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兵
自擬寧神補心湯治療失眠癥40例臨床觀察
袁兵
目的觀察寧神補心湯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采用寧神補心湯(處方:生地、熟地、旱蓮草、女貞子、五味子、酸棗仁各10 g,菖蒲、合歡皮、丹參、珍珠母各15 g)治療;對照組40例,采用舒樂安定、鹽酸多塞平治療。結果治療組在臨床療效、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臨床痊愈患者停藥1月后病情復發情況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寧神補心湯治療失眠癥療效顯著。
入睡和睡眠障礙;寧神補心湯;中醫藥療法
失眠癥是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意,并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是睡眠障礙里最為常見的一種。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失眠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筆者自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運用自擬寧神補心湯治療失眠癥患者40例,取得較好療效,結果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西醫診斷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1]有關失眠癥的診斷標準,結合國際通用的SPIEGEL睡眠量表規定的6項內容(即入睡時間、睡眠時間、夜醒次數、睡眠深度、做夢情況、醒后感覺)為標準做出診斷[2]。中醫辨證屬心腎不交者[3]。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為80.0%,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評分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2組治療前后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2 2組治療前后SPIEGEL睡眠量表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0 23.70±3.07 10.59±4.64*△對照組 40 23.83±4.12 12.58±3.84*
2.3 2組臨床痊愈患者停藥1月后病情復發情況比較 治療組臨床痊愈10例中,復發1例,復發率為10.0%;對照組臨床痊愈4例中,復發3例,復發率為75.0%。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失眠癥屬于中醫學不寐、不得臥、不得眠等范疇。《景岳全書·不寐》云:“不寐證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虛證失眠辨證,多因七情內傷,勞倦過度,五志過極,導致心火亢盛,下及腎陰,陰血耗傷,不能上奉于心,心火獨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腎,而致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出現失眠多夢,情志異常等癥狀。寧神補心湯方中生地、合歡皮、丹參、珍珠母、酸棗仁清熱除煩,解郁安神;熟地、旱蓮草、女貞子、五味子滋陰壯水,引上浮之虛火下歸于腎,菖蒲開竅寧神。諸藥合用,共奏寧心安神,標本兼治之功。本觀察表明,寧神補心湯治療失眠虛證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無藥物依賴性和耐受性,易為患者接受。
[1]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8-119.
[2]潘集陽.睡眠障礙臨床診療.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28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186.
473003河南省南陽市張仲景國醫院
1.2 一般資料 80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18~66歲,平均(40.23±12.35)歲;病程6個月至10年,平均(21.73±9.35)個月。對照組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29~60歲,平均(39.56±11.74)歲;病程3個月至8年,平均(20.82±10.11)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自擬寧神補心湯治療。處方:生地、熟地、旱蓮草、女貞子、五味子、酸棗仁各10 g,菖蒲、合歡皮、丹參、珍珠母各15 g。1劑/d,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對照組口服舒樂安定,2 mg/次,1次/d,睡前服;鹽酸多塞平,25 mg/次,3次/d。2組均以3周為1療程。
1.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失眠癥的療效標準擬定。臨床痊愈:睡眠時間恢復正常或夜間睡眠時間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 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均數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