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黎 李柏林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410132)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與專業建設問題研究*
彭東黎 李柏林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410132)
專業建設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均需以提高對學生的培養質量為根本任務,對高職教育而言,就是要以能力為本位,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參加技能競賽應反哺專業內涵建設,兩者要形成良性循環,相互促進。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采取了“系企一體”的專業建設模式,專業建設成果極大地促進了技能競賽的開展,同時,通過技能競賽形成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豐富了“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的內涵。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專業建設

圖1 “系企一體”運行管理模式圖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經濟學院依托工程造價專業創辦的工程咨詢公司實行的是系屬式運行管理模式,即企業屬系(或二級學院)辦產業,企業的人財物全部歸屬系部門管理(僅租用學校場地),系部直接管理企業生產和專業教學。“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結構簡單,其職、責、權、利關系更加明確,能激發參與各方的工作積極性,更有利于專業建設和企業發展,對校內開放式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專兼結合“雙師”素質師資培養、工學結合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學生技能訓練等,都能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參加專業技能競賽既能交流學習,又能展示人才培養水平,各職業院校都十分重視。但是,在組織參加競賽的過程中,不得不面臨這樣一些困難或問題:(1)師資比較緊張,專門設崗不現實。(2)經費、場地比較緊張,集中培訓、強化訓練比較困難。(3)真實項目比較少,訓練素材難以收集。要提高某次比賽成績,克服上述困難是關鍵,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形成長效機制,不使參賽成為“雞肋”:參加,困難多,工作難以開展;不參加,則失去了交流、學習、展示的機會。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經濟學院實行的“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對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競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近兩年,學生在專業技能競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是很好的證明。
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以教學為主,很少做科研,教師自己都沒有項目,很難帶學生做訓練,“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培養模式之所以無法真正實現,師資是一個主要“瓶頸”。“系企一體”平臺建設利用專業技術和人力資源,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隨著企業發展壯大,外聘技術人員逐步增加,能提供兼職訓練指導教師,“專兼結合”的指導團隊能各施己長,很好地解決了競賽訓練指導中的師資問題,如圖2所示。

圖2 專兼結合的指導團隊圖
“系企一體”中的企業是由系部自籌資金,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它依托專業人力資源創建、發展,利用盈余反哺專業建設,形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在備賽過程中,企業能拿出專門資金支持并有條件提供食宿和工作場地,很好地解決了集中訓練的后勤保障問題。特別是在假期組織訓練時,由于學校食堂、學生寢室、專業機房等都歸學校相關部門管理,申請使用相對困難和繁瑣,這一優越性更顯得難以比擬。
各類高職院校真正能做到“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還不多,尤其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從企業引入項目還存在很多困難。“系企一體”中的系與企業是一個緊密結合的共同體,企業是生產性企業,其服務項目與專業教學內容保持良好的一致性,這就為收集項目素材提供了條件。企業項目的真實性使得訓練素材更具針對性,可使賽前訓練實現“真刀實槍”,以保證訓練效果。
技能競賽還需要加大對獲獎選手的激勵。由于組織部門在技能競賽上專項經費較少,所以,獎勵的力度還有待加強,而利用系辦企業為獲獎學生提供獎勵,特別是為參賽優秀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崗位的激勵措施,可以實現參加技能競賽的目的:以點帶面,促進全體學生勤學苦練專業技能,培養其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
專業建設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凸顯學校辦學特色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專業建設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團隊、實習實訓條件等軟硬件建設方面的內容。專業建設模式也多種多樣,但無論何種模式,其出發點都是為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對高職教育而言,就是以能力為本位,既要重“學”,更要重“術”,要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通過組織參加技能競賽,可以有效地促進“系企一體”專業建設的內涵建設。
可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一是可促進“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技能是職業技術類院校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也是“雙師”素質的必然要求。經過近兩年參加和指導技能競賽的鍛煉,我院工程造價專業迅速成長起一批技術精湛的教學骨干和優秀指導教師,使教師既深化了造價理論,又精通了造價技能。我院有3名教師因業務素質過硬被省交通運輸廳交通建設造價管理站邀請,參加了《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計量計價規則》的調研和修訂工作。二是可促進“兼職教師庫”的建設。通過組建專兼結合的競賽指導小組,可使系辦公司的技術人員更愛教育,懂教育,并可聘請他們當中的技能尖子進入專業兼職教師庫。由于公司辦公地點就在校內,兼職教師參與對學生的實訓指導更具操作性,可充分發揮兼師庫的實際作用。
可促進實訓教學質量提高 由于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就是一個完整的項目,技能競賽的整個過程就是完成項目的過程,所以,技能競賽的賽前訓練就是項目化的實訓教學。加之技能競賽的命題是參照職業標準和技能鑒定進行的,有效地借鑒了技能競賽規范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要求,可以完善校內實訓的評價體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可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通過技能競賽,可使一部分優秀學生脫穎而出,通過宣傳展示參賽學生的優秀作品及其獲得的榮譽,可對低年級學生產生良好的引導、帶動和激勵作用,有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通過賽前報名、選拔、集訓、競賽等各個環節的鍛煉,可以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創新意識等優良品質,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可促進“工作坊式教研室”的形成 “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的特點就是將專業與系辦企業結成在教學和生產兩方面緊密聯系的共同體,“工作坊式教研室”就是把教研室建成集教學研討與項目生產于一體的場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開發與共享。工程造價的職業崗位特點是智力密集型,所需設備不多,占地較少,這使得“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的構想更能得以實現。
專業建設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均需要以提高對學生的培養質量為其根本任務。專業建設的方案與成果要在競賽中應用,促進技能競賽的健康發展。參加技能競賽不應僅僅以拿名次為目的,而是要借技能競賽反哺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及課程體系建設,兩者要形成良性循環,相互促進。近兩年,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參加建筑工程造價軟件建模大賽、公路工程造價技能大賽均取得了優良的成績,這與“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是分不開的。通過參加技能競賽,我院逐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有效機制,進一步豐富了“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的內涵。
[1]李柏林.高職院校“系企一體”教師雙師素質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上半月刊),2009,(12):108-109.
[2]景曉紅.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組織與管理研究——以電子設計競賽為例[J].職業技術,2010,(12):89.
[3]萬玉文.對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競賽的思考[J].廣西輕工業,2011,(7):228-229.
[4]施孔文.技能競賽在高職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8):62-64.
[5]張陳,肖楠,郭維城.應用技能競賽反哺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3):404-406.
[6]林宇,田旺軍.緊貼生產與教學實際,組織好高職技能大賽[J].中國高等教育,2010,(24):35-36.
[7]劉安枕,權養利.高職院校技能競賽與課程群建設的探討與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14(5):14-17.
[8]劉琴.讓技能大賽成為職教發展推進器——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N].中國教育報,2008-06-21:(1).
[9]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2010-06-20.
[10]彭元.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3-0027-03
“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的特點
湖南省教育廳2010年科學研究項目《“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0C0164)
彭東黎(1979—),男,湖南祁東人,碩士,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工程經濟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及管理。
李柏林(1961—),男,湖南望城人,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工程經濟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公路工程施工與投資。
舉辦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開展技能競賽”。自2008年教育部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口號并創立“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的平臺以來,各高職院校都認識到技能競賽既是技能教學的延伸與拓展,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展示方式,大家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然而,在組織參賽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致使職業技能競賽僅僅成為權宜之計,依靠一事一辦的組織方式,為了競賽而競賽,技能競賽與專業建設存在著相互獨立運行、不能相互促進的問題。筆者擬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為例,介紹“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與學生專業技能競賽相互促進的具體實踐。
“系企一體”不同于“系企合作”。“系企一體”是按照專業帶產業、產業促專業的原則,將專業與系辦企業結成在教學和生產兩方面緊密聯系的共同體。在“系企一體”專業建設模式中,企業與專業相互依存,資源可得到最充分的開發與共享,是校企合作辦學中最具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企業與專業分別從產學結合中獲得各自的利益,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系企一體”運行管理模式按對企業的管理權屬可分為系屬式和校屬式兩類,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