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柱
60例支氣管結核纖支鏡介入治療后隨訪鏡檢結果分析
吳同柱
目的通過對不同類型支氣管結核療程結束后的纖支鏡隨訪鏡檢,了解介入治療對不同類型支氣管結核的治療后支氣管狹窄情況,為臨床提高治療參考。方法療程結束后進行支氣管鏡檢,觀察支氣管狹窄程度。結果炎癥浸潤型和肉芽增殖型介入治療后支氣管狹窄發生率10%和15%,并且以輕度狹窄為主,而潰瘍壞死型介入治療后支氣管狹窄發生率為55%,(P<0.05)。多為中重度狹窄。結論追蹤隨訪結果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后重度支氣管狹窄發生率較低(5%),顯示支氣管結核病例應積極行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對炎癥浸潤型支氣管結核及肉芽增殖型支氣管結核效果優于潰瘍壞死型支氣管結核。
支氣管結核;纖支鏡;支氣管狹窄
支氣管結核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有報道[1]超過90%支氣管內膜結核合并有支氣管狹窄。目前普遍采用纖支鏡局部介入+全身化療的治療措施后支氣管狹窄發生率大大降低,為了解纖支鏡局部介入對不同類型支氣管結核患者治療效果,我們對60例支氣管結核纖支鏡介入治療后的患者進行了隨訪鏡檢,現報告如下。
1.1 選例標準 60例患者均經纖支鏡檢診斷支氣管結核,按EBTB(支氣管結核)支氣管鏡下的“5型、2類”分類標準[1],選取炎癥浸潤型,潰瘍壞死型,肉芽增殖型各20例進行觀察,病程均在一月以內。纖支鏡局部介入治療次數在4次以上,介入治療方法相同,均為常規纖支鏡檢,觀察到病變部位后,用活檢鉗盡量鉗取病變及外層壞死組織,吸出啐片,通過導管在病變部位分點注入異煙肼0.3 g+阿米卡星0.2 g+左氧氟沙星0.2 g,全身化療方案采用結核病標準化療方案。化療療程結束后進行纖支鏡介入治療后的隨訪鏡檢。
1.2 一般資料 60例支氣管結核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16~60歲,平均年齡38.5歲。單純支氣管結核2例,合并肺結核58例。60例病例均無其他重要合并癥。
1.3 隨訪方法及結果判定標準 60例患者隨訪時間均于患者纖支鏡局部介入治療完成,化療療程結束后進行纖支鏡檢查,追蹤隨訪時間為2年,每年鏡檢一次,主要觀察支氣管狹窄程度。狹窄程度判定標準:支氣管狹窄小于管腔直徑1/3為輕度狹窄;大于1/3小于2/3為中度狹窄;大于2/3以上為重度狹窄。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0.0應用軟件進行分析,比較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同類型支氣管結核鏡檢結果見表1。

表1 二組纖支鏡檢支氣管狹窄情況
支氣管結核有報道[1]超過90%的患者合并支氣管狹窄,因此積極治療是消去狹窄、減少患者手術痛苦的最好措施。纖支鏡介入治療療效肯定,但不同類型支氣管結核對介入治療的反應不同。對支氣管管腔改變的影響顯示,EBTB在發病4~6個月內支氣管狹窄發生率可達68%,隨著時間延長,發生率還將進一步提高[2]。本文炎癥浸潤型和肉芽增殖型介入治療后支氣管狹窄發生率10%和15%,并且以輕度狹窄為主,而潰瘍壞死型介入治療后支氣管狹窄發生率為55%,(P<0.05)。中重度狹窄較炎癥型多。由此可以看出介入治療對炎癥浸潤型支氣管結核及肉芽增殖型支氣管結核效果優于潰瘍壞死型支氣管結核(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潰瘍壞死型侵犯黏膜下層病變愈合過程中的纖維化疤痕形成有關[3]。追蹤隨訪結果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后重度支氣管狹窄發生率較低(5%),顯示支氣管結核病例應積極行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
[1]《中華結核和護吸雜志》編輯委員會.支氣管結核的幾點專家共識.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32(8):568-571.
[2]Lee JH,park ss,Lee DH,et al.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clinical and bronchoscopic feature in 121 cases.Chest,1992,1O2:990-993.
[3]戎霞君,等.支氣管結核臨床-影像學-纖維支氣管鏡臨床特征研究分析.臨床肺科雜志,16(5):781.
430064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