圖書種數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減少藏書復本量,從而增加圖書利用率。
我館T類圖書藏書量最高,多達6萬多冊,而且T大類的圖書種類繁多,集中于數控機床、機械、電工電子、計算機、服裝、建筑等子類,藏書復本量適中。雖然T類圖書的流通冊數比F類圖書的流通冊數多,但其圖書利用率較低,僅為9.27%。這是因為我館TP計算機類圖書的藏書量較大,多達1萬余種,加之此類圖書更新較快,所以現有架上圖書已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因此,建議我館外借部對計算機類圖書進行重點剔舊,剔除館藏時間比較久的同類圖書,增加新書的種類,同時將圖書復本量控制在1冊左右。
從滿足讀者需求角度出發,根據表4得出的最佳復本量,圖書館應將讀者比較感興趣、流通量較大的圖書的復本量控制在1~2冊,應將讀者不太感興趣、流通量較小的圖書的復本量控制在1冊以內,也可以沒有復本。由表4可知,在我館B、H、I、J、K這5類圖書中,B、H、K類圖書的復本率偏差較小,復本量控制適中;I、J類圖書的復本率偏差較大且均為負偏差,說明這兩類圖書的新書復本量偏低,復本量還需調整。
I類圖書的讀者較多、圖書利用率非常高,1~2冊復本很難滿足讀者的需求,但是調研得出的最佳復本量是控制在2冊以內,這就需要圖書館從其他方面加以考慮,以提高圖書的利用率。例如,圖書館可以縮短I類圖書的借閱期限,加速圖書的流通速度,這對降低圖書復本率是非常有利的;同時,可以增加K類圖書的種類,因為K類圖書包括人物傳記、生平、回憶錄等,與I類圖書中的史傳小說有相似之處,由此可以適當補充I類圖書復本不足的問題。
由于J類圖書的價格比較高,我館一般沒有購買復本,而且將J類圖書主要收藏在參考資料庫中,只允許讀者閱讀但不提供外借。由于J類圖書的流通冊數為2 224冊,利用率為22.5%,二者都比較高,所以建議圖書館加大J大類圖書的采購力度,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將價格較高的J類圖書的復本量控制在1冊以內。
而在我館其他大類的圖書中,對于流通冊數較少且利用率較低的圖書,應將其最佳復本量控制在1冊以內,也可沒有復本。例如,我館A、N、P、Q類圖書的讀者借閱量非常低,將其復本量仍控制在1冊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建議適當減少這幾類圖書的新書種類,無需訂購復本。同時,對于利用率較低的圖書,外借部應適當剔舊,減少藏書的復本量,從而有效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本文應用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館22大類圖書的最佳復本率,可以將其作為今后確定新書采購復本量的參考依據。然而,影響高校圖書館圖書復本率的因素有很多,各圖書館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做出調整。應用SPSS統計分析新書復本量的方法易于實現、可操作性強,具有較高的指導作用。但是限于回歸分析相關理論及相關數據獲取條件的約束,本文只從圖書流通冊數、藏書復本率、圖書利用率3個方面研究了新書復本率問題。在今后的研究和探討中,筆者希望能加入其他變量(如讀者需求量、拒借率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對新書復本率的影響;此外,可選擇多所高校圖書館加以分析比較,為圖書復本量的確定提供新的依據。
[1]丘東江.新編圖書館學情報學辭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207.
[2]復本[EB/OL].[2010-10-15].http://baike.baidu.com/view/1309502.htm.
[3]高仰淑,趙福來.復本量計算的一個簡便方法[J].情報雜志,1998(1):43-44.
[4]馬慶國.管理統計:數據獲取、統計原理、SPSS工具與應用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