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萍 陸偉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215125)
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策略*
葉紅萍 陸偉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蘇州215125)
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是積極心理學課程的重要載體。本文針對高職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探討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一方面,為班級營建開放愉快、安全信賴的團隊氛圍,另一方面,激發個體的積極力量,從而達到班級與個體和諧健康發展的目的。
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高職;班級管理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發展人類力量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學科。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是將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團體輔導的優勢相結合的一種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積極心理學課程的重要載體。
高職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呈現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此,針對高職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心理特點,如何因勢利導,通過營建高凝聚力的班級團隊和激發班級學生內在力量,促進班級和個體的和諧健康發展是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的重要任務。
(一)大一新生的心理特點
自卑心理 高職新生普遍存在 “大學去不了,無奈上高職”的自卑心理。另外,在高職生活期間,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容易采取消極的應對方式。自卑與消極應對如此循環往復,使得高職新生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難以獲得積極的自我認同感。
角色轉換與適應障礙 盡管高考失利帶給高職學生諸多挫敗情緒,但高職新生中依然有很多學生對大學生活充滿積極期待,試圖通過自身努力補償過去的學業挫敗經歷。然而,他們很快發現大學生活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樣,產生從高中到高職角色轉變的適應困擾。
缺乏團隊歸屬感和親密關系 很多高職新生反映,與高中階段相比,自己在進入大學后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找到親密的朋友。另外,班級集體也形同虛設,班級同學之間缺乏了解和互動,更缺乏班級凝聚力和歸屬感。因此,高職新生普遍感覺到內心深深的孤獨。
(二)大二學生的心理特點
學習懈怠現象較為普遍 學習懈怠的情形在大二階段隨處可見。究其原因,高職學生缺乏責任意識和感恩意識,缺乏自我管理的動機和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消極影響。即使是那些愿意努力學習的高職學生,最終也會因同伴的影響而放棄自己的初衷,逐漸喪失對學習的執著和熱情。
消極認知導致積極情感缺乏 高職學生常常把應試教育中的無助挫敗感延伸到高職生活,如在人際相處中,更容易表現出抱怨、固執、偏激、敵意、冷漠、攀比等防御行為,以至于難以發展和諧的人際關系。總之,高職學生消極的應對方式、較多的挫敗體驗、學業上的習得性無助等相互影響,容易使學生陷入悲觀、迷茫、煩躁、抑郁等消極情緒中。
實習前焦慮 頂崗實習是高職三年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二學生面臨在校學習和頂崗實習的重要轉變,因此,普遍存在焦躁不寧的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大二學生感覺自己兩年的專業學習馬上就要結束,而自己感覺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少,這種不踏實的感覺讓大二學生對走上實習崗位充滿憂慮。
(三)大三學生的心理特點
升學壓力和就業困擾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三學生的心理壓力驟增。部分學生開始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體驗到強烈的失落心理;還有一部分學生嘆息自己學得不夠充分,因此,開始重新考慮升學的可能。總之,經過十幾年的學業生涯,所有大三學生都不得不面臨人生的第一大選擇:就業。此時,大三學生的內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期待、挑戰與壓力。
畢業前夕的收獲喜悅與離別傷感 在畢業前夕,大三學生普遍有因大學畢業帶來的收獲喜悅和離別惆悵的雙重感受。一方面,經過三年的努力學習自己終于順利畢業了,終于有機會獨自擔當一份工作和責任,畢業生的內心充滿著收獲的喜悅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另一方面,大學畢業不僅意味著三年同窗好友的離別,更是和十幾年學生時代的永遠告別,畢業生的內心充滿著分離的憂傷和無奈。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了組織保障。因此,對班級進行管理就成為必然且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積極心理學團體心理輔導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一邊注重營建開放、愉快、安全的班級團隊氛圍,一邊注重激發每個個體的積極力量,如勇氣、樂觀、人際技能、信仰與希望等,從而達到班級與個體的和諧健康發展。具體策略如下:
(一)大一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
針對大一學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孤獨與適應困難等心理特點,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開展了積極關系、積極自我以及積極適應三項團體輔導活動。具體活動方案見表1。
表1 大一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方案表
積極關系 新生班級的最初團體輔導的主題分別為 “同心圓相識”、“我愛我家”、“信任之旅”,旨在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建立團體歸屬感和安全感。另外,在整個過程中,團體輔導教師積極提倡同學之間的真誠分享,使得班級成為成員在大學期間最具吸引力的團體。在團體分享時學生談到:我從未感到像現在這樣輕松和愉快,我感覺我們的班級是一個整體,充滿力量和溫暖。研究表明,團體凝聚力是有效的影響力量。安全、接納的團體氛圍可以使每個學生毫無顧忌地談論平時不能與其他人談論的話題,相互分享經驗,促進同學之間的積極關系,同時,班級的這種高凝聚力又能提高每位學生的自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班級團隊這種融洽溫暖的氣氛為高職新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應對各種接踵而至的壓力和挑戰提供了強大的心理保障。另外,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通過積極關系這一活動變得更加熱愛和忠實于班級集體,更愿意通過實際行動為班級做出自己的貢獻。如參加各種比賽、幫助同學、約束自己避免違紀、為班級出謀劃策等等。學生個體與班級整體之間這種良性互動對培養高職學生的積極情感和積極行為意義重大。
積極自我 在第三和第四兩次團體輔導中,隨著班級學生之間的頻繁接觸和深入了解,開始鼓勵學生通過 “自我畫像”、“天生我才”和“優點轟炸”主題活動,幫助每位學生發掘個人和他人的獨特優勢,重新找回久違的自信心,并更開放地接納其他同學。在“自我畫像”活動中,讓班級所有學生的自我畫像平鋪在地面上,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像表達好奇或加以詮釋,最后讓主角自己來解釋自我畫像,這一活動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并澄清真實的自己又是如何的。最重要的是,這一活動可以幫助班級學生打破人際偏見,增進對班級同學的開放與接納程度。對自我獨特性的尊重和認可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礎。新生通過“積極自我”這一活動,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學會欣賞和認可自我,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自我充滿積極期待。這種對自我的積極期待具有皮革馬利翁效應,有助于新生充分發揮內在潛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積極適應 大一班級的最后兩次輔導聚焦在“積極適應”上。首先,通過“我的重要事情”主題活動,讓學生列出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情,然后逐一放棄,并體會放棄時內心的感受。這一活動旨在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明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隨后,要求學生根據最重要的事情初步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重點關注職業目標與現狀之間的差距,以及如何彌補這些差距的具體計劃。在新生班級,開展主題為“職業生涯規劃”的團體輔導對激勵新生把有限的精力聚焦于無限的個人適應和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最后,班級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享職業規劃,并通過“頭腦風暴”法討論如何把職業規劃中的差距付諸于現實行動。這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大一學生熱情有余、定位不準的現狀。需要補充的是,在此次活動后,每一個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策劃書都需要在班級公示,其目的在于一邊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借鑒,一邊無形中作為一種自我承諾,以接受自己和同學的監督和反饋。經過“積極適應”這一活動,新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愉快而充實地度過生活的每一天。這種積極樂觀的信念以及目標導向的行為對高職新生順利適應新環境尤為重要。
(二)大二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
針對大二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倦怠、缺乏積極情感體驗以及實習前焦慮現象,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在班級中開展了一些團體活動,具體活動方案見表2。
表2 大二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方案表
積極意義 大二學生學業倦怠的表面原因是自我效能感較低和群體壓力所致,而深層的原因則是缺乏責任意識和感恩意識。尋求生命的意義是人類的不懈追求。生命意義的分析強調我們作為價值載體的重要性,并強調我們有能力從過去吸取經驗,對現在的生活負責,充滿希望地為未來規劃。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通過開展主題為“我的生命線和墓志銘”的活動,讓成員回顧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書寫墓志銘,幫助成員探尋存在的意義。許多成員在活動中心情沉重,感嘆自己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并且必須獨自面臨怎樣活著的選擇。另一項主題活動為“生命之旅”,借助兩個生動感人的感恩故事,幫助學生感悟到世界上有一件事情不能等,那就是對父母的感恩,以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感恩存折”主題活動則是讓學生用書面的形式記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具體行動計劃,并在班級團體內分享。經過這一活動,很多學生知道如何更好地珍惜大學時光,珍惜學習機會,珍惜這份彌足珍貴的親情,認真過好每一天,以便將來有更好的個人發展機會,最終回報父母。
積極情緒 班級團體活動中除了鼓勵情感表達外,還設計主題為“走下情緒的電梯”的活動,旨在幫助成員利用理性情緒治療的原理,識別和調整消極情緒背后的非理性認知,以減少非理性認知帶來的消極情緒和行為。另外,針對高職學生適應中普遍存在的人際沖突問題,團體輔導中特別設計了主題為 “情感決斷表達技術”的團體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幫助學員掌握決斷情感表達技術。成員在團體分享時談到:原來在人際沖突中,即使不良的情緒,也可以通過恰當直接的表達而獲得同伴的理解和合作。這一經驗對高職女生解決宿舍內日益突出的人際沖突問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可幫助學生提高溝通質量,減少負面情緒的壓抑累積或攻擊性表達。通過這一活動,很多學生表現得比過去更豁達,更愿意從多元靈活的角度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拋棄過去自我否定或否定他人的偏激想法,情緒變得更加積極健康。而反過來,積極的情緒使得學生在看待新問題上變得更樂觀。積極情緒的這一作用在女生宿舍人際關系上表現得尤為顯著。
積極應對 大二學生的最后兩次團體輔導是邀請優秀的畢業生或企業代表與學生進行職場經驗分享和交流,并請學生以小組形式談論自己目前是如何用實際行動迎戰實習,包括心態調整、簡歷制作、面試技巧等,以幫助學生樹立實習的信心和勇氣。學生通過與優秀畢業生或企業代表交流,更加明確自己現階段和未來階段需要努力的方向,這對消除實習前焦慮至關重要。另外,學生之間的心得體會交流使得班級再一次凝聚在一起,班級同學彼此分擔憂愁,彼此分享鼓勵。這種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團隊支持提高了個體適應實習壓力的信心和能力,有效緩解大二學生實習前的焦慮情緒。
(三)大三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
大三學生因在各地分散實習,班級同學相聚一起的時間并不多。即便如此,針對大三學生開展積極成長的團體心理輔導還是非常必要的。具體活動方案見表3。
表3 大三班級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方案表
首先,積極成長團體活動安排在大三學生畢業典禮之后。同學們再次相聚一起,回顧新生入學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評估職業發展目標實現的狀況。如果有必要,則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并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調整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可幫助學生學習彼此的經驗,并及時得到他人的指導和反饋。其次,小組成員一起回顧過去三年的學習、生活經歷和同窗情意,分享彼此的感受。最后,全班同學以“朋友”作為背景音樂,彼此握手擁抱,祝福告別。積極成長團體活動不僅意味著整個班級團隊活動的最終結束,更意味著每一名學生帶著班級團隊的美好感受和殷切期待開始新的征途。并且,這一內化了的班級團體形象必將一直陪伴畢業的學生,使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
總之,針對高職院校不同年級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點,在班級綜合管理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團體輔導,有效克服了傳統班級管理中注重成績和紀律的僵化模式,更好地發揮班級的團隊合作力量,激發個體內在活力和美德,最終促進班級和個體的和諧健康發展。
[1]Alen Carr.積極心理學——關于人類幸福和力量的科學[M].鄭雪,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2-13.
[2]陳晶,王海萍.團體輔導對高校德育的啟示[J].高教探索,2005(6):25-27.
[3]陽志平.積極心理學團體活動課程操作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2.
[4]王曉蓉.高職院校班級管理中的難點和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5):239.
[5]丁慶如,等.關于心理團體輔導在高職院校的應用研究[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3):65.
[6]Yalom ID.團體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M].李鳴,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50.
[7]William Blair Grould.弗蘭克爾:意義與人生[M].常曉玲,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4-5.
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8-0054-03
江蘇省教育廳2008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實施積極的團體心理輔導,提高高職學生主觀幸福感》(項目編號:08SJDXLX000)
葉紅萍(1973—),女,江蘇蘇州人,碩士,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咨詢與治療。
陸偉(1973—),男,江蘇南通人,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