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平,閻 倩,常 青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上海 200040)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醫療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降低成本支出,提高醫院效益,已經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經濟運行的必然要求[1]。手術室作為醫院不可缺少的部門之一,也是醫院中成本消耗最大的科室。因此在保證醫療安全,預防醫院感染的基礎下,選擇合適的無菌物品包裝材料,對降低科室使用費用有著重要的意義。根據衛生部對手術器械包裝材料的規范要求,2011年2—12月,我科對一次性無紡布和雙層棉布包裝手術器械的使用費用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 ①一次性無紡布,規格120 cm×120 cm、60 cm×60 cm各60塊;②雙層棉布,規格120 cm×120 cm、60 cm×60 cm各60塊(在包布一角訂一塊3 cm×3 cm的“補丁”,用于記錄使用次數);③3M壓力蒸汽滅菌化學指示卡及指示膠帶。
1.2 方法
1.2.1 根據器械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包布,按照手術器械打包流程和規范,由護士進行打包。
1.2.2 對照組A(大包布)使用2塊規格120 cm×120 cm的雙層棉布包布進行打包。對照組B(小包布)使用兩塊規格60 cm×60 cm的雙層棉布包布進行打包,每次使用前檢查包布破損情況,如無破損,在包布“補丁”上記錄使用次數(方法為:劃正號)。當包布出現破損時則廢棄,記錄該包布總的使用次數。
1.2.3 實驗組采用美國金佰利公司的無紡布包裝材料,其原料采用的是聚丙烯。實驗組A使用2塊規格120 cm×120 cm一次性使用無紡布進行打包,實驗組B使用兩塊規格60 cm×60 cm一次性使用無紡布進行打包,每次使用后予以丟棄。
1.2.4 計算比較相同規格的一次性無紡布和傳統棉布包裝材料的使用費用。根據每塊雙層棉布上記錄的使用次數,分別計算出對照組A的平均使用次數為6次,對照組B平均使用次數為6.8次。洗滌費為醫院與洗衣公司協定價格,包括洗滌產生的水、電費和人工費用,對照組A每塊1.94元,對照組B每塊0.5元。醫院工人運輸清洗傳統棉包布成本計算:按1名工人每個月工資1 700元,每個月工作22 d,每天工作8 h,每小時工資9.66元,每天運輸清洗傳統棉包布需2 h,則1名工人每天運輸清洗傳統棉包布需19.32元;每天運輸廢棄無紡布需半小時,則1名工人每天運輸廢棄無紡布需4.83元。2011年2—12月,我院總手術量為10 590臺,共使用無菌手術包54 009個,其中大包布41 301個,小包布12 708個,每個手術包一次使用2塊包布,按每月每天平均使用223.18個手術包,共每天需清洗棉包布446.36塊,按1名工人每天運輸清洗傳統棉包布需19.32元計算,則每塊棉包布運輸清洗費需0.043元。按1名工人每天運輸廢棄無紡布需4.83元。則廢棄每塊無紡布需運輸費0.012元。
2.1 兩組包裝單次使用費用比較 見表1。
2.2 兩組11個月總費用比較 見表2。

表1 兩組包裝單次使用費用比較

表2 兩組11個月總費用比較
3.1 一次性無紡布與雙層棉布的使用費用 表1、表2顯示,一次性無紡布的單次使用費用以及11個月的總使用費用均低于雙層棉布。雙層棉布消毒滅菌有效期短僅為7~14 d,容易產生過期包;消毒及存放不當,容易產生濕包,需要對這些器械包重新打包消毒,從而額外增加了包內器械的耗損,水、電等能源,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因此使用一次性無紡布作為無菌外包裝材料,對減少科室支出,降低科室使用費用,有益無害。
3.2 一次性無紡布的特點
3.2.1 本實驗使用的無紡布包裝材料,是具有高強度、屏障、低纖維絮和抗液等特點的包裝材料。其原料采用的是聚丙烯。應用了SMS分層設計,由粘紡/熔噴/粘紡(S/M/S)3層組成。通過摩擦、抱合和粘合等方式相互結合而制成的。“粘紡”提供強度,“熔噴”提供屏障作用。這種多層次結構可以提供有效曲折途徑,起到保護作用,使包內器械免受微生物污染,又利于滅菌殘留及水蒸氣的排除,不易產生濕包,保證無菌包的質量[2-3]。
3.2.2 無紡布耐酸耐堿,不易被消毒劑損壞,其軟點是160℃[4]。既適用于高壓蒸汽滅菌又能使用等離子消毒等多種滅菌方式,便于無菌器械的臨時緊急消毒使用。
3.2.3 無紡布抗菌生物性佳,防霉防蛀,高壓滅菌有效期可長達半年[5]。延長了器械包的有效期,大大減少過期包的產生,減輕了運輸、清洗、包裝、滅菌的工作量,間接節約了水、電、氣洗滌劑等能源消耗,節省了人力財力。
3.2.4 無紡布耐磨性好,本實驗使用的一次性無紡布所包的器械包,在轉運過程中均未發生外包布破損。
3.2.5 我們在使用無紡布過程中發現,由于無紡布質量輕,作為手術鋪臺材料時,不能完全得以自然下垂,容易隨著周圍人員的走動而飄起,極有可能造成手術臺上器械被污染。在這一方面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改善。另外,無紡布的使用,雖然省去了洗滌運輸費,但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無紡布,這樣無形之中增加了環境的污染。
3.3 傳統棉布的特點
3.3.1 傳統雙層棉布是由2塊140支紗棉布縫制而成的,是國內傳統手術器械包的包裝材料。傳統觀念認為,雙層棉布穿透性好,具有良好的滅菌適應性,韌性佳,耐磨損,并且可經回收洗滌,多次反復使用,既環保,又節約了成本。因此雙層棉布到目前為止仍然廣泛運用于我國大多數醫院的器械包裝中。
3.3.2 棉布經過反復清洗后,使得纖維易老化、變形,甚至出現肉眼無法發現的小孔,導致微生物屏障效果的降低,細菌、微生物等容易進入無菌器械包內部,造成污染,難以保持無菌狀態[3]。
3.3.3 根據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技術操作規范中對滅菌物品的有效期要求D,棉布在儲存環境達標的情況下,保存期限為14 d(如無法確定達標,則保存期限為7 d)。但是由于每天手術種類和數量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節假日時,常常導致過期包的出現。另外,棉布的吸水力強,較易受潮,容易產生滅菌濕包以及滅菌后容易被再次污染,而導致無菌器械包失效[5]。這些包需要重新包裝、消毒,增加了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及科室成本。
3.3.4 棉布無法適應所有的滅菌方式:如低溫EO滅菌器和低溫等離子滅菌器。
3.4 一次性無紡布和雙層棉布對環境的影響
3.4.1 有關醫療部門規定,但凡接觸過患者體液的物品均被視為污染,凡是污染物均需進過相應處理后才能廢棄或再利用。由此可見,棉布也不是完全環保的,其在清洗過程中會產生廢水,這些廢水若處理不當同樣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而一次性無紡布不重復使用,直接焚燒處理。焚燒產生的廢氣只要處理得當,將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另外,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聚丙烯制品的回收再利用成為目前日益關注的焦點,一次性無紡布雖為醫療廢棄物,但只要經過消毒處理同樣可以成為再生的能源[6]。
3.4.2 手術室空氣消毒和凈化是控制手術室感染的重要途徑[7]。雙層棉布在長期使用后,脫屑情況嚴重[8]。棉布上的微粒若漂浮在空氣中,會對手術室的空氣造成污染。若吸入肺內,導致吸入性肺炎,影響手術室工作人員及患者的健康;若粘附在手術器械上,被帶入患者體內,引起醫源性感染[8]。使用符合規范的低纖維絮無紡布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這一情況。
3.5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的實施 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2009年12月1日起實施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對包裝材料的要求中提到:①紡織品還應為非漂白織物;②包布除四邊外不應有縫線,不應縫補;③初次使用前應高溫洗滌,脫脂去漿、去色;④應有使用次數的記錄。我們經過實驗,外送清洗對棉布的損耗很大,通常一塊新的棉包布經過6次左右洗滌就會產生破洞,而被廢棄。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醫院要生存并求得發展就必須要在以“患者為中心,確保醫療安全”的基礎上,做好成本核算,減少資源耗損。手術室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也應該積極響應號召,使用一次性無紡布取代傳統棉布成為無菌包外包裝材料,能減少科室使用費用,減少醫院支出,提高醫院經濟效益。
[1]安書花,狄春燕,劉朝霞.手術室護理成本的控制與管理[J].當代護士(??瓢?,2010,4:151-152.
[2]常香遠,陳遠芳,郝淑芹.供應室診療包不同包裝材料滅菌效果及成本分析[J].護理研究,2008,22(12B):3264-3265.
[3]黃小虹,陳玉梅,董紅娟,等.一次性無紡布與全棉布類包裝滅菌物品及有效期的研究[J].河南醫學研究,2008,17(1):71-74.
[4]吳淑俊,劉成美,國培麗,等.長絲無紡布包皮代替棉布包皮優點多[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7):758.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4-156.
[6]李書干,焦曉寧.醫用聚丙烯非織造布廢棄物的處理方法[J].產業用紡織品,2011,1:30-33.
[7]畢春玲,楊茂蘭.空氣污染術中無菌器械的研究[J].現代護理,2002,8(3):171.
[8]姜麗芳,陳立平.我院供應室無菌包裝材料的改進和效果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4):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