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英
(東陽衛生學校,浙江 東陽 322100)
淺談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徐雪英
(東陽衛生學校,浙江 東陽 322100)
目的 探討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選取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12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每組56例,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良好的護患溝通、細致的心理護理及詳細的疾病防治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調查表,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干預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情況,總結其體會。結果 干預組調查表平均得分及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干預組患者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其滿意度達到97.2%。結論 通過健康教育方法及技巧的有效掌握,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進一步了解,同時,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使患者對疾病防治、健康飲食、合理鍛煉等有更深的認識。
護理;健康教育;方法;技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渴望健康,健康管理、健康及亞健康評估、健康動態觀察、不良生活行為干預、保健就醫指導、實施健康指導和提供健康信息服務等系統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視[1~4]。選取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每組56例,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良好的護患溝通、細致的心理護理及詳細的疾病防治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調查表,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干預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情況,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1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每組56例。對照組(56例)包括男38例,女18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為(48.45± 11.38)歲,其中大專以上文憑21例(占37.5%),高中以上文憑35例(62.5%);干預組(56例)包括男35例,女21例,年齡22~76歲,平均年齡為(49.51±12.96)歲,其中大專以上文憑為19例(占33.9%),高中以上文憑為37例(66.1%)。兩組性別、年齡、學歷背景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還實施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良好的護患溝通、細致的心理護理及詳細的疾病防治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調查表,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干預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情況。健康教育的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良好的護患溝通 護患溝通的方式包括:(1)床旁溝通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心理狀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2)分級溝通的方式:可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復雜程序及預后的好壞,由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尤對已發生或有可能發生糾紛的,要重點溝通;(3)集中溝通的方式:集中患者及家屬召開會議、征求意見并進行健康教育講課;(4)出院訪視溝通。我們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及需要做出判斷,采取有效的溝通模式。
1.2.2 細致的心理護理 患者的心理問題可由多種原因誘發,如社會心理應激、精神緊張、吸煙酗酒、情緒波動等,經臨床觀察,這些患者心理狀態的突出表現為焦慮、憂慮、恐懼、否認、角色紊亂等。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我們在實施治療護理的同時還應做好心理護理。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個性,給予其耐心的心理疏導,穩定其情緒,使其正確理解護理要求,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消除疑慮,自覺配合治療和護理。
1.2.3 詳細的疾病防治教育 針對疾病防治相關知識進行教育,一般采用口頭講解、宣傳欄、教育材料等形式進行。由醫護人員來對患者灌輸知識,強化理念或生活指導;針對患者知識層次,掌握疾病的知識及信息程度不同,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回答;利用病室宣傳欄進行宣教,定期更換,增強患者的保健意識,使患者在住院期間閱覽,得到相關知識,同時緩解患者住院時的焦慮情緒;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講座,制作展板集中展示,不定期進行健康教育講座,患者集中聽課,現場答疑、咨詢,彌補就診時不能仔細詢問的不足。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配對資料的t檢驗;合格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干預組調查表平均得分及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1),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組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其滿意度達到97.2%。
表1 兩組健康教育調查表得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健康教育調查表得分情況比較(±s,分)
注:*P<0.05
組別 例數(例) 平均得分 合格率(%)對照組干預組565640.1±10.589.2±11.7* 37.398.4*
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的服務手段,是控制醫療費用,拉動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5~6]。健康教育主張以“溫馨、用心、創新”的健康管理思路,致力于健康改善、健康保健、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以提高患者的整體健康水平[7~8]。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護患糾紛越來越多,護理工作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護理人員要接近患者,走進他們的生活,這就需要提出系統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理念[9],以提高整體護理水平。為此,護理人員應明確溝通的重要性[10],學習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藝術修養,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不僅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還要通過細致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焦慮心理[11],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配合度;并且要開展有效的疾病防治教育[12],通過各種途徑普及健康知識,增強患者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其健康素質的提高。
為了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我們選取了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112例進行了研究,具體方法為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干預組,每組56例,兩組均實施了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了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良好的護患溝通、細致的心理護理及詳細的疾病防治教育,并發放了健康教育調查表,比較分析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及干預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滿意情況,結果發現,干預組調查表平均得分及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組患者滿意度調查顯示,其滿意度達到97.2%。由此可見,通過健康教育方法及技巧的有效掌握,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通過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使患者對疾病防治、健康飲食、合理鍛煉等有了更深的認識,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更好地保障人們的生活及工作質量。
[1]謝曉明.基層醫院內科護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09,7(6):122-123.
[2]敖友愛,梁娟梅.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11):100-102.
[3]劉月欣,孫素娟,田溢卿.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對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6):580-581.
[4]朱春花.健康教育在血液免疫內科護理中的運用[J].中華臨床醫藥與護理,2006(9):86-88.
[5]侯媛媛.情景教學與常規教學的比較分析——以《內科護理學》健康教育為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231-232.
[6]李樹貞.現代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7]尹嘩.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活動中的應用 [J].醫學信息,2010(12):3658-3659.
[8]伍琦.規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5):136-137.
[9]賴玉鳳.淺談護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J].家庭護士,2006(4):59-60.
[10]尹麗杰,趙月霞,蘇麗華.淺談對腫瘤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J].醫學信息,2011,24(8):293-293.
[11]曹爽.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9):1483-1484.
[12]袁寶芳.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在腸造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4):112.
G526.5
B
1671-1246(2012)10-0093-02