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穎
化痰通腑湯治療急性期中風臨床療效評價
付穎
目的分析探討化痰通腑湯治療急性期中風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5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急性期中風患者98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取西藥常規治療的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取化痰通腑湯治療的方法,分別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神經功能評分和平均血腫量大小的變化情況。結果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升高,神經功能評分明顯降低,平均血腫量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化痰通腑湯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急性期中風的有效率,改善神經功能和血腫吸收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急性期中風;化痰通腑湯;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急性期中風患者98例,男51名,女47例,年齡41~77歲,平均61.3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等一般臨床資料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西藥常規治療的方法,在維持電解質平衡及充分吸氧的基礎上,給予含20%甘露醇的200 ml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2次/d,兩周為一個療程,持續兩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化痰通腑湯治療,藥物方劑為生大黃10 g、膽南星15 g、芒硝10 g、石決明20 g、菊花10 g、牡丹皮15 g、夏枯草10 g。煎制湯劑100 ml/d,分兩次服用,兩周為一個療程,持續兩個療程。
1.3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體征及癥狀完全消失,并且可以獨立生活為顯效,體征及癥狀有所改善,基本可以獨立生活為有效;體征及癥狀未見改善,且尚不能進行獨立生活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與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發現,對照組49例患者中,顯效30例,占61.3%;有效11例,占22.4%;無效8例,占16.3%,總有效率83.7%。觀察組49例患者中,顯效37例,占75.5%;有效9例,占18.4%;無效3例,占6.1%,總有效率93.9%。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升高,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比較分析(例,%)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的分析發現,對照組49例患者中,治療前為(21.78±4.37)分,治療后為(13.24±3.47)分;觀察組49例患者中,治療前為(21.35±5.34)分,治療后為(8.09±2.12)分,經統計學分析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的比較分析(±s)

表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的比較分析(±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治療后(分)觀察組49 21.78±4.37 13.24±3.47 49 21.35±5.34 8.09±2.12對照組
2.3 兩組患者平均血腫量大小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血腫量大小的分析發現,對照組49例患者中,治療前為(44.21±18.46)ml,治療后為(13.23±4.25)ml;觀察組49例患者中,治療前為(43.67±19.45)ml,治療后為(3.56±0.26)ml。經統計學分析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平均血腫量大小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平均血腫量大小明顯減少,且在觀察組患者中降低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平均血腫量大小的比較分析(±s)

表3 兩組患者平均血腫量大小的比較分析(±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ml) 治療后(ml)觀察組49 43.67±19.45 3.56±0.26對照組49 44.21±18.46 13.23±4.25
急性期出血性中風是由于腦血管血壓驟升及組織發生病變導致腦血管破裂引發的出血癥狀。中醫學理論認為,急性期中風是主要包括痰熱癥和腑氣不通兩大癥狀。表現為大便不通或干燥、舌苔黃膩、舌質暗紅等,因此解決好痰熱腑氣不通癥狀是臨床治療急性期中風的關鍵和重要手段[2]。
化痰通腑湯中的膽南星有化痰清熱的功效、生大黃可通腑化濁,改善胃腸道功能,芒硝可輔助生大黃的降腑氣作用,藥物方劑之間相互作用,通過及時阻斷病勢演變、排除毒素,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整微循環及毛細管通透性協同改善急性期中風癥狀。同時可根據病癥進行辨證加減治療,把握分寸、詳辨細審、對癥下藥[3]。
本研究中發現,和對照組相比,采取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化痰通腑湯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明顯改善神經功能和血腫吸收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1]鄒憶懷.王永炎教授應用化痰通腑法治療急性期中風病的經驗探討.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9,22(04):68-69.
[2]譚子虎.小承氣湯加菖蒲郁金湯治療急性期中風病.湖北中醫雜志,2000,22(12):21-22.
[3]郭昧明.自擬化痰通腑湯治療急性期中風病.方藥應用中國民間療法,2007,05(04):24-25.
456500河南省林州市中醫院
中風病是腦血管病常見病,其急性期由于病情重,發病快等特點,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表現為半身不遂、氣虛血瘀、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等癥狀。風邪是中風病的發病原因,但在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后,風邪減弱,主要表現為痰熱等現象[1]。本院對2005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急性期中風患者98例中的49例患者,采取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化痰通腑湯治療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