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上海 201700)
壓力是一種感覺,是個體在心理受到威脅時產生的負面情緒。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的要求與人的反應能力之間的不平衡知覺所致[1]。臨床護士在工作中由于工作內容、人際關系及其他原因常導致職業角色、價值取向與現實發生沖突產生壓力,長期的壓力刺激不僅影響臨床護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響到臨床工作,導致護理質量下降。為了將護士的工作壓力控制在最佳水平,本文通過對臨床護士職業壓力現狀、常用應對方式及對健康影響的調查,以探索有效控制和緩解臨床護士職業壓力的方法。
1.1 對象 2011年4—7月,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上海市青浦區2所2級綜合醫院和1所專科醫院的250名護士進行調查。要求調查對象必須具有護士執業證書,在臨床一線工作至少1年以上。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在取得3所醫院護理部同意和支持,并符合知情同意原則的情況下,由調查者統一發放調查表,并進行調查內容及填寫方法的指導;由護士長幫助回收。本次調查發放問卷250份,回收問卷246份,回收率98.4%,有效問卷228份,問卷有效率92.7%。
1.3 調查工具 調查問卷有3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基本情況及睡眠狀況。睡眠評估按中國睡眠研究會根據WHO有關標準要求制定,有入睡時間、夜間蘇醒、早醒、睡眠深度、夢境情況、白天情緒、白天身體狀況和氣色8個方面,以0~3分計,總分<4分為睡眠好,4~6分為睡眠一般,>6分為睡眠差。睡眠時間每夜不足6.5 h,覺醒時間增多(每夜超過30 min),每周不超過3次為偶爾失眠,每周3次以上為經常失眠。第2部分采用李小妹等[2]研制的護理工作壓力源量表,調查護士的工作壓力來源以及工作壓力水平,護理工作壓力源量表有5個維度,35個條目組成,采用1~4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明引起的壓力程度越大。第3部分采用簡易應對方式量表(SCSQ),分為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分量表,有2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采用0~3分的4級計分法;積極應對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問題及癥狀越不可能出現,消極應對量表得分越高,越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及癥狀。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2.1 基本情況 228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27.4±3.7)歲。臨床護理工作年限1~28年,平均工作年限(6.72±3.99)年。學歷:本科23名,占10.1%,大專104名,占45.6%,中專101名,占44.3%。職稱:主管護師48名,占21.1%,護師114名,占50.0%,護士 66名,28.9%。科室:監護室 24名,內科72名,外科75名,急診35名,門診22名。其中翻三班護士132名,日班護士96名。
2.2 不同職稱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見表1。
2.3 不同班次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見表2。
2.4 不同科室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見表3。

表1 不同職稱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n=228)

表2 不同班次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n=228分)

表3 不同科室護理人員睡眠狀況比較 (n=228)
2.5 護士工作壓力狀況 見表4。
2.6 不同職稱護士工作壓力比較 見表5。

表4 護士工作壓力狀況 (n=228)
表5 不同職稱護士工作壓力比較(±s)

表5 不同職稱護士工作壓力比較(±s)
職稱 n 護理專業及工作的問題管理及人際關系的問題護士 66 3.98 ±0.48 4.18 ±0.37 3.95 ±0.43 2.54 ±0.13 3.69 ±0.工作量及時間分配的問題患者護理方面的問題工作環境及資源的問題25護師 114 3.95 ±0.69 3.97 ±0.39 3.86 ±0.35 2.56 ±0.11 3.13 ±0.37主管 48 2.78 ±0.59 3.05 ±0.38 2.95 ±0.19 1.99 ±0.20 2.00 ±0.36 F 值 3.09 2.69 2.43 0.42 2.72 P 值 <0.05 <0.05 <0.05 > 0.05 <0.05
2.3 不同職稱護士應對壓力方式 見表6。
表6 不同職稱護士應對壓力方式(±s)

表6 不同職稱護士應對壓力方式(±s)
職稱 n 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護士 66 1.48 ±0.45 2.24 ±0.47護師 114 1.43 ±0.39 2.19 ±0.51主管 48 1.79 ±0.34 1.62 ±0.49 P 值 <0.05 <0.01
3.1 護士的睡眠狀況令人擔憂 表1顯示,臨床護士經常失眠的比例較高,其中護師最高,護士其次,主管護師最低,這可能與護理人員工作崗位性質及三班制有一定的聯系。表2顯示,三班制護士睡眠評估分數較高,在6分以上者達37.1%;長日班護士相對較低,占22.9%。護士與護師由于年齡、工作年限等原因大多數在翻班,目前大部分醫院采用1周翻班的形式,頻繁的倒班導致護士生物鐘混亂,引起睡眠的失調。此外,不同科室的護士由于工作強度及壓力的不同,睡眠狀況也有差別。表3顯示,護士經常失眠的發生率以監護室和急診室最高,這與監護室、急診室工作節奏快、危重患者多、應對突發緊急狀況多等導致的護士精神長期高度緊張有關。
3.2 不同層次的護士工作壓力有差異 表4顯示,護士工作壓力狀況在5個維度中“護理專業及工作方面的問題”得分最高,這與李小妹等[2]和趙云等[3]報道的相同。在護士感受最大的壓力條目方面,工作量大、晉升機會少以及護士社會地位低排在前列。盡管近幾年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隨著各醫院規模的快速擴大及病人對醫療資源需求的快速增長,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依然普遍存在,超負荷的工作量也使護士承受更大的工作風險;醫院在職稱晉升方面對護士的名額限制,使許多護士在職業規劃和個人專業發展方面承受壓力;緊張的醫患關系,社會對護士工作的不理解、不尊重以及醫院在薪酬制度方面對護士的不平等也使護士倍感壓力。表5顯示,不同職稱的護士壓力的平均得分有差異,主管護師的平均得分在5個維度中最低,護師其次,護士最高。這可能與不同職稱護士應對工作的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福利待遇、學習、進修機會及在醫院內部所處的地位有一定的關系,也與護士行政職務有著聯系,本調查中48名主管護師中80%是護士長。
3.3 不同層次的護士應對壓力的方式不同 表6顯示,各級護士應對壓力的方式不同,主管護師積極應對的得分高于護士與護師,消極應對的得分低于護士與護師。護士與護師大部分采用消極方法應對壓力,這和廖迎九等[4]的調查有些不同。這些差別可能與護士的工作特點有關,護士與護師大多較年輕,而且都是三班制,家庭、工作、繼續學歷教育的壓力大,沒有時間且不善于與人溝通,遇到壓力通常消極應對。
4.1 進行護士排班方式的研究 探索更有利于護理工作開展、有利于患者安全及護士身心健康的排班方式。延長輪班周期或試行在護士自愿情況下的長夜班制,以減少護士因頻繁翻班導致的生物鐘混亂、睡眠不良等狀況發生。要采取多種激勵手段鼓勵業務能力強的高年制護士、主管護士參與中夜班,以減少低年制護士單獨上中夜班而承受的巨大工作壓力。
4.2 協助護士做好職業規劃 重視護士的職業規劃和發展,協助護士制定準確的職業生涯計劃,培養她們不斷進取的信心,提供學習及深造機會,提升護士的專業價值,拓展晉升途徑。
4.3 加強護士的自身建設 積極引導護士完善自己的性格,在工作中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鼓勵護士注意休息、合理營養、規律運動、發展健康的業余愛好,使護士保持心境開闊,降低應激反應水平以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
4.4 減少非護理工作,提供良好支持 對于一些不需要專業護理人員完成的工作可由其他人員完成,減少護理工作量[5]。發揮輔助部門的效用,減少護士非護理工作的時間,減輕護士的壓力。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通過家庭、親友、同事等的支持,緩解護士的身心壓力。
4.5 開展心理培訓,提高護士的應對能力 對護士進行心理培訓,使護士掌握應對壓力的技巧,提高護士的心理承受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培養護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自信心,努力克服自卑感,正確評價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與價值,保持樂觀心態[6]。
4.6 設立減壓場所,積極引導合理減壓 護理工作是充滿高壓力的工作,護士是工作倦怠的高發群體,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導致護理質量的下降[7]。管理者要提供一個恰當的場所,能使護士發泄各種不滿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護士工作壓力大,應對方式的不同將直接影響事物發展結果,進而影響人的健康。護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應充分認識壓力對護士身心健康的影響,應充分認識壓力對護理質量的影響,要采取各種方式減輕護士的職業壓力。
[1]Berggren T,Hane E,Ekberg,K.Stress at work:An intensive model for work environment analysis.In:Zenz C,editor.Occupational m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M].Chicago:Year book Medical Pubishers,1998:1075-1086.
[2]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3]趙云.當前護士執業壓力應對方式的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9):56-57.
[4]廖迎九,郭鳳英,王伶.護士工作倦怠與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4-36.
[5]孟慶紅,叢培霞,鄒靜.護士職業壓力現狀及應對措施[J].全科護理,2010,8(32):2976-2977.
[6]全映波,冒才英.精神科開放管理中單崗護士工作壓力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1):128,封3.
[7]肖友平,任小紅.護士應對方式研究概況[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7,13(16):154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