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慶霞,任繼東,王建成,張永清
(1.臨沂市人民醫院,山東臨沂276003;2.臨沂市藥品檢驗所,山東臨沂276001;3.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濟南250014)
徐長卿為蘿藦科植物徐長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ge.)Kittag.的干燥根及根莖,其味辛、性溫,可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用于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撲損傷、濕疹等癥。所含化學成分主要有丹皮酚、異丹皮酚、丹皮酚原苷、丹皮酚苷,甾體及其糖苷,直立白薇苷元B、白前苷元A、白前苷元丁、直立白薇苷 A,B,C、徐長卿苷 A,B,C、新徐長卿苷A,B,C、新徐長卿苷元A和新徐長卿苷A等[1],丹皮酚是徐長卿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揮發性,是控制徐長卿藥材質量的指標之一。近年來市售徐長卿中出現全草銷售及入藥現象,為了探討徐長卿藥材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揮發油成分含量及其組成差異,確定徐長卿的主要有效部位,我們對同一產地、同一采收時間的一年生徐長卿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揮發性成分進行了分析對比,現報道如下。
1.1 儀器 揮發油提取器;HP6890GC/5973MSD氣-質聯用分析儀(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G1701BA-B.01.00 ChemStation軟件;G1033A,D.01.00 NIST98 標準質譜檢索庫。
1.2 藥材 采集山東省蒙陰縣高都鎮江子溝村徐長卿規范化種植試驗基地種植的1年生徐長卿植株,分為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于室內陰干。
2.1 揮發油提取 將徐長卿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分別剪成1cm左右的細段,用揮發油提取器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方法提取揮發油,得黃色油狀物,用少量無水硫酸鈉脫水后備用。
2.2 色譜條件 Agilent 6890N-599-73NGC-MSD,HP-5MS 毛細管柱(0.25 mm ×30 m,0.25 μm)。載氣:He,恒流:1.0 mL·min-1,分流比 100∶1,進樣量 0.1 μL,初始溫度 50℃,終止溫度300℃,升溫速率5℃·min-1,保持30 min,氣化室溫度290℃。
2.3 質譜條件 加速電壓:1 294 V,EI離子源,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電子能量70 eV,掃描范圍:30~500 amu。以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種成分的相對百分含量。
3.1 揮發油含量比較 經測定,徐長卿藥材中地下部分的揮發油含量為1.58%(mL/100 g),地上部分的揮發油含量為 0.02%(mL/100 g)。
3.2 揮發油成分比較 經分析,徐長卿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揮發油成分分別如表1、表2所示。

表1 徐長卿地下部分揮發油成分

表2 徐長卿地上部分揮發油成分
表1、表2結果顯示,徐長卿地下部分揮發油的成分有14種,而徐長卿地上部分揮發油中的成分卻有22種。徐長卿地下部分揮發油成分中丹皮酚的含量約為84%,羥基苯乙酮的含量約為14%,兩者合計約占總成分含量的98%,與文獻報道相一致[2],徐長卿地上部分的揮發油成分種類要比地下部分的成分種類要復雜得多,但沒有苯乙酮類成分,且大多數成分以烷烴類成分為主,可能與葉片表面的蠟質有關。地上部分盡管也含有丹皮酚,但其總體含量非常低,這與徐長卿不同部位丹皮酚含量的結果相一致[3]。
通過徐長卿不同部位的揮發油的GC-MS分析及含量測定,徐長卿的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揮發油中皆含有徐長卿的有效成分丹皮酚,地下部分即根與根莖部位的丹皮酚含量要高于地上部分的丹皮酚含量,而且地上部分的成分中沒有苯乙酮類成分。因此,無論從本草考證的角度[4],還是從揮發油成分分析及含量差異上,都可以確定徐長卿的主要有效部位是其地下部分根及根莖。
[1]肖培根.新編中藥志(第一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2]趙超,楊再波,張前軍,等.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徐長卿揮發性化學成分[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4(4):407 -409.
[3]張永清,李萍,王建成.不同生長年限徐長卿藥材產量與質量的比較[J].中國中藥雜志,2006,31(16):1367-1369.
[4]張永清,閆萍.徐長卿本草考證[J].中醫研究,2005,18(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